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新闻 马尔康新闻 金川新闻 小金新闻 阿坝县新闻 若尔盖新闻 红原新闻 壤塘新闻 汶川新闻 理县新闻 茂县新闻 松潘新闻 九寨沟新闻 黑水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阿坝州 > 汶川新闻 > 正文

守护生命 奉献大爱 ——记可爱的白衣天使

来源:眉山日报 2018-05-14 07:43   https://www.yybnet.net/

兰燕推瘫痪老人做理疗。孙元林为病人做检查。张慧英教新同事使用洗胃机。黄艳婷擦拭无影灯。

本报记者 梁昊 见习记者 杨璐茜 文/图

医院咨询台前,两个值班护士正在耐心地回答病人的问题;门诊室外,有“白衣天使”正搀扶老年患者拿药、开单;手术室里,身着绿衣的助理护士正和主刀医师默契配合,递手术刀、止血钳……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这一天,护士们仍旧忙碌在各自的岗位,无暇过节,病人需要他们照顾,生命需要他们守护。这些奋战在一线的白衣天使,传承着南丁格尔的精神与意志,用行动谱写爱的赞歌。

兰燕

护理小能手 为健康护航

兰燕是一名“90后”护士,看着年轻却经验丰富。

“初入临床实习时,心中充瞒了激动和紧张,也有十足的干劲和无数的好奇。第一次为患者输液时,太过紧张,静脉穿刺失败,那时候心中充满了愧疚和难过,还偷偷在办公室掉眼泪。”工作5年来,她在医院的各个科室都待过半年以上,如今已是康复科的一名护理小能手。

铺床、打针、输液、理疗……每天无数次往返于康复科的病房和护士站之间,兰燕的工作繁重而枯燥。尽管如此,有时还得不到病人及家属的理解。“可是我们又很容易满足,因为每当看到患者康复后的笑脸,听到他们简单的一句感谢,心中就会充满骄傲和自豪。”

在康复科待久了,很多病人和兰燕成了朋友,有的经过其悉心理疗康复出院,其中不少病例令她记忆深刻。

去年,一名40岁的病人因不明原因发烧致瘫住进了兰燕所在的康复科。本该是意气风发的年龄,又是家中的顶梁柱,却突然瘫痪在床,其下半身完全失去知觉,连大小便都不能自理。身体上突如其来的变故给病人心理打击非常大,情绪低落。兰燕和同事一起,对这位病人特别关照,鼓励安慰、悉心照料,通过每日针灸理疗和专业的肢体训练指导,病人的腿渐渐有了知觉。“这位患者也重新燃起了希望,开始积极配合,每天都让他通过理疗进步一点,慢慢做到能自主翻身、站立。”几个月后,在兰燕及同事的悉心护理下,这位病人终于能自己行走了。“当他恢复正常生活自理能力出院那一天,我们护理人员都赶到特别有成就感。”兰燕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这句话完美的诠释了康复科的治疗宗旨,因为她每天面对的是一群特殊的病患。他们有的半身瘫痪,有的连最基本的自理能力都没有,而复健又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预期的治疗效果不会很快地显现,不少人在这一过程中会产生悲观、甚至绝望的情绪,而这些负面情绪从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病人的治疗效果,因此兰燕和她的同事们不仅要护理病人的身体,更要陪伴、疏导,用心“治人”。

“护理工作没有轰轰烈烈的辉煌,都是些简单、平凡甚至乏味的过程,但是只有兢兢业业地做好这些工作,才能更好地护卫健康,挽救生命。”兰燕说。

孙元林

勤学苦练 忠于职守

男护士孙元林在护士群体里很是显眼。从事护士工作7年来,他已习惯了病人异样的眼光。“我每次接收一位新病患,就会遭到质疑,病人会问我到底是不是护士,护士不都是女的吗?我已经习惯去解释我的职业。”

“我原本以为护士就是静脉穿刺、量血压、测体温这些协助医生服务病人的事,可事实上不仅需要做以上这些基础护理,还需要给大小便失禁的病人擦洗,给大出血的病人止血,打扫病房、整理病床、写护理报告等等,非常琐碎和辛苦。”原本以为护士是女孩子的职业,很轻松,哪知道一上岗就被工作给了一个“下马威”,孙元林感到了工作的挑战,更激起了内心的斗志。“这么苦累的工作,女孩子都能做好,我只要下定心一定也能做好。”

“我刚实习没多久就被调到了儿科,儿科科室是个要求完美的地方,来看病的小孩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本来输液、打针已经让家长心疼不已,若是再出半点差错,肯定会挨一顿结实的骂。”儿科病房有一个7岁的小女孩,孩子很小就患有肾炎,需要定期到医院做检查,严重的时候还需要做透析。孙元林在给其导尿时,一开始就被家长拒绝了,家长认为一个男护士粗心大意,下手没个轻重,怎么做得好导尿呢?所以第一时间要求换人,可当时正是就医高峰,医生、护士个个忙得脚不着地,没有女护士能替换,孙元林硬着头皮上了,开始给孩子导尿。可家长严厉的目光让孙元林紧张不已,原本就有些复杂的导尿过程,再加上心里紧张,过程进展不是很顺利,孩子几度痛得流泪,家长见状,心里怒火中烧,开始不停地用言语讽刺孙元林。孙元林心里很是委屈,看着孩子痛苦,他眼中渐渐泛起了泪花,可这时,孩子伸出小小的手抓住了孙元林的手,轻轻地说了声:“叔叔,我没事,我不疼,你别难过。”就是这简单的一句话,孙元林至今仍满怀感动,也正基于此勤练技艺,渐渐得到病人的肯定和感激。

