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30多年前曾从事的一项特殊运输任务,使我对中江桥有了不同于他人的感受。
上世纪80年代初,还不满20岁的我是安徽省皖江轮船公司的一名船员。当时我们的运输方式是,一条有动力的拖轮拉着10条没有动力的驳船长年航行在长江和青弋江等内河里,以运输黄砂、化肥之类的货物为主。我是拖轮上的一名轮机员,每天的工作是保证机器正常运转。
大约是1983年,我们船队回到芜湖港正在待命。一天,船长去了一趟公司后回到船上,说是有一个特殊运输任务,让大家准备一下。没有人跟我讲是运什么东西,我好奇地向轮机长打听,他也讲不清楚,只是笼统地讲,青弋江上在造桥,是运送桥上的东西。我依旧一脸疑惑。
第二天,我们的拖轮从公司码头(今吉和广场岸边)出发。原来拖挂的驳队并没有带上,拖轮独自开到四褐山附近,另外挂上了2条比较大的甲板驳。所谓甲板驳,就是没有装货舱,货物直接堆放在甲板上。水手们将2条甲板驳用钢丝缆绳紧紧地捆绑在一起,固定成一个整体大平台。拖着这个大平台,我们直接开到了裕溪口码头停靠下来。我更加疑惑了,不知要运的到底是什么东西。
过了一会儿,只见码头上的装卸工人将一些大枕木先放到甲板驳上摆放好,随后,岸上的吊机运来一个好大的水泥筑件,缓缓地放到甲板驳上。那家伙又大又沉,整体落到驳船上后,船体沉下去一大截。过一会儿又运来一个,并排放好。我一看那结构,顿时明白了:这不是桥上的横梁嘛!原来,中江桥上的横梁筑件是在裕溪口整体浇筑好后,再运送到施工现场的。
第一次运输这么大的大件,船长一脸的严肃,水手们也都绷紧了神经,小心翼翼地用钢绳将这两个大家伙固定好。我一看这架势,不敢怠慢,不停地到机舱里巡视,查看各项仪表是否正常,保证船舶动力充足。
起航了,船长亲自掌舵,对方来船还很远,船长就开始鸣笛提醒对方避让。平时的航行方式是拖拽,这次用的是顶推,便于观察前方的情况。在长江上航行一切都很顺利,但进入青弋江后遇到了麻烦,由于当时正值夏天,水位较高,而老中山桥又太矮,拖轮过不去。船长让一名水手赶紧爬到船顶上把桅杆放倒,这才勉强过了中山桥。那时的青弋江两岸没建防洪墙,只是一个大坝埂。船队进入青弋江时,引来好多市民站在大埂上看热闹。
终于到了施工现场,我们将驳船顶到桥梁施工人员要求的位置,经过一番忙碌,施工人员用大吊车将水泥筑件缓缓吊了起来。水泥筑件还悬在半空,我们就拖着驳船离开了现场,回到码头停靠下来。任务顺利完成,大家都很兴奋,开始有说有笑,好像刚刚打了一场胜仗似的。晚上吃饭时,几名船员蹲在甲板上用大碗喝起了白酒。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以后就变得简单了,复制前面的做法,差不多用了十来天时间,我们就将全部的横梁运输完毕。事后每人还发了点钱,也不知是奖励还是补助,记不清多少了,大概10块钱左右吧。反正那是我工作后第一次拿到工资以外的收入,特别开心。事后我还想,公司这么多拖轮,为啥偏偏选中我们呢?我猜测,可能原因有两个,一是我们这条拖轮船小马力大,过中山桥相对容易;二是我们的船长是有名的“船老大”,技术过硬。由此也可以看出,当时皖江轮船公司的领导对这项任务的重视。
运送桥梁的任务完成后,我们又换回原来的驳队,转入正常的运输中,再没机会接触中江桥。由于长年在水上航行,信息闭塞,中江桥什么时候通车的也不知道,桥的名字也是后来才知道的。但由于有了这次的特殊运输任务,我对中江桥便有了一份特殊的感情。在以后的几年里,我们的船队经常进入青弋江,到湾沚、红杨一带装载黄砂,每次船队从中江桥下通过,我都要昂起头盯着桥上的横梁多看几眼。
几年后我离开船队到了公司机关办公室,并买了第一辆自行车。为了练习骑车技术,我独自骑到中江桥上停下来,认认真真地看了这座桥。在当时,这可是芜湖最漂亮的桥了。再后来,我从中江桥上过来过去变得十分平常,但仍然会有意无意地多看上几眼。
30多年过去了,如今的青弋江上已经有了多座新建的大桥,无论造型还是气势都比中江桥更现代、更雄伟。现在,老的中江桥拆除在即,我的心情有点复杂,既有些不舍,也盼望新的中江桥早日建成,能成为芜湖的新景观。夏云来
新闻推荐
近日,安徽省人民政府下发了《安徽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其中明确安徽高考改革时间和改革主要内容。同时,对中小学、高中及高校的招生录取办法也提出要求。记者了解到,从2018年秋季入学...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