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德宝
晨刊讯 刚走进黄山区乌石镇夏村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田间道路纵横交错,浸润稻田的水在田间沟渠静静流淌着,为来年的丰收做好准备。这一景象得益于该村农业综合开发暨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的建设实施。
近两年来,夏村村积极争取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的实施,投入1300万元,对村内集中连片的千余亩基本农田进行改造,累计实施修建田间道路6条达6600米,浆砌河道2条3200米,疏通田间灌溉渠2000米及排洪沟990米,新建桥梁14座。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的实施,全方面改善了夏村村田区的生产条件,农民可完全实现机械化操作,极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促进了增收,其中促进68户贫困户受益,占全村贫困户总数的74%。“项目实施后,我们的农田耕种可以完全机械化,不仅更加省力方便了,而且一亩能增产水稻200余斤,如果土地流转的话,每亩能提高200元的价格。”村民王世友说。
项目实施完成后,不仅给传统的水稻种植节约了成本,提高了土地产出率,而且给高效农业生产提供了环境和条件。在项目实施过的田区内,夏村村还积极争取黄山区农业委员会的支持和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技术研究所技术指导,进行109亩再生稻的示范种植,亩产可达850公斤,比传统水稻增产300—400公斤,给夏村村的百姓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为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打下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我们全市国土部门会尽最大力量用活用好土地政策,支持夏村村的脱贫攻坚,不仅要重视基础设施的改善,更要心系贫困户的脱贫,把脱贫攻坚与“两学一做”相结合,作为重点工作来抓。”黄山市国土资源局局长徐玉宝说。为了该村贫困户的尽快脱贫,黄山市国土资源局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党员结对帮扶贫困户”活动,由1名局领导带领3—4名党员认领1—2户贫困户,帮助贫困户进行产业发展,由“输血”转为“造血”式扶贫。一年来,黄山市国土系统结对认领帮扶贫困户40余户,通过精准帮扶,促进每户贫困户人均纯收入增加约600元,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由原来的每年不到万元一举达到8.5万元。
通过市国土局等帮扶单位的积极帮扶和协调,夏村村累计争取近500余万元的项目资金,改善电力、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促进贫困户增收,在全市110个贫困村中率先通过安徽省脱贫攻坚第三方评估组的评估验收及脱贫出列,摘掉“贫困帽”,并成功跻身于2016年度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建设。
新闻推荐
本报讯月日,淮南市不动产登记信息系统成功接入国土资源部信息平台,成为安徽省首个接入国土资源部信息平台的地市。自6月日正式启动不动产登记工作以来,目前淮南市已办理各类不动产统一登记业务余件...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