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闻 合肥市 芜湖市 蚌埠市 淮南市 马鞍山市 淮北市 铜陵市 安庆市 黄山市 阜阳市 宿州市 滁州市 六安市 宣城市 池州市 亳州市
地方网 > 安徽 > 安徽新闻 > 正文

特色小镇深渡:宜居宜业宜游

来源:黄山日报 2017-10-17 16:25   https://www.yybnet.net/

党的十八大以来,深渡镇紧紧围绕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华东山水休闲古镇目标,充分发挥生态、旅游、文化、产业优势,突出新型工业化和“旅游+”两条主线,全面实施“旅游大镇、文化大镇、生态大镇”三大发展战略,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开拓创新,扎实工作,经济实力明显壮大,全镇经济社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先后荣获先后荣获国家重点镇、全国改革发展试点镇、国家级生态乡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国家级美丽宜居小镇;安徽省环境优美镇、安徽省优秀旅游乡镇、安徽省最佳旅游乡镇、安徽省十佳宜居宜业乡镇、安徽省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等称号。2016年黄山市委、市政府规划列入首批特色小镇建设。

2016年财政收入3400万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亿元,同比增长8.3%;完成工业总产值超4亿元;接待游客量42万人次,同比增长5.6%,旅游综合收入1.1亿元,同比增长9%;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53元,同比增长6%。

工业经济不断壮大。财政收入由“十一五”末的1700万上升到3400万,实现增长翻一番;固定资产投资、招商引资、工业产值、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十一五”末相比,均取得了几倍的增长。五年来,我们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一号工程”来抓,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每年均圆满完成县下达的固定资产投资任务及招商引资任务。极力转变工业弱势,紧紧抓住县经济开发区和循环园区两个主平台,强化工业招商,培育新型工业增长点。五年来,我镇在县经济开发区和县循环园区入驻工业企业达16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户,工业经济整体水平不断提升。

特色产业出新出彩。五年来,始终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围绕“一镇一品”“一村一品”实施战略,不断调优农业产业结构,形成三潭枇杷、定潭片有机茶、约源片蚕桑三大产业格局,骨干经济规模逐步壮大。深渡镇十万人家蚕桑专业合作社申报“益旺”商标,获国家商标局认定,其产品被评为消费者喜爱的安徽茧丝绸品牌。建设三潭枇杷园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深渡绿色枇杷协会被中国科协授予“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称号,“三潭枇杷”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赏友茶业和绿色三潭枇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规模发展;昌中白茶基地初见成效;新引进“半分田”和“冠稼”两家生态农业公司,枇杷产业链不断延伸;培育定潭金丝皇菊基地,举办2016年金秋深渡定潭“赏友”金丝皇菊文化旅游节。成功创建阳产土楼、新安江山水画廊景区500亩油菜高产示范基地。新种植100亩30万株茶苗。设立中蜂保护区,发展中蜂养殖,提高蜂农收入。

商贸旅游日益繁荣。加大对新安江山水画廊景区的保护开发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修复了绵潭将军埠和古戏台,修缮了绵潭“汪王庙”和漳潭“张良庙”,开发九里潭“冰雪九龙谷”项目,新安江山水画廊成为首批“全国旅游价格信得过景区”。启动约源村旅游开发项目,做好徽州土楼生态摄影主题度假旅游规划。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开展旅游招商,建成千百渡生态科技创意园、山中白云生态休闲山庄、荷花形生态农庄、新安国医博物馆等项目。成功举办“三潭枇杷节”、阳产农民晒秋比赛,承办“深渡--千岛湖--杭州--上海”山地车骑行、三届新安江山水画廊国际马拉松大赛等活动,新安江山水画廊、阳产土楼知名度不断提升,全镇星级农家乐发展到百余家,服务业活力进一步增强。

