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汉兵
7月2日,尽管是星期天,但高坪区石圭镇党委书记粟彬一大早就带领帮扶该镇凤鸣村的干部,来到该村贫困户金伟家中,帮金伟疏通屋后水沟。看着干部们巴心巴肝为自己做事,金伟感激不已。
今年以来,该区共派出100余名机关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派出包括省市部门在内的2369名帮扶干部帮扶贫困村民9739户28999人,派驻91个驻村工作组共283名驻村干部常驻一线,把贴心服务送到贫困群众心坎上。
推行“三定三服务”工作机制 缺啥补啥
“姜老师,我家葡萄为何挂果不均匀?”
“目前正是葡萄园管理关键时期,是葡萄果实第二次生长高峰,事关葡萄产量和品质,应抓好葡萄园的管理工作,促进果实发育。”7月3日,东观镇农业服务中心技术员姜田英冒着酷暑来到联系的吴家沟村,为村民讲解葡萄管理技术。
“产业发展到哪里,我们的技术帮扶就跟进到哪里。”该区农牧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以来,该区在推进“五个一”驻村帮扶工作中,特别注重农技员队伍的管理,全区91个贫困村都配备了农技员。区委、区政府还从该区农牧业局、科技局、林业局等单位组织了100多名农村实用人才,分期分批到特色产业基地示范创业,进行技术推广,为该区32个乡镇(街道)的5万余名农民提供技术指导。
把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首先要弄清楚群众需要什么。据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深入推行“三定三服务”工作机制,创建服务型党组织,即定岗承诺、定点联系、定效问责,组团服务、代办服务、志愿服务,确保人人有担子,事事有人做。
该区还积极创办和领办“党员***示范工程”,培训和开发农村实用技术人才,采取“人才+项目”“人才+基地”“人才+产业”等形式,总结推广“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党员示范户+贫困户”的村企(协会)联姻合作模式,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
胜观镇针对各村产业发展散而不精,贫困户缺技术、缺劳力、缺资金、无增收产业的现状,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目前,该镇已在矮子桥村、东林寺村等4个贫困村连片栽植“棉核三号”优质薄壳核桃树苗、汶川清脆李树等,并发展生态鸡养殖等产业。石圭镇为村民提供居家式、保姆式服务,以致富党员为核心、“土专家”为支撑,在各村成立脱贫互助党小组,采取“1+1”或“N+1”的方式,帮助贫困户每户至少发展1项支柱产业。
今年以来,高坪区各级干部共走访群众3万余人次,走访慰问困难群众1万余户,收集意见建议6000余条,撰写民情日记3000余条,解决问题8000余件。
建民情气象站 干部主动上门听意见
6月30日,记者在长乐镇石板坡村活动室外看到,在“民情气象站受理事项办结情况”公示栏上,群众反映的具体事项、责任人、办理情况、群众反馈意见等一目了然。一些群众说,以前有什么困难都是群众找干部。建起民情气象站后,都是干部主动找上门来听意见。
据了解,高坪区通过发放民情联系卡、公布民情热线、设置民情信箱等方式,实现了对“民情气象”的全天候监测。截至目前,全区共建立了民情气象站433个,聘任义务民情气象员1300余人,在全区构建起以相关职能部门为边、民情气象站为点、民情气象员为线、辖区群众为面的信息收集反馈处理体系。今年以来,已收集处理民情事项1.5万余件,化解群众矛盾纠纷1300余起。
针对农村部分群众学习能力较差、自我管理服务缺失等问题,该区创新基层组织设置,通过村村联建、村产联建、跨乡镇设置党总支等方式,充分整合政治资源,着力破解管理服务“空心化”难题。目前,全区累计选派100余名机关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派出包括省市部门在内的2369名帮扶干部帮扶贫困村民9739户28999人,派驻91个工作组共283名驻村干部常驻一线。
同时,以乡镇(街道)为主体,该区每月开展一次组团服务。根据辖区群众的需求,乡镇(街道)每月邀请区级相关单位结合自身职能范围,蹲点开展一次集中便民服务。今年以来,全区累计开展组团服务120余场次,接待群众1.1万余人次,群众的诉求第一时间得到解决。
东观镇观音桥村残疾村民邱德才一直想通过养鱼发家致富。邱德才没资金,镇村干部及时帮助他贷款2万元,建起了1亩多鱼塘;镇上又与业主杜正武协商,免费为其赠送鱼苗5000尾,并为其提供免费技术服务,确保鱼苗全部成活。看着鱼塘里活蹦乱跳的鱼苗,邱德才高兴地算起了收入账:“按照目前的市场价格,今年这批鱼能收入4万余元。”
技术帮扶
全区91个贫困村村村配备农技员。100余名农村实用人才,为32个乡镇(街道)的5万余名农民提供技术指导。
走访慰问
今年以来, 全区各级干部走访群众3万余人次,走访慰问困难群众1万余户,收集意见建议6000余条,撰写民情日记3000余条,解决问题8000余件。
民情受理
全区建立民情气象站433个,聘任义务民情气象员1300余人,收集处理民情事项15000余件,化解群众矛盾纠纷1300余起。
驻村帮扶
选派100余名机关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派出包括省市部门在内的2369名帮扶干部帮扶贫困村民9739户28999人,派驻91个驻村工作组共283名驻村干部常驻一线。开展组团服务120余场次,接待群众1.1万余人次。
新闻推荐
潘继坦陈中华朱宇■本报记者李宗文本报发起的“爱帮之家情暖南宁”7月相约南宁晚报爱心助学慈善之夜预告引起了邕城艺术界的热切关注。南宁市美术家协会、南宁市书法家协会以及众多艺术家行动起...
汶川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汶川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