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新闻 马尔康新闻 金川新闻 小金新闻 阿坝县新闻 若尔盖新闻 红原新闻 壤塘新闻 汶川新闻 理县新闻 茂县新闻 松潘新闻 九寨沟新闻 黑水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阿坝州 > 汶川新闻 > 正文

脱贫攻坚在路上 ——省政协“我为扶贫攻坚做件事”工作推进片区会现场考察侧记

来源:四川政协报 2017-07-27 15:00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省政协“我为扶贫攻坚做件事”工作推进片区会现场考察侧记

□张异同 本报记者 王天雨 张聪

7月25日,达州市政协委员、达州军分区驻大竹县金鸡村“第一书记”高军政起了个大早,准备参加省政协“我为扶贫攻坚做件事”工作推进片区会的现场考察活动。这次到阿坝州参会,高军政想的是,一定要学习其他地方脱贫攻坚好的经验和做法,带回去运用到金鸡村的脱贫工作中去。

自2015年7月省政协启动“我为扶贫攻坚做件事”活动以来,全省政协各级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积极响应,充分发挥优势,开展各种形式的帮扶活动,取得明显成效。今年5月至6月,省政协对全省10个市(州)政协开展“我为扶贫攻坚做件事”活动进行了集中督导调研。扶贫工作取得了怎样的成效?有哪些好的经验和做法?7月25日,与会人员走进了汶川、茂县、理县的5个现场点。

让老百姓掌握一门技能

上午,走进汶川依然圆梦羌绣加工专业合作社时,近10名学员正在缝纫机前认真学习羌绣技术。汶川县政协委员、汶川依然圆梦羌绣加工专业合作社社长陈双成告诉大家,学员都是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和周边贫困村民。

陈双成是汶川县雁门乡索桥村人,也是一名残疾人运动员。2016年成为县政协委员后,陈双成创办了汶川依然圆梦羌绣加工专业合作社,对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进行羌绣技术培训,解决生活困难的残疾人就业问题。这些学员每周来合作社培训两三次,每次2到3个小时。目前成都一家服装厂已计划聘用培训的学生。

“通过培训,让残疾孩子掌握一门技能,既能解决他们的生存问题,又能树立他们对生活的信心。”南充市政协办公室主任谷光明说,陈双成委员的经验值得其他地方借鉴。

与会人员走进茂县格桑花牦牛角梳生产基地。最近该基地新招聘了23名员工,多数都是当地的贫困户,杨勇是其中一员。由于父亲常年生病,杨勇家生活十分困难。“感谢余经理的帮助,我现在在基地作学徒工,一个月工资2000多元,同时每个月还有200元额外补助,这让我对脱贫充满了信心。”杨勇向说。

“脱贫致富,一定要让贫困户学习掌握一门技术。”茂县政协委员、茂县格桑花牦牛角梳生产基地总经理余作会有感而发。她说,贫困群众到基地开始担任学徒工,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技术;转为技术工后,收入会增加不少。

省政协秘书长王建军对余作会的帮扶做法表示肯定。他说,要通过专业指导,提高贫困户技术水平,通过产业发展带动更多的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推动民族文化走向市场

“你在这儿做刺绣,一个月收入有多少?”走进四川兴绣藏羌文化工艺发展有限公司,省政协副主席高烽向该公司员工龙代琴询问道。

“一个月收入2000多元呐!”龙代琴笑着回答。

龙代琴丈夫因病去世,家里3个孩子上学,生活一度非常困难。在茂县政协委员、四川兴绣藏羌文化工艺发展有限公司经理李兴秀的帮助下,她有了现在的工作。高烽亲切地对她说:“加油干!生活一定能够好起来。”

近年来,李兴秀在发展藏羌工艺品、服饰、收藏品设计时,带动当地老百姓就业创业,不少贫困户走上了致富路。除了龙代琴外,绣娘张和群通过学习裁缝和羌绣,熟练掌握了羌绣技能,现在自己单独创业,已成为羌绣省级传承人。

