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赵原
“听到没有?警报响了!山洪要爆发了,泥石流要来了!快跑!”6月15日下午3点,一阵“呜呜”的防空警报声打破了小金县宅垄乡的宁静,家住马尔村的杨秀全随即和乡亲们一道,在乡干部、民兵和地质灾害监测员的组织下,朝着乡里的应急避灾点跑去。
其实,并没有所谓的山洪和泥石流,6月15日这一天,小金县艳阳高照,杨秀全一家和全乡的500名乡亲是在参加山洪地质灾害综合应急演练。同时参加演练的还有当地公安、消防、国土、卫生等各相关部门的300多名工作人员。演练中,通信保障、医疗救护车辆、大型工程机械等数十辆专业设备也投入其中。
从报告到响应,从疏散到救援,整个演练过程紧张而有序,一堂生动的“应急避险课”,在检验当地应急救援和保障能力的同时,也让当地群众从中获益良多。
20分钟到场,500人迅速转移
“根据前方的报告,宅垄乡四明沟极有可能爆发大的山洪泥石流灾害,决定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下午3点整,设在县政府会议室的演习指挥部内,总指挥刘和刚通过对讲机宣布山洪地质灾害综合应急演练正式开始。
随即,宅垄乡拉响防空警报,乡干部、民兵和地质灾害监测员敲响铜锣,奔走在各家各户之间,高声呼喊,迅速组织群众撤离。
在县城通往宅垄乡的道路上,应急指挥车、救护车、消防车,一辆辆救援车辆疾驰而过,奔赴灾害地点,仅仅20分钟救援力量便到达现场。
医疗卫生工作人员分为急救组和防疫组,一边模拟对受伤群众展开现场医疗救援,一边对“受灾区域”喷洒消毒液体;消防队员则携带专业工具,前往村民杨春红家展开“搜救”工作;路政、公安、红十字协会志愿者等一支支救援力量在现场各司其职,现场处置及时、科学,演练秩序井然。
“发出预警之后,不到十分钟时间我们就组织乡里参与演练的500名群众按标注的紧急避难线路有序撤离,同时挨家挨户搜寻未撤离村民。”宅垄乡乡长高祖林告诉记者,2012年,乡里的四明沟曾发生过重大泥石流灾害,学校、民房、田地等大面积受损,直接经济损失达3000万元。作为小金县地质灾害隐患点最多的乡镇之一,宅垄乡也经常组织演练、向群众发放应急避险明白卡,为的就是提高大家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灾害的能力。
提升实战能力,为群众筑起“安全墙”
下午3点40分,在距离宅垄乡乡政府一公里外的安置点,民政部门已经搭建起了临时救灾帐篷,并向聚集在这里的群众分发食物和水。
而在安置点的另一边,医疗保障帐篷内医护人员正在为当地村民提供医疗服务。“演练不仅仅是要熟悉整个应急流程,更要用实战的心态来对待。”小金县疾控中心主任张琴表示,演练就是为了实战,在演练中做到从容应对才能在灾害发生时为群众撑起一片天。
今年,小金县各个乡镇地质灾害监测点的工作人员都收到了新发放的应急电话。通过这部电话,监测员能在第一时间将情况向乡镇党委、政府报告,大大缩短了应急反应时间。与此同时,为有效防灾减灾,今年小金县还完成了县域内37处受损河道应急排危工程,并不断完善自动雨量监测站、四要素移动气象站等预警系统设施建设,为全县做好应急响应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下午4点,历时一个小时的泥石流地质灾害综合应急演练结束了。在这个过程中,真实模拟了在发生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情况下的险情信息报送、调查会商、响应决策、应急处置等全部处置过程。既检验了全县各类专业应急救援和保障队伍,又增强了当地各级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应急联动方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响应及时的应急救援调度指挥系统、反应迅速的各类应急队伍,在提升当地地质灾害处置能力的同时,也让当地群众在面临困境时有了“定心丸”。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赵原)今年进入汛期以来,为及时、有序、高效地做好突发性山洪泥石流灾害的防范与处置工作,提前防范,多措并举,为防汛度汛提供坚强保障。目前,全县拥有自动雨量监测站13个、视频监测站7个、应...
小金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小金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