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星级记者程茂枝
办事环节多、办事效率低、各类检查繁、“奇葩”证明难……记者10月10日从省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针对当前企业和群众反映比较突出的这些问题,安徽省日前出台《关于创优“四最”营商环境的意见》,努力将安徽省建成全国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获得感最强的省份,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避免企业“逢庙就拜”
省政府副秘书长李必方在发布会上介绍,《意见》创造性地提出5方面24项措施,吸收了浙江“最多跑一次”、江苏“不见面”审批等做法,目的就是让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办事提速,更舒心。 “比如安徽省这次提出的‘13550’行动,即本级公共服务项目1个工作日内、开办企业3个工作日内、不动产权证5个工作日内、工业建设项目施工许可证5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手续。 ”
针对审批事项过多这一反映最为集中的问题,安徽省将在“减”字上大做文章,将力推项目审批标准化,制定全省相对统一的企业投资项目和政府投资项目审批事项标准化清单、办事指南及通用格式文本。此外,还将推进规划、土地、房产等测绘成果共享互认,推进具备竣工验收条件的工程项目实施统一受理、统一现场验收、统一送达验收文件的联合验收方式,避免企业“逢庙就拜”。
推行“不见面”“跑一次”
李必方说,推行“不见面”审批是提升市场主体和群众获得感的关键举措。安徽省为此设计了一整套“不见面”流程,压缩审批流程,减少寻租空间。《意见》要求,构建政务服务“一张网”,推进集中统一审批,同时引入全程代办、快递送达等服务,让“不见面”最终成为可能。
《意见》还直面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服务缺位、办事拖沓、担当不足、缓慢作为”等问题,着力提升服务效能。其中,线下办事要“一次办结”,在申报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形式情况下,从受理申请到做出办理决定、形成办理结果,实现办事人“一次上门”或“零上门”,让群众和企业到窗口办事“最多跑一次,多次是例外”。安徽省还将推行企业承诺制,变“先批后建”为“先建后验”,变“部门审批把关”为“企业信用约束”。
此外,安徽省还将推行 “减证便民”,开展证明材料清理行动,凡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一律取消,能通过个人现有证照证明的一律取消,能采取申请人书面承诺方式解决的一律取消,能通过网络核验的一律取消,对必要的证明材料加强共认互享,减少不必要的重复举证,坚决减少各类“奇葩”证明,赢得群众“点赞”。涉企收费再降不低于两成
关于优化企业经营环境,李必方介绍,此次《意见》尽可能涵盖企业经营环境的各个环节,进一步减少各方干扰,规范政府行为,增强企业发展预期。安徽省将构建行政机关涉政事务政府购买服务机制,把政府直接提供的一部分公共服务事项,通过政府采购的形式交由具备条件的社会力量承担。同时,进一步帮助企业降低经营成本,减少企业制度性交易、税负、人力、财务、用能等成本,明确要求对保留的部分涉企收费项目按照不低于20%幅度降低收费标准,一般工商业及其他用电每千瓦时再进行适当降低。
李必方表示,《意见》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落地见效也是一个久久为功的过程。安徽省将严格枢纽调度和量化考核,切实解决谁来执行、谁来调度、谁来监督、谁来考核、谁来问责的问题,全力促进创优“四最”营商环境各项举措尽快落地。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玉芳)记者近日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安徽省切实加大资金投入,整合设立了“三重一创”、科技创新、制造强省和技工大省建设专项引导资金,统筹安排预算97亿元,服务和支持实...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