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720厂众多的能工巧匠当中,飞机机械装配、调试操作工张卫东,十分独特。过硬的操作技能、极强的质量意识、扎实的工作作风,乐于助人的爽快性格,使他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最美工匠”。
由于表现突出,张卫东多次被5720厂评为“特技能手”、“季度之星”、“岗位能手”、“质量标兵”等荣誉称号。2009年,他被评为空军装备部质量标兵;2010年,他被工厂评为杰出科技贡献奖;2008、2010年,他均被工厂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11年,他荣获安徽省“十大能工巧匠”和“五一劳动奖章”。2014年,他被授予芜湖市“首席技师”称号。2015年,“张卫东导管调试工作室”被命名为首批安徽省国防科技工业劳模创新工作室。
无惧困难 精益求精
飞机机械装配过程中,尾梁和发动机舱机械装配难度最大,也是最容易出质量问题的部位,一旦发生故障,将严重威胁飞行安全,而故障发生的一个主要诱因就是装配质量不高。
张卫东从部队退伍进厂不久,就跟尾梁较上了劲。“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从不服输的张卫东,通过勤学苦练,练就了扎实的操作技能,终于成为名副其实的管路装配专家。经张卫东摸索出的多种装配方法先后被总结后纳入到工艺规程作为装配标准。他凭借自己掌握的技能技巧,成为工厂的排故高手。
拿张卫东自己的话说:“只要工作仔细认真,不放过任何疑点,谁都是高手。”记得在跟随外方专家改装首批某型装备液压系统过程中,专家启封导管经吹洗后准备装机,但他仔细检查发现管壁上存有薄薄一层油膜,后经确认是凝固的油封油,导管必须进行清洗后才能装机。这一发现得到外方专家高度评价,并依此将清洗工作纳入改装工艺内容。
德艺兼求 臻于至善
工匠精神需要用实际行动去践行。张卫东坚守岗位、不断进取,始终将岗位当成事业不断去追求,并有所成就,不仅成为了管路装配专家,而且塑造了亮丽的质量品牌。
在某装备的安装过程中,张卫东发现连续2架装备左尾梁部位的钢管长度都短了约1毫米,如果就此装配、连接导管没有任何难度,但他没有轻易这样做,而是找来技术员与导管制造人员一起分析原因,更换了装机的导管。
1毫米,这个距离太微不足道了,如果工作不细心很难发现。就这短短的1毫米距离,一旦诱因成立,它造成的威胁对于飞机飞行安全来说却是致命的。严谨、细致的态度使张卫东的工作质量完美无瑕。
对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是“工匠精神”最好的体现。张卫东能够拥有对完美质量的执着精神,离不开他在长期实践中的不断摸索和工作经验的总结。为了改进装配质量,提高工作效率,他研制了“移动弯管机工装台”,该设备改善了原有导管校形条件的限制,使员工更加便于进行导管校形操作,同时缩短了导管弯制时间,扩大了导管适用范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他还首创的“导管装配无应力检查法”,有效解决了长期困扰的装配应力风险,该方法成为航空修理导管装配的一笔宝贵财富。
心传身授 团队成长
张卫东勤于思考,重视经验的总结及理论研究。他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查阅相关的技术标准,牵头进行厂级QC项目《导管安装质量控制》口袋书的编制,现已在生产装配中得到普遍应用,为操作人员导管装配防差错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为了使自己几十年总结的装配经验固化,让更多人得以分享,张卫东还撰写了《尾梁液压导管装配应力控制心得》等多篇论文,从理论的高度阐述了液压导管装配的技能技巧以及故障产生的原因分析,为导管装配人员尤其是新员工培训提供了理论基础。
张卫东在注重技能提升的同时,还重视技能的传承。在他的言传身教、耐心指导及精心培养下,先后十余名徒弟合格出师,每名徒弟都能在工作中独当一面,成为机械装配的生产骨干。
图片由5720厂提供。
饶剑 朱卫国
张卫东正在工作中
新闻推荐
9月4日,市民在芜湖市美术馆欣赏“试步于美”——贺靖研究生工作室汇报展。 &
9月4日,市民在芜湖市美术馆欣赏“试步于美”——贺靖研究生工作室汇报展。此次汇报展作品由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贺靖及其研究生工作室学员创作,展出37幅画作,分为油画、水粉画、...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