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政协
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采取积极的财税政策是助推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为此,建议:1.落实降费减税政策,切实为企业减轻负担。在全面落实普遍性降费和结构性减税政策基础上,聚焦减负工作的难点和堵点,按照市场经济规律,从体制机制上完善价格管理,打破行业垄断,进一步降低企业用电、用气、用水、用地及交通运输等成本,帮助企业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2.强化财政预算管理,不断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继续严控“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腾出更多资金用于支持企业技改、科技创新;进一步健全预算项目储备机制,加强实体经济发展的相关项目谋划,防止“钱等项目”;进一步强化财政政策、资金、项目的统筹,压实预算部门主体责任,加快预算执行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更多采取设立基金、PPP、后补助、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实体经济。
3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撬动作用,增大金融扶持力度。灵活运用财政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用好新设和引进金融机构奖励政策,引导总部性金融机构在安徽省落户、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网点下沉,丰富地方金融业态,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改善间接融资结构,发展中小银行和民营金融机构。建设普惠金融体系,加强对小微企业、“三农”和偏远地区的金融服务,清理规范中间业务环节,避免变相抬高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支持各市、县设立的续贷过桥资金,及时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资金支持,鼓励各市县安排民营经济发展资金,用于充实担保机构资本金,积极壮大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增强其为企业担保服务的能力。
4.做大政府引导基金,助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一方面,对于竞争性及市场化产业领域,逐步退出财政资金扶持模式,更多地采用基金等方式支持产业发展。各地要结合实际和自身优势设立基金,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的原则,采取阶段参股、直接投资、跟进投资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投向创业创新和经济结构调整等重点领域。另一方面,切实加强和规范政府投资基金管理,明确管理职责,理顺管理体制。同时,进一步完善债务风险应急处置、责任追究机制,形成限额管理、债券管理、预算管理、风险预警、应急处置和责任追究“全链条”闭环管理的政策体系,提高政府债务管理水平。
新闻推荐
安徽省成立“医保委”及“医保办”探索理顺医保管理体制,合肥蚌埠滁州三市率先试点“三保合一”
探索理顺医保管理体制,合肥蚌埠滁州三市率先试点“三保合一”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