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鲍青
康熙年间,有一位直隶巡抚为明末保定保卫战遇难者树碑立传。这位巡抚姓于名成龙,但并非当时的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龙。
巧合的是,这两人皆姓于名成龙,而且都有“清忠强直经济”之名。两人虽相差22岁,可不仅经历相近,还都曾官至总督、兵部尚书、太子少保。当时有人写诗赞誉他们“冰清玉洁两于公”,市井民谣也盛传:“前于后于,百姓安居。”
世人熟知的于成龙,是谥号“清端”的大于成龙。小于成龙谥号“襄勤”,和大于成龙一样,都是康熙朝所倚重的股肱重臣。两人在政德和品德上有着相似与相通处。如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三月,此时大于成龙已故去两年,康熙帝在召见刚升任直隶巡抚的小于成龙时,仍推心置腹地说:“今之督抚,朕深信者,惟两江总督于成龙、江南巡抚汤斌及汝三人耳。尔受兹重仕,当实心为国,有始有终,如总督于成龙,做一番方好。”他勉励小于成龙效仿大于成龙那样一心为国,有始有终。
大于成龙在20余年的宦海生涯中,三次被举“卓异”,以廉洁勤谨的政风和卓著有效的政绩,深得百姓爱戴和康熙帝赞誉,被称为天下第一廉吏。在两江总督任上,他虽已官居高位,但仍自奉简陋,每天只是吃粗米、青菜,江南人干脆称他叫“于青菜”。遇到荒饥馑之年,他又常以屑糠杂米为粥,不仅自己举家食之,而且还用以待客。康熙二十三年,老于成龙去世,家中四壁萧然,“惟笥中绨袍一袭,床头盐豉数器而已”。世人闻之为之动容。
小于成龙也是一位这样的清官。他任乐亭知县时,“前后十余年,清白如一日”,深得时任直隶巡抚大于成龙的赏识。康熙二十一年,大于成龙调任两江总督,即向皇帝举荐小于成龙能堪大用。在小于成龙赴任之际,刑部尚书魏象枢以督抚之礼为他饯行,并写诗相赠,有“冰清玉洁两于公,名姓相同志亦同”之语。小于成龙讶异于饯别之礼的隆重,魏象枢表示此礼非为其官,而为其廉。《清史稿》亦载:“同时两于成龙,先后汲引,并以清操特邀帝眷,时论称之。”
大小于成龙虽不是同门同宗,却由于志趣相投,认了兄弟。老于成龙去世后,小于成龙为其料理丧事。
这样的精神品格,在小于成龙以后的仕宦生涯中,一直贯穿下来。如康熙二十五年二月,升小于成龙为直隶巡抚,四月即谕曰:“居官清廉如于成龙者甚少,世间全才未易得。”一年后,又加封他为太子少保。上谕说:“巡抚于成龙自为县令以至郡守,素秉清操,爱民尽职,清廉益著……”
老于成龙是小于成龙的汲引恩人,但作为老于成龙的下属,小于成龙也不肯逢迎屈从,“会清端(大于成龙)擢两江总督,开制府于金陵,特疏公守江宁,引以自助。公莅江宁,益励清节。事关利害,侃侃持之,虽制府意不肯苟同,清端愈益重之”。大于成龙端正严肃,属吏多半畏惧忌惮,小于成龙却不苟同。有时候大于成龙谋划已定,小于成龙若认为有所谬误,也绝不肯附会。就算大于成龙恼怒,小于成龙也执议如初。小于成龙不肯阿附,赢得了老于成龙的推重与悦服。
因为清正廉洁,小于成龙五十四岁携家至京时,竟没有钱财购置居室,一家人被迫星散以居。康熙帝听说后,嘉奖他清廉并赐宅第,才解决了他的住所难题。
与大于成龙相仿,小于成龙不仅有廉才,更有干才。康熙十八年,小于成龙升任通州知州。当时通州刚刚发生强震,房倒屋塌,瓦砾散积。小于成龙上任伊始,即搭建席棚办公,安置稳定百姓,为灾民筹划生计。他捐献自己的俸禄,倡议修复文庙殿宇和孔子圣像,及时让学子有读书处。其他利国益民设施,也渐次得到修复,到最后才重建州署厅房。此任职间,无论是堤坝加固,还是道路桥梁修筑,小于成龙都与民众劳作在一处。
康熙帝亲政以后,施政的重点是“三藩及河务、漕运”,并将它们书在宫中柱上,以此警示自己。三藩平定后,河务与漕运便成为康熙帝治国的重心。康熙二十三年,小于成龙升任安徽按察使,主要工作是负责河务,专门督理淮河、黄河下游。后来他又先后两次受命督河,皆有不俗的政绩。小于成龙治河总是亲临一线,动手实干,绝不坐衙指挥。他监修河务时,尝身立淤泥中,竭力督催,故人皆奋勉。
第二次任职直隶巡抚,小于成龙成功治理了永定河,解决了困扰多年的积弊。永定河水浊沙多,善淤、善决、善徙,河道经常变动,有“小黄河”“浑河”“无定河”之称。清代,永定河平均三年泛决一次,灾患甚重。小于成龙采取“疏筑兼施”的策略,仅用一月时间,就完成了卢沟桥河段的全面治理,建起两岸堤防体系,使京津冀免受水患四十多年,康熙帝欣而赐名“永定河”。
康熙三十九年三月,小于成龙卒于河道总督任上。康熙帝颁旨告慰曰:“于成龙才品兼优,服官勤慎,屡经简任,实心办事,不辞劳瘁,宣力有年,历著成效,赐谥‘襄勤\’。”这是康熙帝对小于成龙一生仕途的最终总结。
新闻推荐
“群星奖获奖作品全国巡演安徽行”在马举行 张永新孙若风袁华魏尧左俊观看
张永新孙若风袁华魏尧左俊观看本报消息记者魏志俊报道11月28日晚,马鞍山大剧院流光溢彩,载歌载舞,由文化部主办,省文化厅、市政府承办的“群星奖获奖作品全国巡演安徽行”在这里上演。文化部公共文化...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