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周家旺)今年以来,高新区抢抓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机遇,大力实施“123”行动计划,聚焦创新驱动、实体经济和工业项目,真抓实干,“干”字为先,全区工业经济增势强劲,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接近全市“半壁江山”。1-10月,全区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 289.9亿元,增长41%,总量和增幅均位居全市第一,工业投资总量占全市的44.6%,接近全市的一半,对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突出招大引强,实施精准招商。按照新的招商工作要求,该区出台了《高新区招商引资产业项目评审和决策暂行办法》,对入区项目建立了由事务所、法律顾问、审计等单位参与的事前评审评估工作机制,有效提高了招商质量和效益。采取股权投资、参与增发、联合办企、厂房代建等形式开展资本运作招商,实现了项目的快速落地发展。重点围绕硅基新材料、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三大产业,实施产业链招商和精准招商,聚焦新能源汽车、新型显示、家用电器,按图索骥,各个击破。今年以来,该区引进了配天重工汽车产业园、凯盛新型显示产业园、亚伦家用空调、豪威家用液晶彩电、深圳前海创思特显示终端等20个亿元以上项目,总投资超过200亿元,其中50亿元以上重点项目2个。
突出“快”字当头,加快项目建设。围绕项目新建、续建、竣工等关键环节,该区坚持“周调度,月推进”项目建设工作机制,落实包保责任,狠抓落地项目开工、续建项目竣工、竣工项目达产。今年以来,区内新型显示产业园、雷士照明LED、中电科41所现代通信仪器及自动化装备制造中心等36个项目开工建设;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模组、中烟易地技改、豪威电子白板、央科智能终端产业园等13个重点续建项目稳步推进,并顺利实现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模组、央科智能终端产业园、豪威电子白板、兴科镀钼玻璃、华泰液力变矩器等10个项目竣工投产。其中,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模组项目建成了国内首条具有德国工业4.0水平的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线,生产出中国第一片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模组,填补了国内空白。据全市最新经济数据显示,1-10月份,该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1%,增幅全市第一。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3.3亿元,增长26.3%,总量全市第一,增幅全市第二;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89.9亿元,增长41%,总量和增幅均位居全市第一,工业投资总量占全市的44.6%,近全市的一半。
聚焦“高”“新”产业,扎实推进“调转促”。围绕省级硅基新材料,市级电子元器件、智能装备制造三大战略性新兴基地,高新区加快推进“三重一创”建设,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不断夯实“调转促”基础。在去年大富光电高小平团队成功申报省“三重一创”基础上,中电科41所5G通信核心器/部件及测试仪器获批省“三重一创”重大专项支持,并建成全国首套基于毫米波段的系列化通信测试系统及5G基站高频滤波器。兴科玻璃应用钼合金技术自主研发的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背电极玻璃通过一带一路运抵德国,成为我国同类产品中首次出口欧盟国家的产品。中电科40所主持制定的试验射频连接器国际标准,获得国际电工委员会批准立项。凯盛科技获批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中电科41所、行星工程、依爱电子等区内企业研发的项目获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个、获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3个。今年前10个月,该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31.6%,高于全市7.8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24.4%,高于全市7.3个百分点,调转促步伐明显加快。
新闻推荐
据安徽日报讯近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印发《关于加强住建系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的紧急通知》,要求全省推行城区道路机械化清扫作业,皖北六市和池州市要暂停建筑工地涉土作业工程、...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