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14名“地震宝宝”集体过生切蛋糕。
华西都市报讯(刘晓东记者刘虎)“生日快乐!”5月12日上午,绵阳市妇幼保健院广场上,随着生日祝福歌的响起,14个“地震宝宝”一起切下生日大蛋糕,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据了解,这14个小朋友都是十年前的5月12日出生,对经历地震磨难的人们来说,这意味着震后新的生活,新的希望。
12日上午9时,在绵阳市妇幼保健院举行的“5·12”国际护士节暨汶川地震灾后十周年纪念活动上,14个地震宝宝收到医院赠送的纪念礼物,一起切下写着“新生命新希望”的蛋糕并许愿,共同度过了十周岁生日。随后,这些地震宝宝围成一圈,一起比划着感恩的心形手势。
十年前的5月12日,这14个地震宝宝降生。对经历地震磨难的人们来说,新生命的降生,意味着震后新生活的到来。十年过去,地震宝宝们正在健康成长。
地震宝宝王一锡现在火炬实小读三年级,母亲文芳回忆,儿子5月12日中午出生,正是地震前不久,当时还被抱在护士怀里。
“地震来时,我的意识是清醒的,但身体不能动,丈夫急忙去找担架,却一时没找到,多亏了六位护士冒着余震的风险,把我连着床垫从六楼抬到广场上。”随后,文芳和宝宝得到了妥善安置,“我老家是平武的,父亲也是三天后才联系上,他当时从平武走了一天赶到绵阳。”
文芳说,她非常感谢绵阳市妇幼保健院的医护人员。“今天正好也是护士节,带孩子过来就是让他来感恩,让他对当年帮助我们的护士说一声谢谢。”
另一名地震宝宝周梓希的妈妈告诉记者,宝宝出生在“5·12”地震后,当时她来到市妇幼保健院,医护人员还以为她是灾区伤员,紧急上前救治,一问才知道她是即将生产的孕产妇。随后在不断的余震中,医院把她送到绵阳火车站广场的帐篷里待产。“孩子就是在帐篷里出生的,不足月早产,生下来才4斤多。”
“每当经过绵阳火车站广场,我都会告诉孩子,你就是在这里生的。”周梓希的妈妈说,现在孩子能健康地成长,离不开当年医护人员的帮助,“带孩子来这里,也是接受最好的教育。”
新闻推荐
四川省统计局发布“5·12”汶川特大地震10年重灾区经济发展报告显示,2009年至2017年,包括汶川、北川、绵竹、什邡在内的10个极重灾区年均增长13.1%,比全省高2.1个百分点。在灾后重建取得伟大胜利的...
汶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汶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