当年听从于父母的安排而就读了护理专业,如今孙元林经过勤学苦练,不仅熟练地掌握了各种技能,更爱上了自己的这份职业。孙元林说,护士不仅是护士,还扮演着医生甚至护工的角色。

张慧英

护理一线 22年坚守

“在洗胃时,一定要看液量平衡灯是否呈现亮灯状态,只有灯亮状态才能保证进胃、出胃的液体是平衡的。如果灯不亮,则有可能是因为出现了胃管堵塞现象,会非常危险。”5月11日,记者在医院急诊科见到张慧英时,她正在教新来的护士洗胃机的操作方法。

2018年张慧英担任急救小组组长,制定了培训计划和小组制度,对全院护理骨干进行培训。“急诊科的发展需要以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服务态度为病人提供优质护理。”如今在急诊科护士长的职位上,张慧英除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外,还积极帮助他人,力争提高全科护士的整体素质。

“急诊科危重病人多,病人病情变化快,抢救的最初几分钟是抢救是否能成功的关键,急诊科医护人员随时都在与时间赛跑。”在急诊科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张慧英和同事们一直在用行动诠释“时间就是生命”。从事临床护理工作22年来,张慧英先后在内、外、妇产、急诊科工作,经过多年护理工作实践,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作为急诊科护士长,张慧英一直冲在最前线,在工作中始终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良好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做好示范带头。

2008年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汶川大地震发生。当天,张慧英听说灾情后立即加入了医院紧急成立的救灾科,参与救灾工作。由于受灾群众较多,张慧英和同事们全天战斗在工作岗位上,给伤病员无微不至的关怀,几乎没有合过眼。

2013年的一天中午,一个紧急的呼救声突然从医院大门传入,一位口唇及颜面青紫的患者在家属的搀扶下缓慢挪步。张慧英立即冲上前检查,只见她耷拉着头、四肢乏力。经过细心检查,张慧英识别患者为气道梗阻,立即为其开放气道,置入口咽通气管,并以呼吸球囊辅助呼吸,快速建立起静脉通道。随后,又通知麻醉科行气管插管。经过1小时的全力抢救,患者终于得救。由于抢救及时,患者恢复良好。当看到她康复出院时,张慧英心中无比喜悦,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我热爱我的工作,并一直为我热爱的护理事业努力奋斗着。”22年的护士生涯,见证了张慧英的荣誉和成绩,也见证了她从护理新手到老手的蜕变,她用爱心和责任感担负起了维系患者生命与健康的神圣使命。

黄艳婷

无影灯下 奉献青春

5月10日上午7点半,黄艳婷早早来到手术室接班。剖腹产手术、胫骨骨折手术、桡骨骨折手术……三台接连不断的手术做下来,已经是1点半了。“对于我们来说,1点过甚至2点过下手术台吃午饭太正常了。”黄艳婷说,“作为一名手术室护士,我们会为了配合手术连续站立十几个小时,会为了抢救病人弄得满身血污,也常常会因劳累而虚脱甚至晕倒。”

高强度的工作,不同于常人的作息时间,并没有让黄艳婷退却。她从不抱怨,而是坚守在一方小小的手术台前承担着手术室护士的工作与责任,在无影灯下一站就是5年。

2013年,带着青春的梦想和对救死扶伤的美好憧憬,黄艳婷成为了一名手术室护士。5年的工作时间,黄艳婷深深地感受到了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平凡而伟大、艰辛而快乐。

有一次凌晨2点,黄艳婷所在的手术室来了一个颈动脉破裂大出血的中学生。接到病人后,黄艳婷和当班的医生护士立刻做好准备工作,与此同时,在家待命的二线班医护人员也在最短时间赶到了医院。那是该医院手术室的第一例颈动脉破裂大出血的抢救。麻醉、摆体位、消毒、止血、输血……每一个步骤都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每一名医护人员都沉着而冷静。随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病人的血压慢慢回升,监护器里面心率的跳动声逐渐变得规律而响亮。到凌晨5点,病人平稳度过危险期,在场的医护人员仿佛忘记了劳累,忘记了饥饿,忘记了时间,鼓励病人好好休养。

黄艳婷说,自己成为手术室护士的初衷就是要为患者解除病痛,与死神抗争,夺回每一个垂危的生命。“我最自豪的时刻就是当手术顺利完成、病人得救的时候,当看着病人愁眉舒展、家属心怀感激,我都会感到无比自豪和快乐,体会着这平凡工作中的不平凡。”

然而手术室的抢救也并非一帆风顺。就在不久前,黄艳婷和同事们接到了一个抢救重症监护室大出血病人的任务,该病人在被送入手术室前就已经出现了几次大出血。手术过程中,有人一直举着双手挤压输液袋,有人眼睛一眨不眨盯着监护仪,有人争分夺秒寻找出血点,有人沿着8层楼梯跑上跑下取血……所有人都在拼尽全力挽回病人的生命。可是最终却回天乏术。病人被宣布死亡的那一刻,所有人都沉默了,疲惫、无奈、失望、沮丧,所有情绪刹那间袭上心头。“我们尽了全力抢救,可是还是失败了,能怎么办呢?只能振奋精神全身心投入到下一次手术中。”

手术室护理工作是在无影灯下站立的长期事业。四方手术间,三尺手术台,是黄艳婷尽洒汗水和奉献青春的舞台。在这里,她和同事们将一齐谱写出一曲曲无影灯下的赞歌。

新闻推荐

广场防灾减灾宣传 提升自救互救能力

本报讯(记者唐甜/文张力/图)5月12日是第十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当天上午,2018年南充市防灾减灾暨纪念汶川地震十周年宣传活动在市北湖公园广场举行。此次主题为“行动起来,减轻身边的灾害风险...

汶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汶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守护生命 奉献大爱 ——记可爱的白衣天使)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