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古今弹幕第一人”美誉的乾隆皇帝不仅爱在书画上题诗盖章,宫廷玉器上也到处留下诗作。现今流行的“复古风”在两三百年前的清代宫廷里也刮过。 11月30日,由安徽博物院、故宫博物院共同主办的“盛世琳琅——故宫博物院珍藏清代宫廷玉器特展”在安徽博物院新馆二楼临时展厅开幕。从故宫博物院藏近一万九千件(套)清代玉雕艺术品中遴选出的一百件(套)精品与省城市民正式见面。
太珍贵
乾隆“太上皇帝之宝”亮相
在昨天的展览现场,观众们真正感受到了什么叫琳琅满目。来自故宫博物院珍藏的玉器珍品被小心安放在玻璃柜中,每一件都闪着温润的光芒。
安徽博物院展览设计部的策展人刘榴介绍,中国人自古就喜欢玉,清代玉器,尤其是乾隆朝玉器,更是中国古代玉雕艺术的高峰。昨天展出的100件(套)玉器精品中,有相当部分是出自乾隆朝。
在特展中,一件青玉交龙钮“太上皇帝之宝”尤为引人瞩目。青玉的质地上用满汉文字分别篆刻了“太上皇帝之宝”几个大字,金黄色的穗子两百多年后依然熠熠生辉。刘榴介绍,这方玉玺出自乾隆六十年,是乾隆皇帝当了太上皇之后制成的玉玺。作为清朝唯一一个太上皇,这方玉玺也反映了乾隆退位后依然抓在手中至高无上的皇权。因为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尤为珍贵。“太上皇”的玉玺究竟有多珍贵?记者了解到,2016年10月5日,乾隆帝另外一件“太上皇帝之宝”和田青玉交龙钮方玺在香港苏富比2016秋季拍卖中,最终以8000万港元落锤,加佣金以9148万港元成交。
真痴迷
衣食住行处处离不开玉器
玉在清代宫廷政治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从礼制用品、生活用品,到装饰品、佛像、佛珠,各有精彩。
展览中的一件乾隆御题青玉碗直径约20厘米左右,通体润白无瑕,晶莹剔透,当年也是被放在案上欣赏的珍品。翡翠光素碗、青玉填金百寿盖碗、白玉茶杯、白玉螭纹杯盘……在皇帝家里,连果盘都是艺术珍品。一件碧玉花卉纹果盘跟今天的塑料果盘大小没差多少,却是用整块青玉料雕成,盘底雕刻着栩栩如生的荷花、蜻蜓。
城会玩
“弹幕帝”玉器上配诗文
乾隆皇帝在古代是有名的“玉痴”,一生中仅咏玉诗有八百多首。今天的年轻人在看网剧的时候喜欢以“弹幕”的方式发表观点,被誉为“古今弹幕第一人”的乾隆皇帝则热衷在各种书画甚至玉器上留下了自己的诗作。
在当天的展览中,大到玉洗,小到盖碗,刻有“乾隆御题”诗文的玉器精品比比皆是。展览中展出了多件出自当时的莫卧儿王朝的痕都斯坦玉器,其中一件青玉长流执壶是最早进入清宫并镌刻乾隆帝御制诗的莫卧儿王朝玉器之一。为了表达对其装饰风格和工艺水平的赞赏,乾隆帝赋了一首《咏痕都斯坦玉壶》。刘榴介绍,这首诗也成了后人研究痕都斯坦玉器难得的文字记录。
复古风
仿古玉联环展示惊人技艺
昨天展出的玉器中,不少是当年的仿古作品。“尊”在古代多为青铜制成,昨天展览中的一件“碧玉勾云兽面纹兽耳衔环带盖方尊”却是用碧玉制成。棱角分明的青铜器造型与玉的温润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效果。
昨天展览中的“乾隆御题白玉仿古蚩尤联环”可谓巧夺天工。专家介绍,蚩尤环是一种“首尾衔带”的臂饰,这类环上浮雕兽面的玉环是仿良渚文化兽面玉环而来的,是用整玉雕成,但圆环又从中间交错剖分,分开后为两个相套的环,剖面上还有题诗,其制作工艺在今天看来,依然是难以企及的巅峰。
刘媛媛王素英文/摄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从市教育考试中心获悉,2018年4月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名定于2017年12月1日—10日进行,考试时间为2018年4月14日—15日。本次自考实行网上报名,网址为http://zk.ahzsks.cn/(安徽省高等教育...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