城镇面貌焕然一新。一是实施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项目。建成污水处理设施、垃圾焚烧处理场、水上垃圾码头并投入使用,建立健全水上垃圾打捞、陆上保洁长效机制,完成大茂沿江生态护岸、码头及滨江路、深渡水厂管网延伸及自来水改扩建等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加快推进实施“1155”工程。既完成1条公路(坑九公路)硬化工程,解决新安江南岸四个村群众出行难问题;推进1个移民安置点(开山坞移民安置点)建设,解决生态脆弱区、地质灾害点、移民搬迁安置问题,改善库区群众生活条件;巩固推进漳潭、定潭、棉溪、深渡、大茂5个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漳岭山、漳潭、阳产、深渡、凤池5个传统村落项目建设,实现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三是做好深渡山水画廊特色小镇建设工作。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按照布局合理、远近结合、功能协调、产业突出的原则,以5A级景区标准打造“一核两轴三口四片区”。重点抓好生态与文化资源保护,基础设施与环境风貌整治,产业升级与品牌提升工作。依托本地资源,采取“旅游+”发展模式,即旅游+三潭枇杷、旅游+特色餐饮、旅游+渡口文化体验。

民生状况持续改善。连续五年民生工程范围不断扩大,惠及面不断扩展。通过“一卡通”发放各项民生工程补助资金约6242万元。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公共卫生和医疗救治网络更加健全。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文化广播电视事业蒸蒸日上,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逐渐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农村特困救助、高龄老人生活补贴等全面实施。实施危房改造669户和农民住房保险7206户。扎实做好***、精准脱贫,完成约源贫困村整村推进,实施昌中村、三源村整村推进,进行“回头看”,对391户1173名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建立帮扶机制。做好离任村干部及“五老”身份认定和补贴发放工作。统筹推进地质灾害点以奖代补搬迁避让和库区移民避险解困工作,448户1627人享受移民避险解困试点政策。认真落实安全饮水、“八小”水利工程、一事一议、危房改造、危桥改造、村级卫生院改造等项目建设。五年来,以谋求人民福祉为己任,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文明创建促和谐。五年来,开展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化工企业搬迁至县循环园区,村庄保洁、河面打捞、网箱退养等工作有序推进,新安江水质持续好转。扎实开展扎实“省级文明乡镇”创建,“文明村”“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评选等活动,村民文明素质和文明程度不断提高。深渡中心学校荣获全国零犯罪学校,绵潭村被授予“中国幸福村”称号,大茂、约源、绵潭荣获“全国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称号。开展省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试点、绵潭村省级农民文化乐园、定潭村乡贤文化试点等工作。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广场舞、跳钟馗等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活动,大力开展“三关爱”等志愿服务活动,社会秩序更加和谐,精神文明取得丰硕成果。深渡镇及绵潭村荣获第三届安徽省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漳潭村被授予省文明村镇称号,定潭村村歌《定潭,人间天堂》受邀参加央视中国乡村春晚,打土墙技艺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行政效能显著提升。五年来,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30条、市委32条,自觉抵制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坚持依法行政,认真落实“清单”制度,增强依法执政和依法办事能力,依法做好行政管理和社会服务。大力推进“一站式”服务,加快构建勤政、务实、高效型政府。推进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对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公开公示,接受群众监督。认真办好“镇长信箱”,接收各类咨询、投诉、建议103件(次),答复率100%。扎实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和机关作风整治活动,认真查摆和整改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打造一支团结、实干、积极奋进的干部队伍,不断提高政府服务水平。

下一步奋斗目标:力争“十三五”末,人均主要经济指标要走在全县前列,人均主要生态指标要走在全省前列,全面建成惠及全镇人民的小康社会。全镇生产总值达到20亿元,财政收入达到5000万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2万元,旅游接待达4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2亿元。深渡山水画廊特色小镇成功创建,现行标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面脱贫出列。

新闻推荐

“安徽最美教师”师德报告团来铜作巡回报告

本报讯(杨竹青王力)10月16日下午,“安徽最美教师”师德报告团来铜陵市作第5场巡回报告。副市长叶萍会见报告团。来自全市的教师代表和市教育局机关干部共600多人聆听报告。今年6月,省教育厅...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 特色小镇深渡:宜居宜业宜游)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