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立医院神经内科自1990年创建以来,全科医护人员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现已发展成为集临床、神经重症监护、康复、科研和教学为一体,在省内具有重要影响的学科,连续多年被评为市立医院“先进科室”、“文明科室”。2013年,被批准为省级临床培育学科。今年,被列入安徽省“十三五”优先发展重点专科。
加强学科建设促医疗技术发展
市立医院神经内科现有开放床位206张。学科年门诊量达2万人次,年出院患者约6000人次。治疗有效率达90%以上,抢救成功率80%以上,业务范围涉及皖北地区,得到广大患者的信任和肯定。
学科主要收治脑中风、癫痫、周围神经病、锥体外系疾病、中枢神经脱髓鞘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等疾病患者。在神经疑难疾病的诊治和危重病人抢救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学科以现代医学诊疗模式为主、结合祖国传统医学,重视康复医学的作用,以中西并举为临床特色,不断推进新技术和新理论在临床中的应用,紧跟学科发展的新趋势,使得学科在医疗技术方面始终保持先进的地位。
常规开展脑血管病筛查评估、缺血性脑卒中的规范化诊治等技术。同时,开展了超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动脉取栓技术、颈内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治疗等新技术和血小板聚集功能的检测在缺血性脑卒中一二级预防中的作用、多维度神经心理学评估在老年性痴呆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内关穴位注射联合间接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化瘀清金汤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等特色技术。
独立开展的特色技术有:超早期急性脑梗死r-tPA静脉溶栓治疗、脑血管病血管内介入诊疗、高效液相进行抗癫痫药物浓度测定、多维度神经心理学评估在老年性痴呆早期诊断中的应用、血小板聚集功能的检测在缺血性脑卒中一二级预防中的作用等。其中,脑血管病血管内介入诊疗属于省内先进技术,科室于2008年开始开展神经介入诊疗技术,并成功申报安徽省卫生厅“血管内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的科研课题,科研成果荣获2013年宿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学科目前常规开展脑血管病的造影术、颅外血管狭窄支架成形术及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随着脑卒中的筛查的开展,近3年介入诊疗开展例数逐年增多,并派年轻骨干至北京宣武医院进修相关专业,不断完善技术及扩大介入治疗团队,近3年开展神经介入诊疗200余例。
高效液相进行抗癫痫药物浓度测定技术为该科开展的国内先进技术。学科在本地区率先开展癫痫专科门诊,并具有多导睡眠脑电图、视频脑电图仪、24小时动态脑电检测、高效液相抗癫痫药物浓度测定等特色技术,对于癫痫的确诊率较前大大提高,2008年起开展抗癫痫药物常规检查,近3年开展癫痫专科门诊,随着抗癫痫药物浓度检测开展,指导临床癫痫治疗,效果良好。
血小板聚集功能的检测在缺血性脑卒中一二级预防中的作用属省内先进技术。该科率先在省内利用全血电阻法检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口服阿司匹林后血小板聚集功能以评估阿司匹林抵抗的有无来指导缺血性脑卒中一、二级预防,学科于2010年承担省卫生厅科研课题“急性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抵抗及相关因素分析”,发表科研论文3篇。此项技术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预防及减少复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注重人才培养构建人才梯队
医院发展需要临床科室的发展去推动,而科室的发展关键是人才。市立医院神经内科始终重视人才的培养,并引进了高素质的专科人才,逐步形成了以中高级人才为主的人才梯队。目前科室拥有医生49人、护士110人。其中,医生中高级职称18人,中级职称15人,初级职称16人。拥有硕士学历17人。先后向北京宣武医院、上海华山医院、上海瑞金医院、意大利锡耶纳大学附属医院等医院派出多名医务人员进修培训、学习交流。
神经内科重视临床科学研究,建立临床实验室,积极申请各级科研课题,近五年来,承担轻度认知损害的前驱阶段-主观记忆损害的神经心理学特征及生物学指标的研究、不同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检测及阿托伐他汀对内皮祖细胞的动员作用的临床研究、宿州市人群脑卒中危险因素筛查及干预效果分析等国家、省、市级多个科研项目。在SCI收录期刊、核心期刊发表《踝臂指数与缺血性脑白质病变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研究》、《脑卒中患者168例卒中后抑郁状况临床分析》等30余篇。
