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目标是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主攻方向是提高农业供给质量,根本途径是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文件的核心与主题,正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已成为当前的紧迫任务,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主线。
在这一大背景下,9月6日上午,省政协举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专题协商会,共商安徽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策。
在此之前,今年4月至7月,省政协已由副主席夏涛率专题调研组,赴相关省直部门及宿州、芜湖、滁州三市调研,并赴河南、贵州两省学习考察外省经验,分析安徽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农民增收情况,查找问题、研究对策。
探源:“三农难”难在哪儿
“从近期看,2017年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16元,同比增长8.8%,低于省委省政府预期增长9%的目标值;从远期看,要实现在‘十三五\’末全省农民收入赶上全国平均水平的目标,意味着安徽省农民收入年均增速要比全国快1.5个百分点,时间之紧、任务之重、压力之大显而易见。 ”省政协专题调研组在报告中这样表示。
调研组认为,在安徽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主要存在四个方面。一是供需结构不优,农民“种不对”的问题突出。 “田间”生产与“舌尖”消费严重错位,导致很多地方出现了种得多与卖得少并存、产品产量过剩与消费需求旺盛并存、生产成本上升与市场价格走低并存等一系列“产销”矛盾。
二是生产方式不“绿”,农民“产不好”的问题突出。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转型速度滞后于生态、集约、高效的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求,农民无法在有效控制风险、降低成本、节约资源的前提下,生产出绿色优质农产品。
三是品牌影响不大,农民“卖不掉”的问题突出。安徽省农产品小品牌数量多且分布广,大品牌知名品牌少,对品牌保护和建设重视不够,品牌市场整体竞争力不强,存在着有资源无市场、有产品无销量的问题,甚至抱着“金饭碗”却没饭吃。
四是产业层次不高,农民“赚不多”的问题突出。安徽省三产融合度不高,农业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绝大部分农民仍处在最低端产业链上,只能提供初级农产品,无法获得产业链增值收益。
破题:“全链条”推进改革
省政协专题调研组为此建议,下一步,重点要紧密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借鉴成功经验,从农业产业链重点环节入手,加大力度、实化举措,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强化市场导向,推动“产销”向“销产”转变,帮助农民“种对”。始终聚焦市场消费端的需求变化,让市场力量引领农业结构调整,以市场化倒逼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生产经营。在坚守“粮食安全”底线的前提下适度“放手”。抓紧建设安徽省农业大数据中心。
倡导绿色生产,推动“扩量”向“提质”转变,帮助农民“产优”。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引导农民坚守资源环境约束为农业设定的“生产底线”。开展全省性的农业生产环境监测预警行动,从生产源头把控安全关。建立健全农业投入品追溯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强化源头治理、过程管控和质量追溯,建立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衔接机制,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程化信息化,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全程生态化,推动“绿色诚信”成为安徽农业品牌、“绿色增值”提高农业生产收益。
培育龙头企业,推动“无名”向“知名”转变,带动农民“卖好”。依靠品牌带动,以区域公共品牌为统领,以行业品牌为支柱,以产品品牌为基础,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甲级队”和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支持龙头企业与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共享共建,打造一批“皖字号”区域、行业、企业大品牌,打响“绿色皖农”招牌,带动农民增收。
加速产业融合,推动“一产”向“多产”延伸,促进农民“赚多”。要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加快发展农村电商。同电商巨头展开合作,大力孵化、培育“铺天盖地”的本地电商。扶持产地加工,设立产地加工奖补资金,鼓励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农产品初加工,带动当地农产品就地转化,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快培养农民职业经理人试点工作。
