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闻 合肥市 芜湖市 蚌埠市 淮南市 马鞍山市 淮北市 铜陵市 安庆市 黄山市 阜阳市 宿州市 滁州市 六安市 宣城市 池州市 亳州市
地方网 > 安徽 > 安徽新闻 > 正文

我的兄弟姊妹

来源:烟台晚报 2017-08-02 08:44   https://www.yybnet.net/

燕台石退休之前,我将父母留下的老照片,与翔彬侄子一起整理了一下,加上我们兄弟姊妹各家提供的照片,印制了一本《全家福影集》,遗憾的是,我们兄弟姊妹竟未有一张完整的合影。唯有一张照于1959年的全家福,除了缺少尚未出生的六弟外,是我们全家人数最齐的一张老照片。这促使我一定要写一篇文章,收录在我的回忆录中,将我们兄弟姊妹留此存照。

我出生的家庭,是一个极其普通的农民家庭。那个年代,还未曾开展计划生育,父母一共生育了我们兄弟姊妹七个,除了六弟生于1960年外,大都是上世纪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生人,大哥与二哥的生辰间隔时间最长,约为五年,其他孩子出生时间都是相隔两三年,如果依次排开照张相,那一定是一张饶有风趣的照片。按生辰时间的排序是:大姐珍华(1942),大哥冠华(1945),二哥志华(1950),三哥福华(1952),老四新华是我(1954),五弟继青(1957)和六弟永华(1960)。除了大姐是唯一的女性,没有妹妹,其余六个都是小子。父母一直想生一个妹妹,但未能如愿,这里按农村习惯统称兄弟姊妹,也算了却父母一个心愿吧。

我们家虽说有七个孩子,但在当时的农村,并不是孩子最多的家庭,那时一家有十个、八个孩子的不是个别。俗话说,骨肉情深,“打断骨头连着筋”。转眼间,我们兄弟姊妹已有大哥、大姐两位离我们而去,在世的也都过了知天命、花甲之年,不知从何时起,经常回忆起小时候的点点滴滴,回忆有关我的兄弟姊妹的事情来,那些往事就如珍藏多年的老酒,越品味越浓。我常常想起大姐对我无微不至的关心,大哥对我谆谆教诲的诚心,二哥、三哥对我时时牵挂的爱心,五弟、六弟对我尊重谦让的真心。真的是情义无价,尤以兄弟姊妹的情义为甚。

我们兄弟姊妹从小受父母家教、家规、家风的影响,不管本事大小,首先要做一个好人。其实什么是好人,父母并未教给我们一个明确的标准,但都体现在他们日常的一言一行中。父母讲要清清白白做人,做有益于社会的人,不能做违法乱纪的事,“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宁肯全家饿肚子、啃树皮、吃野菜,也不许去拿集体和别人的东西。父母讲要帮助别人,能帮别人比别人帮自己好,我们家里的东西,只要有人借,绝不藏着掖着,我们家的“大国防”牌自行车是村里最早的自行车之一,只要有人需要,打声招呼骑上就走。记得大哥做了套新衣服,平时舍不得穿,村里有个年轻人要去相亲,找大哥借穿,大哥二话没说就给那个人穿上。父母讲不许欺负人,更不许倚强凌弱、以大欺小、以多欺少。我们兄弟姊妹七个从来没有跟别人动手打架,更别说打群架欺负人了,但有人想欺负我们,也是不可能的,哥哥、姐姐会找他们的父母讲理去。我们兄弟姊妹这辈子虽然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我们确实做到了父母的要求,一生在努力做个好人。

俗话说,靠山山倒,靠水水流,靠个人本事吃饭最牢靠。我们兄弟姊妹都是农村说的那种本分人,没有显赫的家庭和社会背景,一生都靠个人打拼。大姐高小毕业参加工作,“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回乡务农,结婚后相夫教子。大哥高小毕业,就回家务农,他坚持自学,先是担任村里的农业技术员,后来受聘为中学教师,是我们家的楷模,我们常常以他为榜样教育子女。二哥和三哥错过读书的时机,虽然一辈子在农村,但不仅是村里数得着的种田能手,还是侍弄果园的行家,每年的苹果收入在村里都名列前茅。我“文革”后恢复高考步入大学,毕业后先是在党政机关工作,后来到高校任职,受聘为二级教授。五弟过继给大伯,远在安徽图书馆工作,靠自学获得本科文凭,担任中层领导职务。六弟高中毕业后被企业招工,当过工人、保管员,后来自己办公司,干得风生水起。自尊、自立、自强是我们兄弟姊妹的共同信条,勤奋、勤劳、勤俭是我们兄弟姊妹一生的追求。

