□本报记者 汪潜
“十九大报告中首次增加了‘幼有所育\’一词,这令我非常震撼,‘幼有所育\’意味着全国一亿多的学龄前儿童将得到更加实实在在的福利。”社会公益组织、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基地——薪火服务中心负责人王旸表示。作为一名幼教事业志愿者,她希望通过个人努力,呈现一个真正以公益为目的,用心陪伴孩子成长,为孩子搭建的专属平台。
“每天都在看着孩子们的成长,他们中有的活泼,有的安静,有的动手能力强,有的语言表达能力好,我所需要做的就是不断发掘孩子们的闪光点,鼓励他们做得更好。”为此,她从薪火服务中心的公益属性出发,和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团委签署志愿服务合作协议书,并在弋江区第一届社会组织公益创投中,争取到“儿童之家”社区儿童健康成长项目创投成功。说起自己倾力打造的薪火服务中心,王旸充满激情:“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幼教事业需要幼儿老师有更强的责任心和耐心,需要不断摸索和磨炼,才能在幼教领域得到更多人的肯定,否则,幼有所育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是保障幼有所育的关键一环。说起自己在薪火服务中心的工作,就读安师大学前教育专业的大三女生谭莉告诉记者,自己每天都感到很快乐,无论是梳理教案还是设计课程,看到孩子们在学中成长就感觉自己做的事情十分有意义。
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对此,安师大教育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张如华表示,就教育领域而言,“幼有所育”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需要更多有资质有美好意愿的幼教事业践行者,真正用心关注幼儿的认知、情感、能力、行为等方面需求,弥补这块教育短板,缓解目前学前教育领域师资缺乏的现状,实现管理有序的良好局面,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杨静文通讯员陈晓东)11月30日,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汽车喷漆项目安徽选拔赛在阜阳技师学院举行,来自省内4个地市的7名选手进行了技能操作比拼。据了解,此次世界技能大赛安徽选拔赛共有2个项...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