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华 郑意
曾经叛逆、厌倦,放弃高考。然而短暂的自由并没给他带来长久的快乐,打工生涯里能力有限,内心的触动和日渐燃起的读书渴望,使他最终放弃年近10万的收入,重新走入补习班,走进高考考场。
他叫伋祥,今年8月,25岁的他被滁州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录取,成为该校年龄最大的新生。
厌学,他拒绝高考放弃学业
9月3日,站在琅琊山脚下的大学校园里,面对迟来的、渴望已久的大学生活,伋祥感到从来没有过的轻松。
七年前,伋祥爱玩游戏,厌倦学习,任性乖张、桀骜不驯。整个高三的前半年,他都在游戏中度过。这样的他,毅然决然地放弃了2009年高考。
所有的人都感到不可思议,伋祥就读在安徽省重点中学宣城市第一中学,成绩处班级中游,获得过优秀团干、学校科技大赛一等奖等荣誉。
叛逆的他听不进父母的哀求、老师同学的劝说。“我那时候就觉得读书很没有意思,厌倦了,他们越是劝说,也就越烦越不想读……”
辍学后的一段时间,他终于过上了自己期望的生活——终日沉迷游戏,自由而潇洒。但当身边同学一个个到大学读书,谈论大学生活时,他突然又感到深深的失落。三年高中于他而言,仿佛一座坚固的牢笼,当他真的扇动翅膀,从这笼中飞出之后,他才发现,无所事事的生活不等于自由自在的人生。
每一个失眠夜里的辗转反侧,他都在问自己,“这真的是我想要的生活吗?”年少的他不愿承认,倔强不愿回头。他开始更加疯狂地用游戏伪装自己,逃避自己,断绝与外界的联系。
他连续三个月都不洗澡,甚至有时连续游戏几个通宵,把自己折磨得筋疲力尽,然后沉沉睡去。
老家的祖辈们都以为他中邪了,开始用一些迷信的方式为他驱鬼除魅。“只要身体没事,脑子不坏,就没事。”他的祖父劝说他心急如焚的父母。亲人们给了他最大的包容。
磨砺,他坚强选择从头再来
这样的彷徨持续了一年多,终日肆意游戏的伋祥熬不过身体的抵抗,终于告别网络,走向泳池锻炼身体。但他越来越自卑,把自己紧紧包裹起来,拒绝与外界交流。
2010年4月间,伋祥张口对父亲说想要工作。一直在等待着的父亲把他送进朋友创办的公司,他开始放弃学业后的工作。
初入社会的他还是什么都不懂,很多事情都要摸索着去做。开始时,他只是扶扶梯子,搬搬仪器,干干杂活。感觉一无用处的伋祥突然无比怀念起学校,但却没有勇气再去高考。
参加工作后的他开启了另一段学习——到安徽大学技能鉴定中心培训。2个月里,他用心去学习完成每一个技术步骤,在100个学员中,他以第一名的成绩顺利考到了安全防范系统安装维护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炼,,他熟练掌握了电子软件安装、企业系统维护、监控维修等等工作,并开始带领工人到各地安装维护。“有时候出差做工程,一住就是半个月”。
他知道他不能再放弃。五年里,他把所有甘苦都深埋在心底,遮掩在流淌的汗水里。
“工作了差不多五年,觉得这样的日子太平淡了,又想换种生活。”工作中,他时常觉得能力有限。他想考一些证书,但需要本科学历。尽管他的年收入已经达到了十万,但知识的匮乏总是让内心所思所想和实际呈现出来的结果有差距……这些都让他倍感失落。
与此同时,和老同学的联系也让他心里有所触动,高中同桌通过本硕博连读,已经在中科大攻读博士学位了。
这些苦恼和触动,就像是心里面的一只寄居兽,嗜血蚀骨不肯走。这一次,他下定决心,“我要去高考”。
不只是他自己,身边所有的朋友,都觉得这个决定让人匪夷所思,就如同对他当初放弃高考一样。放弃现有的规律生活,去参与另一个颇有风险的尝试,究竟值不值得?
父母家人给了他最大的鼓励。“我知道很难,但没有上大学,总是觉得缺失了什么。”勇敢的他坚定地认为,要靠努力去找回失去的另一部分人生。
蜕变,他挺拔成向上的姿势
2015年10月,他辞去工作,报名参加了高考补习班,从头开始学习高中所有的科目。多年未碰书本,大部分知识都已经遗忘,记忆力也大不如前。大容量的内容铺天盖地而来,让他措手不及。前几个月的时间,他每天只休息5个小时,每晚都重新整理一遍笔记。他将语文考试划定的古诗词抄了满满一大本,“自己抄一遍可以加深记忆力。”他每天都把化学课本从头到尾细读一遍,“有些知识点太琐碎了,不多看几遍记不住。”他也经常翻看外国杂志,“想更快提高英语成绩。”
临近高考的时候,伋祥有点动摇。“那时候做真题卷,怎么做成绩都不理想。”付出没有得到回报,伋祥心里很是难过,可已经努力了那么久,怎么可以轻易放弃呢?
看过了很多风景,他没有了当年坐在高三教室里的那份躁动和不安,内心只有坚定的梦想和宁静。
态度对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八个月的埋头苦读,他等到了迟来六年的大学通知书。
走进大学宿舍,从未有过集体宿舍生活的伋祥,感觉自己重新回到了18岁。18岁的那个伋祥,终于回来了。
伋祥开始理解自己的父母家人,每每想起自己的煎熬,就能感受他们的煎熬。“很愧对父母,让他们操碎了心。”在他自我封闭的那段日子,母亲一直陪他聊天,鼓励他坚持长跑锻炼毅力。
军训场上,伋祥跟着比自己还小的教官军训,与自己小六七岁的同学排队列、站军姿。行进在队伍里,伋祥并不出众,他故意挺直了身体,目光坚定,努力做好每一个动作,这是一个“老兵”历经岁月磨砺、繁华洗尽后的自我姿态。
新闻推荐
在中国共产党滁州市第六次代表大会闭幕式上的讲话 (2016年9月22日) 姚玉舟
各位代表、同志们:中国共产党滁州市第六次代表大会,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委换届指导组(换届风气督导组)的精心指导下,经过全体代表和同志们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就要胜利闭幕了。在此,我谨代...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