虽然说一龙生九子,子子各不同,但是我们家的兄弟姊妹七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人人都热爱学习,这与我们小时候,父母的严格要求有直接关系。父亲在世时,最为推崇的格言是“诗书传家远,耕读继世长”。虽说农村可读的书有限,但我们兄弟姊妹变着法子几乎把村里可读的书借阅遍了。至今记得大哥、大姐在干活时,给我讲过他们看过的书里的故事。人虽然不一定非得有多高的文凭,但是能否刻苦学习是决定自己的一生能否幸福的关键。我们兄弟姊妹虽然由于种种原因,有的没有获得读书深造的机会,像我的哥哥姐姐那个年代,就由于家庭出身和海外关系,连读中学的资格也没有,但他们的好学精神传给了下一代,我们兄弟姊妹的子女除了个别特殊情况外,大都完成了学业,有的中专、专科、本科毕业,有的硕士、博士毕业。这在一个农民家庭是不多见的。

一个人不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过、奋斗过,成功与否都是值得赞赏的。父母告诉我们兄弟姊妹,知足常乐,随遇而安,平安是福。父母在世时,小时候希望我们都能吃饱穿暖;长大了希望我们都能读书识事明理,不当睁眼瞎;成人后能够走出农村,过上像城市人那样的生活。今天看来,父母的这些幸福愿望根本不算什么,但回首人生走过的道路,其实每一步都是不易的。貌似简单的幸福,往往充满了艰辛。在那个年代,一家子人吃饱穿暖尚且不易,何论其他。今天,我们兄弟姊妹的家庭虽然谈不上富裕,但起码可以做到衣食无忧,比起我们的童年时代几乎不可同日而语。我们建立了各自的家庭,所有的子女都读书、就业,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依靠自己辛勤的工作,拥有了自己的住宅,开上了自己的家庭轿车,现在又都有了下一代,可以说生活是一代更比一代强。但最重要的一点,童年的经历,使我们不论世事如何变化,大家都很淡然、满足。

一个家庭的基础,离不开和睦团结。父亲常讲,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一根筷子容易折,十根筷子抱成团。我们兄弟姐妹都是从那个贫穷艰难岁月走过来的人,我们之间的感情十分深厚。六人中最幸运的是我啦,上有哥姐,下有弟弟,美中不足缺少一个妹妹。我小时候有哥哥姐姐的精心呵护,有弟弟的朝夕相伴,我与他们相聚的时间最长,相会的时候最多,相处的感情最深,相互之间的往来也最紧密。至今我与每一个兄弟姊妹的家庭都保持着密切联系,包括现在姐姐和大哥不在了,我与他们的家人并没有中断来往。我始终认为,一个不讲感情的人,一个六亲不认的人,很难在社会上与他人相处,也很难做出成功的事业来。

我是老四,是兄弟姊妹的“半截腰”,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我和兄弟姊妹之间的感情,自然又与别人不同。有件事我至今记忆犹新。上世纪60年代,“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我们家里常常揭不开锅,那时我六七岁,五弟不到四岁,六弟两岁左右,我和五弟、六弟朝夕相处,嬉闹玩耍。五弟、六弟每天吃的最好,也不过是一碗高粱面稀饭,其他人只能吃米糠窝头、地瓜干咬着青萝卜,还要上山挖野菜搭配着吃。这年在安徽工作的大伯和伯母回到老家,看到家中生活十分困难,不知与父母是如何商议的,他们没有儿子,父母答应他们从我们三弟兄中任选一个带走,六弟太小,他们选中了五弟,我难过得不知如何是好,大伯和伯母要带走五弟,全家送他们走时,却怎么也找不到我了,我躲在厢房的门后哭泣,从心里不舍得五弟离开家。后来父母说,原本伯父伯母看中了我,但看到我大了已经记事,怕我想家而放弃了。