密切利益联结,推动“单打”向“联盟”转变,保障农民“共享”。提高农民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参与度,把能否建立有效的利益联结作为联合体定级评优的核心指标。建立农业规模经营的准入、退出和监测预警机制,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防止“小农户”成了“大农业”的边缘人、旁观者。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推进“三变”改革,探索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稳妥路径,充分调动农民、社会资本等多方参与改革发展的热情,把“三变”改革与扶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旅游开发等紧密结合起来,推出一批具有较大影响、较大规模、较大效益的特色农业品牌,真正“变”出农村大发展、农业大增效、农民大受益的成果。关键词:农业发展方向
刘 奇(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首席专家):
人类农业的发展已经由吃得饱、吃得好,向吃得营养、吃得健康的4.0版演进。在此背景下,必须重新思考农业的发展方向和战略定位,找准出发点、做实落脚点。
由“生产型”向“生活型”转变,是当今时代农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因此,农业必须从“只管生产”向着“为了生活”转型升级。具有保健功能的“三微农业”应是未来农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所谓“三微农业”,即微量元素农业、微生物农业、微观需求农业。通过生物营养强化技术生产出富含各种微量元素的农产品,是适应社会消费需求,从源头上呼应“健康中国”这一国家战略的大计良策。
所谓“健康中国”有三层含义,一是指人民健康水平和长寿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发展目标;二是指健康理念、健康服务、健康保障的生活方式;三是指把健康放在国家发展战略的首位,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围绕这三大主题做文章,当是未来我国农业发展的总体方向。
建议安徽抢占先机,利用研究团队在中科大的优势,打造功能农业的安徽高地。
一是打造协同创新平台,抢占研发及标准认证制高点。由中国科大功能农业研发团队牵头,会同相关高校和机构,建立安徽功能农业协同创新中心,同时建立省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并着力推进国家级平台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应会同质检、食药、卫计等部门加快制定系列产品标准和认证标准,同时建立省级功能农业产品质检和认证中心。
二是建设一批标准化示范区。省农委、省农垦局和省科技厅,设立“安徽省功能农业产业发展专项基金”,重点支持建立“合肥功能农业产业园”,并建设一批万亩功能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在合肥及皖北、皖南,各选择1—2市先行先试建立功能农业示范区及产业园。
三是强化社会认知。省内主要媒体和中央驻皖媒体组织力量广泛深入地宣传功能农业的价值、意义、作用,并跟进宣传报道安徽功能农业发展的最新进展和实践经验;同时在省内重要媒体开设功能农业专栏。关键词:安徽特色改革
九三学社安徽省委:
在安徽省未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的过程中,一方面应紧密围绕国家农业宏观调控政策,另一方面应密切结合安徽农业生产实际。
一是找准路径稳妥推进。首先是优化布局,对安徽省农业全局规划进行优化,在粮食总供给水平相对稳定的基础上,精准划分优质粮油产区、优质果蔬产区、种养结合区、生态保护区、特色产业带等,因区施策、因策施治,全面做好安徽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规划。其次是做稳中盘。把质量提升作为安徽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的重中之重,积极培育优势产业和优势品牌。再次是稳妥收官。在特定农作物种类或若干“皖字”品牌的基础上,逐步向种类扩充、品牌增加、区域辐射的方向发展,扩大“皖粮”的市场占有率,全面构筑新型的、健康可持续的、区域间协调互补的农业发展格局。
二是建立“政产学研加”无缝对接的保障机制。由政府把握科学的农业发展方向和推行路径,分领域分行业、看基础看未来,确保成熟一个政策,稳定一个产业,稳定一个产业,树立一个品牌,树立一个品牌,带动一方经济。积极鼓励并严格监管生产,以实际质量的提升来弥补农产品质量偏低的短板,走“以质立品、以质提效”的健康发展之路。
三是积极探索“院地(企)对接”机制,如一院(所)精准接对一县(区)、一专家团队精准服务一企业的模式,出台鼓励政策,充分激发省内农业科研院所的引领作用,使科研人员真正“将论文写在大地上”,使好的农业科技成果得以落地生根,解决农业生产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四是围绕安徽省农业“产加销”各领域的短板,科学设置针对性强、带动性高、作用好的研发课题,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以培育最终实用的科技成果为目标,研发、组装、配套一系列为安徽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的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新思路。
五是激励引导安徽省农产品加工企业,适时调整和引进新的加工产品和工艺,主动服务于本省农业经济的发展,并将企业产品在国内市场份额的提升作为考核指标,给予政策、资金、技术、服务等多方面的支持,引导形成“皖人吃皖粮”的消费新局面。关键词:农民持续增收
孙东海(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建议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增加农民收入提供持续动力。为此,安徽省要做好“四抓四促”,实现农民增收由双轮驱动向四轮驱动转变,形成多元增收的格局。
