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5月12日电(记者叶昊鸣张海磊)记者12日从汶川地震十周年国际研讨会暨第四届大陆地震国际研讨会上了解到,通过对我国首颗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传回的数据进行分析,将为地震监测研究提供一定科学依据。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在发生大的地震前,地球磁场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张衡一号\’通过监测地球电磁场的变化,进而为地震监测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中国地壳应力研究所总工程师申旭辉说。
使用卫星进行监测有哪些好处?据国家航天局系统工程司副司长赵坚表示,与以往地面观测站监测相比,卫星“站得高”,“看得远”,可以对全球进行动态的观测,是目前最现代化的工作手段。
?据赵坚介绍,由于卫星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还将承担提供重要信息保障和支持的任务。“我国已发射多颗通讯卫星,可以在地面被损毁的情况下撑起灾区生命线的沟通,目前我国已经自主研制出可以在重大灾害发生时进行沟通的地震手机,将极大提升救援效率。”赵坚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张红霞徐中成5月12日,汶川县映秀镇渔子溪村来了不少游客。从天津回来的志愿者贺炯带着相机四处拍着照片。10年前,他作为志愿者,震后第5天来到渔子溪村帮助救灾。后来每年他都要和伙伴...
汶川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汶川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