五弟远走高飞进城了,家里人都说是去享福了,剩下我们兄弟姊妹几个。童年日子虽然过得清苦,但我们兄弟姊妹是快乐的。我们穿着打满补丁的接罗衣裤,啃着窝窝头、地瓜干,每天放学后,大姐、大哥带着我们满山拾柴草、拔野菜、揽花生、刨地瓜,人跌倒了有人拉,东西多了有人背,谁敢欺负你,有一群兄弟在身后。但在我们心里,始终牵挂着五弟。五弟到大伯家里生活的确比我们家里好多了,1980年我上大学期间,受父母和全家的委托专程去看过远在安徽合肥的大伯、伯母和五弟,此时五弟已经完全成为大伯家里的一员。由于我们家庭条件限制,那是五弟走后十多年家人的第一次探望。五弟好多小时的事情都不记得了,但记得与家中弟兄玩耍的欢乐时光。回家后讲给父母听,父母也就放心了。五弟为大伯和伯母养老送终之后,我们兄弟联系得也越来越紧密了。

我们家的老房子位于村子中央,四周由胡同与街道相连,小时放学后,胡同里到处都是孩子,除了我们兄弟姊妹,还有村里邻居的孩子,每天都在一起嬉闹疯耍,欢声笑语不绝于耳。人生天地之间,真若白驹过隙。不知不觉间,大哥最早结婚了搬出老房子,姐姐后来出嫁了远走他乡,二哥、三哥也相继结婚分灶吃饭了,我毕业后分配在城市机关工作,不久也在外地结婚了。五弟远在安徽结婚生子,六弟几乎和我同时结婚。兄弟姊妹结婚后,一个接一个走出了昔日温暖热闹的家庭,各自成家立业。

父母在世时,每到节假日,就近的兄弟姊妹就会回家聚在一起,环绕在父母膝下,陪父母说说话,听父母唠唠嗑,给父母一些贴心温暖的安慰。我们兄弟之间,也会相互问候,关心彼此的工作、生活情况,享受血浓于水的亲情。特别每到春节,大年初一仍由大哥带队,一大帮人一起到村里亲朋好友家里拜年,感觉就像回到了童年时代。

父母去世后,家里老房子一度空无一人。前几年几个弟兄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将百年老宅进行了加固维修,让老三搬回老房子住,才使老房子延续了烟火。并相约兄弟姊妹可以随时回老家居住,但任何一人不得卖掉老房子,不得损坏里面任何东西,否则,非我柳氏子孙,祖荫不佑,兄弟共责。有一所老房子,可以让兄弟姊妹回老家有个落脚的地方,尤其是每年的清明节,我们兄弟几个回老家给父母和大哥扫墓,都会顺便到老宅看看,不忘生我养我的地方,就像刘和刚唱的《老房子》:“给爹娘磕个头,给祖先烧炷香”,找到兄弟姊妹当年的记忆角落。

今天的孩子恐怕大多难以体会我们这代人所经历的血脉相连的兄弟姊妹的感情。他们生活在观念全新的独生子女社会里,哥哥、姐姐、弟弟、妹妹这些亲切称呼,他们似乎已经用不上了,他们与他人建立起来的感情,我们这代人无法体会,亲情将被我们的后代赋予新的内容,这点,我们也是无法想象。值得庆幸的是,现在放开了二孩政策,我想兄弟姊妹的骨肉亲情也会回归到离开许久的社会中来了。

血浓于水,骨肉情深,一个人的生命,因为有兄弟姊妹,多了牵挂,少了冷漠;多了温暖,少了孤独;多了热闹,少了寂寞;多了关怀,少了孤寂。换言之,因为有了兄弟姊妹,一个人的生活也就多了一份绚丽灿烂的色彩;因为有了兄弟姊妹,一个人在关键时候就有了一个给你鼓励和拥抱的人。

亲爱的兄弟姊妹,当岁月老去了,当流星划过,不用伤悲,因为我们曾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请相信千百年后我们还会相会,当我们的目光再次相遇,我们彼此一定会记起前世的骨肉情缘,一定会听到那发自内心的怦然心动。

新闻推荐

向副处长奉上110万元 为6家民营医院“大开绿灯”

星报讯为了给公司旗下6家民营医院在办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升级医院资质方面打开“方便之门”,安徽某投资管理公司先后6次向省卫生厅医政处原副处长阮某送上110万元。昨日,记者获悉,近日,合肥市瑶...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我的兄弟姊妹)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