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江林
温暖的阳光斜射在汶川县雁门乡小学的操场上。跑道上,9岁的羌族学生小雷正在折返跑,尽管气喘吁吁,他依然坚持,在他身旁,还有一位为他鼓劲加油的支教教师。这位教师名叫雍杰,来自顺庆区。
1年多来,顺庆区共派出25名教师来到汶川县,在该县11所学校支教,在提升当地学生素质和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同时,为顺庆和汶川两地教育交流合作搭起了桥梁。11月1日,记者来到汶川县,听顺庆老师讲述他们的支教故事。
A 学生考了39分 家长却感激不尽
雍杰今年42岁。今年3月,她从顺庆区来到汶川县,在该县雁门乡小学担任一个班级的班主任。短短3个多月时间,班上学生的语文成绩平均提高了14分。
“孩子知识基础差,学习习惯不好。”雍杰介绍说,任教超过20年,她接触过很多学生,但这次支教遇到的孩子的情况,还是平生第一次见。
由于地理位置偏僻,文化程度相对落后,加之家庭教育没有跟上,很多学生成绩较差。小雷就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例子。
“从学前班到小学2年级上期,小雷的数学成绩最低得过0.5分,语文成绩从来没有超过19分。”雍杰回忆说,班上有26名学生,只有1名是汉族。到学校后,她用了一周时间,对所有学生家庭情况进行了摸底,发现家长对教育普遍重视不够,孩子对学习没有兴趣。而小雷的情形最为严重。“语文方面,他不认识很多字;数学方面,他只会写大于、小于和等于。”雍杰注意到,小雷平时穿着邋遢,上课打瞌睡。他的父亲平时忙着做生意,很少过问孩子的学习。班上的同学也很少跟他玩,孩子性格比较孤僻。
找准了问题,得对症施治。雍杰把小雷的座位调换到第一排,并与小雷的父亲取得联系,邀请他到学校陪孩子上一周课。同时,她还大胆地来了一次鼓励教育:“别人做对一道题给1分,你做对一道题能得10分。”
渐渐地,小雷变了,衣着干净了,上课不打瞌睡了,成绩有所提升了,孩子脸上渐渐有了笑容。今年7月期末考试,小雷的语文考了39分。而全班的语文平均成绩也从上学期的78分提升到了92.8分,在全县同类学校中排名第一。
“这么多年,娃娃第一次考这么高的分数,谢谢雍老师!”小雷的父亲表示,他以后会加强家庭教育,让孩子好好学习。
雁门乡小学校长苏强告诉记者,雍杰在支教期间,不仅大幅提升了所在班级学生的成绩,还多次在校内上示范课,并在今年9月牵头举办了汉字书写大赛和听写大赛,对于雁门乡小学整体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
汶川县气候干燥,紫外线非常强,雍杰支教不久就黑了很多,脸上还长了一些斑点,远在南充的丈夫和孩子戏称她为“黑娃”。但她不以为然:“晒黑了,长斑了,我都不在乎。重要的是能把工作干好,对得起支教老师这个称谓。”
B 离开2岁的孩子 当上14名学生的“小妈妈”
“小妈妈!”汶川县银杏小学11岁的高雅捷从教学楼里一阵风似的冲出来,紧紧地抱住刚从县城回来的“小妈妈”———来自顺庆区芦溪中学的支教老师张红。
其实高雅捷认识张红只有2个月。
张红是今年9月到银杏小学支教的教师。今年34岁的她,孩子才刚刚2岁。张红说:“她一直有一个愿望,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去支教。”2016年9月,顺庆区组织第一批教师到汶川支教,她便报了名,但最终落选。张红没有放弃,再次向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终于在今年圆了梦。
“虽然不舍,但也只能全力支持她。”明知妻子这一去对家庭和孩子会有一些影响,但丈夫王臻理解妻子的志向,甘愿给她当“后盾”。
“刚到时很不适应。”尽管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但支教的艰难还是超出了张红的预期。除气候和饮食外,行路难是最大的考验。银杏乡到映秀镇约5公里,由于之前发生过山体滑坡,过境国道部分路段垮塌,每周只有两趟班车往返两地接送学生,出行不便。记者驱车跟随张红从映秀镇到银杏乡的途中发现,路面大坑小洞,载重货车川流不息,卷起漫天尘土。路的一边是湍急的河水,另一边则是巨石密布的高山。一路停停走走,5公里的路足足花了半个多小时。“听说有一位老师骑着摩托车载着爱人,被山上的落石击中,两人都遇难了。”张红说。
银杏小学建在绝壁间一块狭小的平地上。见到张红,孩子们飞也似的跑过来,紧紧抱住她,师生的脸上都笑开了花。
“孩子们很淳朴,我很喜欢他们。”张红介绍说,支教时间虽然不长,但她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对待。在银杏小学,张红教5年级数学,班上只有14名学生。由于孩子们吃住在学校,除了上课,她还要照顾孩子们的饮食起居,她的寝室便成了孩子们经常“光顾”的地方。两个月时间,她已经跟孩子们打成了一片。“孩子们都叫我‘小妈妈\’。”张红自豪地说。
张红的寝室在2楼,是一间学生宿舍,隔成了前后两间。前面是客厅兼卧室,只有一张高低床和一块木板搭起的作业台。后面是厨房和卫生间,没有热水器,卫生间墙上挂着一个铁皮桶,这是“淋浴器”。由于铁皮桶容量有限,每次洗澡得非常节约。“学校已经对我很照顾了,很多支教老师住的寝室都没有卫生间。”张红说。“我要当好孩子们的‘小妈妈\’,把工作做到最好。”
新闻推荐
北川羌族自治县人大代表龙廷泉——听民声解民忧 一心为民办实事
□王剑春杨超本报记者文宇张霂语近日,北川羌族自治县人大代表龙廷泉来到羌乡民品农贸市场了解市场管理情况,不少商贩和居民都主动跟他打招呼。因为很多人都知道,正是在龙廷泉等人大代表的联名建议下...
汶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汶川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