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宋义权
“雪皑皑,夜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练不怕难,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这是一首耳熟能详的歌曲,是激励着几代中国人奋发向上的歌曲,它是对长征精神的赞颂。长征精神是革命先辈为后人留下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艰苦奋斗、勇往直前、团结协作的长征精神紧扣着时代脉搏一起律动,将永远奏响出时代的最强音。
而我们当代人对长征的了解和认识大都来自于影像和文字。这必定是一种缺憾。“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泽东主席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雄伟气魄,为我们勾勒出当年的长征景象。然而诗歌毕竟是诗歌,多了些浪漫与豪情。相信很多人都在思索,当年的长征到底有着怎样的艰辛?为了能够了解和感受长征的艰辛,我们带着景仰、揣着虔诚、踏着坚定,来到了当年红军经过的地方,找寻先辈们的足迹。我们唱红军歌、吃红军饭、走红军路,在怀念与体验中感受真正的红军精神。
沿着崎岖而狭窄的山路,经过几个小时的艰难跋涉,终于翻过了高高的巴郎山(海拔5040米)。冒着酷暑,我们继续沿着山路前行,在当地藏族老乡的指引下,我们来到了夹金山下。夹金山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南部,当地流传着一首民谣:“夹金山,夹金山,鸟儿飞不过,人不攀。要想越过夹金山,除非神仙到人间!”这就是对此恶劣环境的真实写照。夹金山是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徒步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1935年6月12日,红一方面军一军团2师4团,克服千难万险,终于从夹金山南麓的硗碛乡成功翻越夹金山,与正在执行任务的红二十五师七十四团的一部,在达维乡会师,为实现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四方面军两大红军主力的胜利会师奠定了基础。我们站在会师纪念碑前,脚下踏着当年红军走过的道路,望着高高的夹金山,使我不禁联想起电影当中红军爬雪山的英雄形象。之后,我又参观了两河口会议旧址、懋功会师纪念碑、三关桥红军碑刻、红军住过的老屋及金川老街(有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驻留金川时建立大金省委以及途中成立的唯一少数民族地区中央政府——格勒得沙中央政府留下的众多革命文物)等红军经过的地方,在两河口会议旧址展厅内,我们站在牺牲的红军名录前沉思......。
经过几天的奔波,我们又来到了红原(周总理命名,取红军经过的大草原之意)和若尔盖大草原,这里是红军长征走过的地方,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不少红军战士在此献出了年轻的生命,留下了他们的铮铮铁骨,长眠于草地。在这里,我们参观了坐落在班佑村的由迟浩田将军题写碑名的“胜利曙光”纪念群雕、巴西会议旧址、七根火柴故事的发生地、红军战士过草地雕像、金色的鱼钩等极富教育意义的地方。通过参观,使我们更加了解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在参观途中,我们还到沼泽地中进行了短暂的行走,亲身体会到了行走的艰难,走在长满小草的忽忽悠悠的泥土之上,不时有水冒出。当年的红军战士就是踏着这样的沼泽地,冒着随时死亡的危险,走完了长征路。我们感悟到红军精神是:“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团结一心、艰苦奋斗、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牺牲一切!”我们的红军就是靠着这股强韧的精神在艰难险阻之前、生死存亡之际,百折不挠,勇往直前,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人间奇迹,建立了新中国。这是怎样一种荡气回肠的气魄啊!
长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我们不会忘记,永远不会忘记,《金色的鱼钩》中的炊事班长,《七根火柴》中的红军战士——那一串串光辉的名字,一幕幕感人的事迹,和红军战士那种为了他人不惜牺牲自己的精神,他们的形象是我们心中一座座不朽的丰碑,他们的精神在我们心中永远放射着光芒。
新闻推荐
本报讯(魏元玲李庆峰)2014年,小金县主动服务企业发展,通过升级壮大工业经济,打造生态工业经济“升级版”,前三季度工业实现增加值28276万元。成阿工业园区入驻企业投产4户,其余6户正在调试设备。立业公...
小金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小金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