展示大厅内,与会人员纷纷拿出手机拍照记录。广安市政协副主席张建华一边拍照一边说:“手工刺绣十分精美,这既是对羌绣文化的传承,又能带领当地百姓致富。”她认为,民族地区的扶贫,应该打好文化这张牌。

省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副巡视员张海鹏在展出的绣品旁边走边看,他对四川兴绣藏羌文化工艺发展有限公司的生产方式很感兴趣。“你看,他们有手工刺绣,还有缝纫机刺绣。不同的产品,能够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张海鹏向同行人员说道。

目前阿坝州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9项。今年3月,为了助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汶川县政协开展了专题调研,提出了推动民族特色文化走向市场,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建议。

考察中,成都市政协副秘书长李荣与李兴秀进行了交流。李荣对其推动打造的各种文化产品“点赞”,同时建议拓宽羌绣产品种类,生产更多大众日常需要的产品。

乡村旅游打通致富路

“采摘樱桃、跳锅庄舞、山洞寻宝……游客在庄园里不仅可以体验乡村田园生活,还可以通过歌舞演出,领略藏羌文化的魅力。”下午,与会人员走进汶川县龙溪乡联合村达拉布生态经济庄园,汶川县政协委员、汶川县龙溪乡联合村达拉布生态经济庄园创始人唐林向与会人员介绍庄园情况。

2015年末,唐林主动放弃在大城市发展的机会,带着1000余万元创业资金回到联合村,与3位同伴一起租赁60余亩土地,全力打造达拉布庄园,带动当地百姓致富。

“以前在家种田一年收入才两三千元,如今在庄园上班,一个月就有近三千元的收入。”44岁的唐继康是联合村贫困户,家中妻子因病去世,父亲80岁高龄,还有两个娃娃在上大学。自从有了这份工作,唐继康的日子越来越好过了。目前,达拉布庄园已经提供了400个就业岗位,为附近村民扩展了新的收入渠道。

“川东北地区的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但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今天看了达拉布庄园的发展模式深受启发。”达州市政协主席康莲英表示,要把好的经验和做法带回去,为达州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走进理县桃坪羌寨莎朗风情羌文化主题酒店,看到羌族特色的碉楼、门堂大厅、特色茶室,与会人员纷纷拍照留影。理县政协委员、莎朗风情羌文化主题酒店董事长杨天林向与会人员介绍,今年入夏以来,酒店生意十分火爆,每个周末几十间客房全部满员。

发展产业的同时,杨天林没有忘记政协委员的责任。从2015年以来,他依托莎朗风情羌文化主题酒店,带动当地乡村旅游提档升级,通过“公司+农户+游客”的订单销售模式,在酒店中销售当地居民的生态农副产品、羌绣特色手工艺品等,年收入达100万元,带动了桃坪临近的4个乡镇10余个贫困村140余户村民致富,平均每户增收5000元。

“通过桃坪羌寨这张旅游名片,打造特色民族风情酒店,再通过酒店销售当地特色产品,杨天林委员的思路很活,不仅自己致富了,还带动了当地村民脱贫。”广安市政协秘书长李全富、甘孜州政协秘书长拥措等人纷纷拍手称好。

一天时间的实地考察,与会人员切身感受到,政协委员通过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投身脱贫攻坚,带动贫困户走上了致富路。考察结束时,高军政已是收获满满。他手机里拍了上百张照片,其中不少是关于具体帮扶举措的介绍。

新闻推荐

信有长风破浪时

(上接一版)世界稳定一极……中国道路铺就了中国奇迹,中国奇迹印证着中国道路。当世人慨叹“我们的星球病了”的时候,中国正坚定不移沿着自己选择的道路奋力前行。2017年1月9日,瑞士日内瓦雪花飞舞。在...

汶川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汶川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脱贫攻坚在路上 ——省政协“我为扶贫攻坚做件事”工作推进片区会现场考察侧记)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