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新闻 马尔康新闻 金川新闻 小金新闻 阿坝县新闻 若尔盖新闻 红原新闻 壤塘新闻 汶川新闻 理县新闻 茂县新闻 松潘新闻 九寨沟新闻 黑水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阿坝州 > 汶川新闻 > 正文

急诊科里的生命守护

来源:汉中日报 2018-05-11 10:50   https://www.yybnet.net/

魏华正在和同事进行现场救护。魏华 供图

本报记者 朱媛媛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永远不知道下一个病人会是什么情况,永远不知道下一次抢救会有多困难,在急诊科,这些永远都是未知数。“5·12”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十年,记者走进3201医院,采访“2008年全市抗震救灾先进个人”——急诊科护士长魏华,听她讲述忙碌又紧张的“急诊节奏”故事。

今年44岁的魏华从事医护工作27年,在急诊科担任护士长已有11年。谈起十年前的那场重大自然灾害,她感慨地说:“那天是最难忘的一个护士节。”

2008年5月12日,3201医院正在举行“国际护士节”庆典,14时28分地动山摇,7楼的大会议室也晃动起来,刚进入急诊科工作1年的魏华迅速反应过来,是地震了。

当时的急诊科隔着马路在医院对面,由几间平房组成。想着病房里住着的重危病人,她迅速下楼一边组织疏散患者,一边大声喊道:“大家保持镇定,赶快把患者转到外面。”当把所有病人安置妥当后,她带头进入病区搬出所有抢救仪器、治疗用物、病人生活用品等。并组织护士迅速布局治疗区、急诊病人接待站。期间已有几批受灾伤员送来,她有条不紊地组织接诊、抢救、治疗,同时一遍遍做好患者、家属的魏华供图安抚工作。忙碌的她已然忘记了7岁的孩子尚在学校,晚上家人来看望她,满头大汗的魏华一声报歉后又投入紧张的工作。

处于防震安全考虑,住院大楼被封锁后,重危病人暂时都被集中到了急诊科,科室任务量倍增,作为护士长,她几乎24小时都在工作岗位。“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面对大灾,我们每一个医护人员都有责任迎难而上。只要我们在,就不会丢下一个病人。”这是在抗震救灾时期,她对全科护士叮嘱最多的话。她不仅这样说,更用自己的行动做好标杆。

她竭尽全力改善住院条件,为病人和医护人员配备各种消暑、生活物品;将家中的电风扇搬到病人帐篷,不厌其烦地为无人照料的病人送水打饭;每天带领护士们反复给帐篷医院消毒,在她的坚持下,这期间所有的换药、清创病人无一例伤口感染……

谈起当年的荣誉,她平静地说:“作为一名党员,作为一名护士,我仅仅是做了我应做的事情,光荣属于医院这个大家庭,属于急诊科这个大团队。”

急诊科急救质量直接体现了一所医院的综合水平和文明程度,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危,在这个科室里工作,医护人员不仅辛苦,还责任与压力并重。对此,11年的急诊生涯魏华不曾有丝毫懈怠,工作中的每个细节都要严格要求。工作之余注重学习不断提升专业素养,确保医护服务质量。在她的影响和带动下,急诊科各项医护工作有条不紊,也先后获得许多荣誉,今年还被评为省级优质护理服务先进集体。

新闻推荐

2018,再还人间一个锦绣巴蜀

5月9日,"安康家园"公益项目10周年纪念活动参与者在四川成都合影。新华社发(陈维松摄)在四川省北川新县城内,羌族妇女们在绣制羌绣产品(5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薛玉斌摄□新华社记者谢佼汶川特大地震十周...

汶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汶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急诊科里的生命守护)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