专科带头人钟平主任医师长期从事临床医疗、科研、教学工作,在神经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症的诊断与治疗方面具有较高的水平,尤其在脑血管病、癫痫、脱髓鞘性疾病、锥体外系疾病、神经变性性疾病、神经遗传性疾病等方面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擅长神经科疑难杂症的诊断,熟练掌握脑血管病、癫痫的规范化治疗,包括脑梗死的溶栓治疗、脑血病的介入治疗、脱髓鞘疾病的治疗、神经康复等。多年来一直承担神经病学专业临床,科研及教学任务。已完成省级科技项目3项,市级科研项目5项,在研省科技计划项目1项,市级科研课题1项,主持承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1项,省市级继续教育项目各3项。2009年担任安徽医科大学神经病学专业临床硕士研究生导师,目前已带教研究生7名。科研项目《高血压性脑出血与性激素关系的临床研究》、《血管内成形和支架植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opeptin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分获2011年、2013年、2015年宿州市科技奖二等奖。2015年获安徽省“江淮名医”称号。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专科骨干宇辉主任医师,长期从事临床医疗、科研、教学工作,熟练掌握脑血管病、癫痫等神经内科常见病的规范化诊疗和疑难危重症的诊断和抢救治疗,尤其擅长老年认知障碍相关疾病的诊疗。主要研究方向为老年认知障碍与神经心理的基础与临床。多年来一直参与临床科研及教学任务,系安徽医科大学副教授及神经病学硕士生导师。2010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委面上项目《轻度认知损害的前驱阶段-主观记忆损害的神经心理学特征及生物学指标的研究》,近年主持市级科研项目两项。获安徽省十三届青年科技奖。
发展亚专科增强专科竞争力
亚专科的发展,是促进专科可持续发展、增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市立医院神经内科在加强学科建设的同时,还非常重视亚专科的发展,已开展神经康复医学、神经重症监护、脑血管病、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等亚专科。其中,脑血管病亚专科负责本地区脑卒中高危人群的筛查与防治,深入到乡镇及社区,宣传卒中防治知识,做到早防早治、科学防治、规范防治,年筛查人数均6000例以上。对于脑血管病的诊治学科开展脑血管病的病因分型及基于不同类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的规范化诊治。学科于2012年、2015年成功申报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及安徽省科技攻关项目各1项,对血清和肽素及循环内皮祖细胞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变化研究,及早对脑梗死患者急性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优化资源配置,研究结果荣获2015年宿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早期溶栓治疗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公认的急性期脑梗死治疗的首选方法。该学科在本地区较早开展了急性脑梗死超早期溶栓治疗,通过建立溶栓绿色通道,使患者在发病超早期实现治疗时间窗内的rt-PA溶栓治疗,从而使更多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得到更有效的救治。
神经重症监护室成立于2014年6月,是本地区唯一神经重症监护室。科室目前拥有全自动呼吸机、监护仪、除颤仪、颅内压检测仪、振动排痰仪、脑功能治疗仪等设备,床位数10张,科室设备省内一流。科室主要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其他神经系统急危重症的救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后监护治疗及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术后监测治疗等。科室自成立以来大大提高了神经内科急危重症的抢救成功率。
乘风破浪潮头立,扬帆起航正当时。下一步,神经内科将建立起集脑血管病学组、癫痫组、痴呆与认知障碍学组、神经重症、神经康复学组和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组为一体的学科体系,整合医院资源,成立以神经内科为主导的高级卒中中心,继续加强实验室建设,重点在医疗技术能力、医疗服务能力等方面加强学科建设,积极引进高水平人才,推动神经内科走上高水平的发展平台,争取各亚组诊疗技术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创建“神经医学技术”新品牌。继续不断开展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作,规范脑卒中治疗,随着高级卒中中心的建立,开展多学科协作模式,不断完善脑卒中预防与治疗技术,提高脑卒中的治疗效率,提高神经科疾病的诊治水平,达到省级重点专科的标准。在科研学术方面,目前立足于各亚组方向,神经内科已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及多项省级、市级科研项目,下一步学科将借助安徽医科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平台,进一步深化临床科研,为临床医疗技术发展提供动力支持。同时神经内科作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将不断规范专业教学工作,提高带教水平,以此促进学科医教研同步发展。
本报记者刘春艳
新闻推荐
受法院委托,我公司定于2017年10月31日15时整在“中国司法拍卖网”进行公开拍卖。具体如下:一、拍卖标的:龙湖红叶山庄SX-1#楼栋4单元14层1403号(第三次拍卖):建筑面积84.43㎡,参考价31万元,竞买保证金3...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