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讯昨日,江淮晨报、江淮网记者从省政府“汇聚美好安徽建设的强大精神文化力量”新闻发布会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抓住大事、破解难事、办好实事、讲好故事,全力为美好安徽建设鼓与呼、干与闯。其中,在文化方面,着力推进精品创作和文化为民,让居民的获得感更加实在。
会上,记者获悉,十八大以来,安徽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持续实施文艺精品战略,出台《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实施意见》,推出黄梅戏《大清名相》、电影《邓小平登黄山》、纪录片《中国文房四宝》、广播剧《板车女孩》等一批文艺精品,第十三届、十四届全国“五个一工程”获奖作品11部。特别是在第十四届评奖数量大幅缩减至60部的情况下,安徽省仍有3部作品获奖,省委宣传部蝉联“组织工作奖”。5人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其中韩再芬获得“二度梅”,汪育殊荣登榜首。
文化需要扎实的群众基础。安徽省在全国率先组织开展“千名文艺家下基层”活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采创送种”,受到中宣部充分肯定和中央主流媒体集中宣传。同时,成功承办全国“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惠民演出,创新开展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举办“讴歌美好安徽新成就、喜迎党的十九大”千场文艺活动,常态化开展“文艺扶贫、携手小康”惠民演出,鼓励支持城乡群众自办自演“基层春晚”,连续举办4届文化惠民消费季活动。
在文化扶贫方面,安徽省主攻标准化均等化,精准推进文化扶贫,完成20个国家级贫困县区348个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任务,在建33个,试点建成500多个村农民文化乐园,入列全国2个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试点省之一。同时,启动实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九大行动”,在全国率先开展“戏曲进校园”工作,受到中宣部充分肯定。晨报记者琚园园
新闻推荐
日前从重庆市黔江区获悉,黔江通过国家级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先行区、全国优质茧丝绸出口示范基地等农业基地打造,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以基地建设提升了农业产业质效,对外塑造了较好农业产品形象。据了...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