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蒋瑞蕊
对一个地区来讲,政务服务就是“软环境”。“软环境”的好坏,关系人心向背,关系经济发展。滁州市紧扣百姓与企业所需所求,打造优质发展环境。政务服务的“软实力”正在成为助推滁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硬性竞争力。
“硬标准”逼出来“软服务”
年7月,经过评估专家组的严苛考核,市政务服务中心以全省最高分获批“安徽省服务业标准化试点评估示范单位”。时隔一年,中心又被列为国家级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标准化,是滁州市政务服务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用“硬标准”衡量“软服务”,这项工作刚一开始,也是困难重重——涉及的部门多、事项多、环节多,一切都要摸着石头过河。为让办事者体验“无差别”政务服务,滁州市将“工业产品”的质量评价标准引入政务服务领域,科学设定出一整套标准化推进模式,用统一的“标尺”评判政务服务的优劣。
市政务服务中心制定了涵盖服务通用基础、服务保障、服务提供及服务评价与改进体系等诸多标准,其中仅服务提供标准就有项。大到操作规程,小到问候用语,甚至胸牌应该怎么佩戴,电脑、打印机应该如何摆放,都能在系统中找到对应的标准,实现了审批流程、审批服务、窗口建设和硬件建设标准化。
怎么做才能让老百姓跑得再少些?市政务服务中心不断对审批模式进行“技术改造”,推进部门审批事项向一个科室集中、行政审批科室向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力争让多项审批能在一个窗口“搞定”。中心还创造性地开展了上门服务、预约服务、双休日便民服务等“个性化”服务,搭建起惠及企业与百姓的“直通车”,在全国叫响了政务服务“滁州品牌”。
通过实施标准化建设,明确了服务提供过程中的操作内容、操作程序、操作实现和责任主体,使每一个行政审批事项都做到有法可依、有责可查、时限明确、服务规范。3年来,市政务服务中心累计办理审批服务事项近万件,累计收取税费逾亿元,未发生一起违规违纪现象。近3年,在全省统一组织的政务服务群众满意度测评中,滁州市平均群众满意度为.7%。
“放管服”激活“一池春水”
企业服务占据市政务服务的重要“版图”。
“现在办理营业执照只需两天时间,对企业来说真是省时省力省心。”拿到了全市颁发的第一张“五证合一”营业执照的华润新能源公司副总经理孙海峰如是说。“五证合一”体现了政府职能的转变,为企业开办和成长提供了更加便利化服务。
“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是指在整合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机构代码证“三证合一”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人社部门的社会保险登记证、统计部门的统计登记证,由工商部门核发一个营业执照的登记制度改革。
(下转第六版)
新闻推荐
关于滁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