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和微信刊发专题视频《我看全面从严治党:社会风气向上向善》,来自安徽的干部群众,共话全面从严治党这五年,我区三里街街道三名同志代表安徽出镜介绍基层全面从严治党的做法和感受。
近年来,作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人民满意公务员集体”的三里街街道党工委,面对基层党建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坚持“党的建设走在前列”目标,以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为抓手,立足区域实际,学习先进经验,挖掘内生动力,积极探索城市基层党建路径,强化核心、凝聚力量、共享资源、沟通党群,党建工作成效不断凸显。
天长路社区“梧桐树+党建文化广场”
今年以来,三里街街道投资20余万元,利用辖区天长路社区港汇广场1300平方室外露天广场,建设了“梧桐树+党建文化广场”,同步规划打造了辐射全街、有机统一,集教育、传播、展示、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开放式群众党校,采取情景党课、观影党课、专题党课三种形式,为党员群众安排了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此直接传播,群众关心的问题在此得到有效解答,在便民利民的同时,实现了寓教于乐、以文化人,架起了一座座党群“连心桥”。
三里三村社区“同心圆”区域化党建
今年以来,三里街街道党工委坚持把推进区域化党建放在创新基层治理的大格局中系统谋划,学习先进经验,挖掘内生动力,在辖区三里三村社区积极探索实践,通过成立“同心圆”区域化党建联盟,把区域单位“联”起来,让各方资源“动”起来,使党员群众“合”起来,以区域化党建工作推动和引领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铁路一村社区“党代表工作室”
为更好地促进党代表履职,深入推动党代表联系党员群众常态化,密切联系党员、群众、党组织间的沟通渠道,三里街街道铁路一村社区设立“党代表工作室”,通过建立党代表接待日,设置党代表意见箱,开通党代表微信群、即时短信平台,推行“党代表履职笔记”和“党代表小组活动记录簿”纪实联络模式等多种载体,让党代表走进基层社区倾听民意,密切与群众的联系,切实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人民日报》等多家国家级、省级主流媒体对此做法相继报道。初步统计,近年来,铁路一村社区驻室党代表累计走访、接待群众140人次,协调各类矛盾、解决问题约80件。
来安路社区“红领党建指导员工作室”
今年以来,三里街街道党工委在辖区来安路社区设立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站,并建立“红领党建指导员工作室”,成为非公党建的一种创新模式。该工作室派驻13名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指导员,将依托三里街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站、三里街党建微平台、同心圆区域化党建联盟三大平台,发挥其“业务指导、活动组织、品牌培育、信息宣传”的职能,开展好“三访三问三讲”等特色工作,让非公党建工作走得更好、更快、更远。
三里一村社区“星公益”党群服务驿站
三里一村社区党委联合合肥星火志愿者家园成立“星公益”党群服务驿站,充分发挥“高校联盟”青年志愿服务组织中青年党员志愿者模范带头作用,定期组织青年党员志愿者骨干进行专题培训、座谈交流,以“随手公益、提升自我、关爱他人、感恩社会”为宗旨,通过会员制方式,在区域范围内招募团体会员、专家学者及个人会员,吸收各方力量,整合各类资源,推动完善“党建引领,社区共治”的区域化党建格局,进一步提升了社区党组织的工作活力。
“三里街党建微平台”
“三里街党建微平台”微信公众服务平台由三里街街道党工委在充分调研了解辖区广大党员和党务工作者需求的基础上,历时数月开发完成,2017年5月正式上线。平台以微信订阅号为依托,加载党建综合服务功能,致力成为瑶海区党建宣传新阵地、党务服务新窗口、党员教育新载体。
“红色暖流”党员志愿服务活动
结合中央有关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决策部署,三里街街道党工委紧紧抓牢“做”这个关键,以党员志愿服务作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推进的重要载体,启动“红色暖流”党员志愿服务,实现党员志愿服务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运行,以实际行动践行合格党员标准。同时为拓展新媒体服务基层党建作用,助力党员人人做志愿活动深入开展,三里街街道党工委在“三里街党建微平台”微信公众号推出“红色暖流 党员报到”志愿注册服务功能,及时掌握党组织开展的各类活动信息。
(通讯员 王和剡)
新闻推荐
黄春燕19岁进入安徽六安博微长安电子有限公司成为一名焊工,是焊接界为数不多的“女焊子”。她胳膊上大大小小的新旧疤痕赫然在目,而这些疤痕无声记录了这位“巾帼焊将”的人生历程。她将匠心焊刻到...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