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日前获悉,为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要求,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省着力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并取得积极成效,2016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首次突破4%。
统计数据显示,全省文化产业法人单位达到 60172家,比2012年增加2倍,文化产业增加值保持两位数增长。
记者了解到,安徽省蹄疾步稳抓好改革总体规划设计,制订并实施“十三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出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109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顺利完成省广电、新闻出版部门职能整合,省级文化部门行政审批事项精简60%以上。探索完善“四管统一”(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新华发行集团职业经理人制度改革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2家试点之一,国有演艺企业社会效益评价考核被中宣部、文化部列为全国3个试点省之一。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不断健全,文化馆总分馆制启动实施,图书馆总分馆制在全省推开。
同时,安徽省着力打造安徽文化产业新品牌。包河创意文化产业基地入选省第二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发行集团在全国同行业中唯一进入中国企业500强,全省上市(挂牌)文化企业达到48家。安徽省加快文化“走出去”,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安徽电视周”、“安徽文化周”成为在境外展示安徽形象的重要品牌。(实习生曹流芳胡渺渺本报记者周晓东)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王雪洁/文通讯员武艳/摄中秋佳节期间,月饼作为家家户户的必备品,早已出现在超市食品专柜和大街小巷糕点店中,有手工生产的老字号月饼,也有机器生产的新品种。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安徽品滋味食...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