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来,我国奶业从供给侧入手,着力优结构、提质量、创品牌、增活力,不断完善监管体系,通过生产、收购、运输等各环节的全程监管,打造安全的奶源基地,奶业竞争力增强,探索全产业链模式成为行业共识。不过,一些专家建议,中国乳企离消费者的期望仍存在距离,需要学习世界上成功乳企经验,发展民族品牌,进一步拓宽市场。
“土牛倌”当上了“新奶农”
“这几年我可是上了三个台阶。”说起奶牛养殖的变化,河北省深州市东杏园村尹增钦打开了话匣子。“1997年刚入行的时候,我在别人小区里养牛,大家各养各的,我只有8头牛,交奶质量参差不齐;2000年,小区升级为牧场,有所改善;2013年,我自建牧场,养了500多头奶牛,变成了“正规军”。”
“现在都是自动化养殖,养几百头牛一点都不累,不像以前,割草喂料挤奶全是自己干,一天累死累活也交不了多少奶。”尹增钦说,牧场统一管理,奶牛更健康,产奶量更高,原奶各项指标也得到提升。奶牛日单产由原来的20公斤左右提高到32公斤左右,脂肪含量达到3.8左右,蛋白质含量3.3左右。
奶源是奶业发展的基石。“十三五”开局以来,针对奶源建设原本存在的“小散低乱”的问题,我国奶业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保障乳品质量安全为核心,加快转变奶牛养殖方式,发展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
2016年,我国连续第8年组织实施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计划和专项整治行动,落实“确保婴幼儿配方乳粉奶源安全六项措施”,全年抽检生鲜乳样品2.6万批次,现场检查奶站1.1万个(次)和运输车0.82万辆(次)。加强乳制品质量监督抽检,坚持婴幼儿配方乳粉“月月抽检、月月公开”,开展复原乳标签标识现场监督检查,全年抽检乳制品3318批次,婴幼儿配方乳粉2532批次。
自建奶源基地
绿油油的牧草间,20个蓝顶封闭恒温牛舍点缀其中,5000余头奶牛就“居住”在这里——石家庄君乐宝乳业优致牧场。风穿过水帘清凉地吹进牛舍,吃饱的黑白花奶牛卧在床垫上反刍,牛栏旁的喷头不时喷洒出用于降温的水雾,智能清粪机不停地清理牛粪。
走进挤奶大厅,正赶上挤奶,笔者看到,无论是在待挤区、挤奶区还是分散区,优致牧场的奶牛们排队进出,井然有序。
据介绍,每次挤奶前,挤奶机需要经过3次自动消毒。奶牛在挤奶前要进行消毒和体检,工作人员会先对奶牛进行前药浴,以碘伏对乳头进行消毒,再挤出前三把奶,观察牛乳的颜色、状态,杜绝不健康奶混入的可能。检查合格后用特制的消毒纸巾来擦拭奶牛的乳房及乳头。随后,挤奶员会为每头奶牛安装事先消毒干净的挤乳杯,在压力驱动下模拟犊牛吸奶的动作将牛奶挤出。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乳品企业认识到,优质奶源是奶业发展的基础,自建奶源基地,探索全产业链模式,正成为许多企业的共识。
数据显示,2016年奶业20强(D20)企业自建牧场荷斯坦奶牛存栏168万头,占全国荷斯坦奶牛存栏总量的24%;乳制品销售额1930亿元,约占全国乳制品销售总额的55%。
在世界食品品质评鉴大会上,现代牧业纯牛奶连续四次蝉联金奖,飞鹤婴幼儿配方奶粉连续三次蝉联金奖,旗帜婴幼儿配方奶粉荣获特别金奖。伊利、蒙牛入围全球乳品企业十强。飞鹤乳业的婴幼儿配方乳粉连续两年蝉联世界食品品质评鉴大会金奖、蒙牛获得第十届全球乳制品代表大会最佳乳制品奖和最佳乳品包装奖……
发展民族品牌
我国奶业从法规政策、标准制度的完善到现代化奶源建设、乳品生产质量都取得了显著的提高。但目前我国人均奶类消费量低,未来随着收入增加、人口增长、城镇化水平提高,特别是全面放开二胎后,奶类消费需求会不断增加。一些专家建议,学习世界上成功乳企经验,发展民族品牌,进一步拓宽市场。
新西兰是世界知名的乳业大国和强国,提升奶源质量、开发高端市场,中国乳企可以向新西兰“取经”。
为深耕中国市场,大型的外资乳企恒天然、明治等均选择了在华自建牧场,将其在国外执行的高标准一起带到中国的奶源生产环节。恒天然中国牧场和生产副总裁汉思博说,中国是恒天然最大且最重要的市场,企业近年来在中国投入约50亿人民币自建牧场。
笔者看到,一些民族品牌已经有了探索。在光明随心订网上订奶平台,位于上海、浙江、江苏、安徽的14个地、市的消费者可以在此平台订购巴氏奶,并根据不同需求选择每日送、单日送、三日送或其他模式。
新闻推荐
上三期双色球(2017117期至2017119期)开奖,大奖三期有出,全国共中出26注一等奖,单注奖金最低的667万,最高的863万。具体为2017117期一等奖3注,单注奖金8633236元;2017118期一等奖12注,单注奖金6730422元;201...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