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刘刚
记者11月24日从省政府获悉,近年来,禽业疫病、市场风险、发展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制约全省家禽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促进家禽产业转型升级健康发展,《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家禽产业转型升级健康发展的意见》正式印发。
规模养殖将达80%以上
意见规定,促进家禽产业转型升级健康发展的总体要求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加快家禽业转型升级为重点,坚持问题导向,按照“规模养殖、集中屠宰、冷链运输、冰鲜上市”的要求,推进家禽业生产稳步发展,突出规模健康养殖、禽产品加工业发展,转变禽产品供应方式,建立安全禽产品经营新模式,努力构建安徽省家禽业发展新格局。力争到2020年,全省规模养殖比重达80%以上;改造提升家禽屠宰加工业,规模化集中屠宰加工比重达80%以上,逐步形成安徽地方特色的禽产品品牌;16个市建立质量可控的冰鲜家禽产品冷链供应体系,活禽交易市场全面建立科学合理规范的管理制度。
提升标准化水平
意见中明确了促进家禽产业转型升级健康发展的八大任务。从禽业生产方面来说,启动实施肉鸡、蛋鸡遗传改良计划,逐步完善家禽良种繁育体系。省重点扶持建设原种场、祖代场,打造国字号育种品牌;市、县重点支持建设各级扩繁场,提升其供种能力。力争到2020年底,全省祖代以上种禽年存栏不低于50万套,父母代不低于950万套,家禽良种化率达95%以上。以提升标准化禽舍、推广自动化设备为重点,按照“品种优质化、养殖设施化、防疫制度化、粪污资源化”的要求,引导分散饲养向规模化养殖转变。力争到2020年底,全省新建或改造适度规模的家禽养殖场1200家以上,其中省部级家禽示范养殖场100家,总数达370家以上。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力争到2020年底,规模化家禽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5%以上。加强动物疫病防控。严格动物防疫条件许可审查,落实H7N9剔除计划实施方案。依法加强养殖、屠宰等环节的检疫监管,规范出证上市,建立动物卫生档案。扩大对规模养殖场的监测排查范围,加大疫病高发季节监测频次,密切掌握疫情动态。
从屠宰、流通方面来说,首先要优化家禽屠宰厂布局。市、县政府要统筹做好家禽屠宰厂的规划布局和建设,因地制宜整合和改造升级现有屠宰厂、城区周边的代宰场(点)。省集中支持建设3-5家起点高、规模大、机制新的现代化屠宰加工企业。力争到2020年底,全省年集中屠宰加工量达6.5亿只以上。其次,推进家禽业产业化发展,加强冷链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和支持龙头企业带动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共同发展,组建家禽业产业化联合体。市、县政府要引导有条件的商场超市、肉品经销商、配送中心参与禽产品冷链配送业务,支持建设城区农贸市场冰鲜、冷冻禽产品专卖区,改善经营环境。此外,要大力推行冰鲜禽产品上市。按照“政府组织、市场主导、企业主体、冰鲜上市”的要求,大力推行冰鲜禽产品上市,切实转变现有禽产品供应方式,引导改变消费习惯。合肥、芜湖、安庆、马鞍山、铜陵市要全面推行禽产品冰鲜上市,对主城区内人口密集的农贸市场,逐步取消活禽交易。暂时不能取消活禽交易的,要加强环境管理,确保卫生安全。县城及乡镇农贸市场要逐步降低活禽交易量。
加大财政金融扶持力度
意见中规定,要将家禽产业健康发展列入相关专项资金任务清单,支持市、县政府按政策规定统筹利用中央和省下达的涉农资金,用于扶持家禽原种场、祖代场、扩繁场建设和适度规模家禽养殖场改造升级,支持屠宰、冷藏、运输等环节的设施装备更新改造、品牌建设等重点工作。对符合规定的家禽规模养殖场,生产用电执行农业生产用电价格。积极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仓单保单等抵押担保方式,开发金融新产品。在推进家禽养殖业保险业务的基础上,将家禽目标价格(指数)保险纳入特色保险品种目录,积极开展家禽目标价格(指数)保险试点。农业信贷担保公司和各级政府出资的融资担保机构要发挥功能作用,及时为经营主体提供贷款担保服务。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冷静俏通讯员胡龙发)当前,安徽省已进入团雾等恶劣天气多发季节,交通安全面临诸多隐患。为了提高客运驾驶员的警惕性,进一步加强客运车辆交通安全管理,近期,东至交警深入县公交公司、客运公司...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