——抓就业创业,促进农民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一是着力推进县域全域全民创业,二是要突出徽商、科技人员、农民工、大学生、退休人员、退役军人等6类重点人群返乡下乡创业,三是要完善产业链利益联接机制,强化联合体内部经营主体间的产业联结、要素联结和利益链接,完善农业产业链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
——抓要素下乡,促进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稳步增长。一要完善农业农村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优先保障财政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完善农业补贴制度,拓展“三农”保险广度和深度。二要建立健全新型职业农民教育、认定管理、政策扶持“三位一体”培育制度。三要鼓励工商企业投资适合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农业领域,积极发展现代种养业和乡村旅游服务业。四要强化农业科技推广,逐步建立一主多元的农技推广服务新格局。
——抓资源输出,促进农民转移性收入较快增长。一是建立健全推进技工大省建设的工作机制。二是紧紧把握国家“一带一路”重大战略布局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强化劳务输出对接合作,拓宽劳务输出渠道,扩大劳务输出规模。三是积极挖掘、开发安徽省地方特色品牌食品名录,在省级层面统一出台支持办法。四是继续加大脱贫攻坚力度。
——抓农村改革,促进财产性收入有效增长。一要充分运用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成果。二要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主体实化、股权实化、机制实化。三要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用未承包到户的集体“四荒”地、养殖水面、林场等资源发展相关产业。四要构建多层次、广覆盖、低成本、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关键词:农业产业化
致公党安徽省委:
为推动安徽省农业产业化发展,一是要着力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坚持走培育和引进并重的路子,抓住科技创新、资本运作、集聚发展等关键因素,引导企业提升竞争力。在科技创新方面,力求重点在农产品初加工、主食加工、精深加工和副产品综合利用等重点领域取得突破。在资本运作方面,积极引导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向优势区域聚集。在集聚发展方面,将农业产业化招商引资摆在突出位置,有针对性招引一批发展前景好、产业集聚度高、牵引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
二是着力培育农业知名品牌。以品牌创建为载体,重点发展绿色优质农产品。
三是着力强化利益链接机制。加强企业、合作社与农户的利益联结,形成利益、命运共同体,让农民获得更多收益。作为政府部门,首先要引导,其次要防控,其三要共享。要大力发展各类服务组织,为农户提供种养、供销等专业化、系列化、全程化的服务,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努力构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及专业大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有效机制。
四是着力健全发展要素保障。重点要在推进产业化基地建设、促进企业主体发展、强化投入和用地保障、加强科技人才支撑等方面,进一步完善配套措施,放大政策效应。关键词: 新型经营主体
聂 苏(安徽大学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对食物的要求由数量型转向质量型,并对农产品的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高品质农产品的生产与提供同样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而破解现实中的高品质农产品供给结构性难题的关键,必须也只能是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主体。
为强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关键性作用,建议进一步强化服务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制度建设。通过财政制度和金融制度创新,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问题,对于改进高品质农产品生产更具有现实意义。
进一步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组织化水平,将高品质农产品生产引入健康发展的良性轨道。高品质农产品的生产和供给离不开较高的农产品生产标准体系。就现实而言,农业生产联合社、家庭农场协会等组织的发展,不仅可以为相关标准体系的推广提供有力的组织支持,也可以大大降低相关标准体系的推广和实施成本,推动高品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并且降低相关惠农政策执行成本。
大力倡导绿色消费和健康消费理念,促进高品质农产品市场的有序发展。这不仅取决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努力,更需要政府、媒体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新闻推荐
本报讯9月7日,全省法院系统纪检监察工作座谈会在淮召开。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纪检组长董震出席会议,全省各市中院纪检组长参加。“四种形态”分别为第一种形态“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