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新闻 马尔康新闻 金川新闻 小金新闻 阿坝县新闻 若尔盖新闻 红原新闻 壤塘新闻 汶川新闻 理县新闻 茂县新闻 松潘新闻 九寨沟新闻 黑水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阿坝州 > 汶川新闻 > 正文

顺庆携手汶川,仅用9个月时间,在海拔2300多米高的木上村打通交通瓶颈、引来安全水源、建起奔康产业园、搭建电商平台———一个云端羌寨的脱贫路

来源:南充日报 2017-06-30 05:37   https://www.yybnet.net/

●曾江林 王煜桢

“妈母,今天又赚了300块!”

“呐咕勒(好得很)!”

6月的汶川小雨纷纷,虽是仲夏,大山深处的克枯乡木上村却春意盎然。土木结构的平房里,刚从村电商站回来的大学毕业生应享会和坐在床上的残疾母亲分享着今天的收获。去年以来,通过在网上销售村里的水果,24岁的应享会赚了近2万元。

“木上寨,无人来,吃土豆,下青菜。”汶川县克枯乡木上村,海拔在2300米以上,是典型的高半山村。大部分通村公路仅2米宽,村民从28公里之外引水吃,6000亩土地利用率仅10%,92户人家搬走了近80户。如今,村里建成20处错车道、7公里产业道、1处取水点、数个分级减压池、近10公里深埋于地下的水管,租种、补种果树1800亩,近30户人家回流。

在顺庆区的对口帮扶下,这一变化,仅用了9个月。

A 修路 打通致富通道

木上村离汶川县城直线距离不足两公里,坐车却要走3个小时,走山路则需要一整天。25公里上山公路最宽的地方不足3米,有4处太窄根本无法通车,村民只能用木板和石块加宽路面。

“第一次去,把我吓了一大跳。”张树柏是顺庆区对口帮扶组的副组长。刚到木上村时,他和同事们被这里的交通条件惊呆了,“车轮就在悬崖边打转,很多地方还没有防护栏。想到羌族同胞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们心里都很不是滋味。”

当天回到汶川县城,帮扶组顾不上休息,立即召开专题会议,把木上村的道路建设作为当前工作的重点。之后的1个多月,顺庆区交通局3次组织技术人员深入木上村勘测、设计,建错车道、安装防护栏、消除隐患点的通村道路建设方案很快出炉。

悬崖上凿道已是千难万险,要在弹丸之地拓展面积,则需要承担更大风险。2016年12月,木上村错车道工程在风雪中开工。群众主动投工投劳,施工队伍冒雪作业,一时间,号子声、机器轰鸣声响彻山谷。不到3个月时间,就开挖路基10公里,消除隐患4处,安装防护栏1.75公里,修建产业路7公里,交通不便终于成了木上村的历史。

“以前农用车上不了山,水果上市销售难,守着‘摇钱树\’却吃不上饭。”木上村党支部书记张国勇感慨道:“现在村道加宽了,产业路建成了,帮扶组给我们解决了大问题!”

让村民高兴的事还在继续:10公里入户便道、3公里产业道、6公里采摘道即将修建。雨雪天,村民出门脚不沾泥将不再是梦。

B 引水 点滴浸润人心

“春天能够喝上干净水,在这生活了大半辈子,这还是第一次。”54岁的余兴跃今年3月回流到村,“以前,从冬天开始到第二年4月,我们只能吃存水。庄稼用水更顾不上。”

山高水长,这句话在木上村并不适用。村上没有一处水源,村民的生活用水得从28公里外的大寺村引来。秋冬季节,天寒地冻,水管结冰无法通水,村民只得提前把水储存在地窖里,直到第二年4月水管解冻了才能喝上新鲜水。水存放的时间长达半年之久,水面上浮着厚厚的灰尘,有时还能看到寄生虫在水里摇头摆尾……长期饮用这种水,村里得怪病的人越来越多,于是,村民纷纷选择离开,搬往山下的村子或者临近的乡镇。

一场艰苦卓绝的引水战役随之打响。10余次水源勘探、4个月锲而不舍的钻探,100多个日夜在悬崖峭壁上坚守,数百个点位的搜寻,今年3月底,在一处陡壁间的高地上,一股清泉喷涌而出。“虽然每小时流量只有0.8立方,但我们觉得比找到金矿还要兴奋。”帮扶组组长李建中说。

水找到了,但水量较小,如何充分发挥功效?经过与汶川县水务局反复商议,帮扶组拟定了“保护提升原有水源点、分级蓄水减压、梯级用水灌溉”的安全用水方案。庚即,蓄水池、数个分级减压池启动建设,埋在地下1.3米深、近10公里长的水管铺设开来。管线沿途再用小水管将泉水引向果园,形成微水灌溉系统。

与此同时,一根自大寺村的出水管也接通了,另一条10公里长的地下管道正在铺设中。3条管道为木上村源源不断地输送着如血液般珍贵的泉水。“年内,家家户户都能用上放心水。”李建中说的话掷地有声。

C 建园 点燃致富梦想

6月的木上村,群山染绿。万丈峭壁上有一片近百米高的梯田,造型规整且气势磅礴,“木上奔康产业园”几个大字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6月26日,81岁村民刘安泉又一次来到这里,查看果树苗长势。产业园里有他家的1亩地,50株脆红李树枝繁叶茂。

6000亩生产用地,利用率仅10%。望着悬崖峭壁上的撂荒地,帮扶组队员们咬着牙,和村民一道,挥锹抡锄,肩挑背磨,顶风冒雪,4个月时间,硬生生在山崖上平整出110亩土地建起奔康产业园。今年3月,5000株脆红李树苗带着村民的期望植入园区。其中,20亩免费租赁给村里的9户贫困户。

道路修通了,用水解决了,外流人口回来了,木上村人的激情再次迸发。张孝勇回到村里,在自家6亩多土地上栽下了脆红李;余兴跃回村,将撂荒多年的7亩土地翻耕,又租种同村余兴林家的土地10余亩……全村回流人口达到近30户,租种、补种脆红李和蜜糖李1800亩。

树种下了,集体经济有了,管理如何跟进?帮扶组请来省农科院的专家,手把手教村民技术,参培村民达610余人次;到南部县大堰乡封坎庙村学习集体经济痕迹管理,在广安市前锋区观阁镇偏岩村学习和谐民风建设,木上村16名村干部、组代表、小组长开了眼界,取了“真经”。回到村里,《木上村集体经济实施办法》很快出台,流转土地、集体入股、企业注资、帮扶补助、“两委”协调、村民参与,发展策略已然成型。

“土地承包经营股权化,集体资产股份化;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贫困户通过评级授信后,每户可获得5.3万元无息贷款和到户项目资金。这些钱注入集体发展产业,可按股比分享收益。”说起致富经,村民张国荣头头是道。

“今年开始,我当上了护林员,一月工资1000多元。在园区打工,每月有800元工资,加上土地租金一年2000元,4亩多果树一年至少能收入10000元,一年下来,脱贫没得问题。”贫困群众张勤勇扳着指头算收益。

2000多亩果树,每年产出上百万公斤,如何保证销路?2016年10月,经帮扶组牵线搭桥,南充川东北水果批发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与汶川县正式签订产销合作框架协议,落户顺庆的阿里巴巴农村淘宝等电商企业也入驻汶川,木上村有了电商平台。应享会大学毕业后回到村里,今年上半年,单在网上销售红樱桃,她就收入6000元。

与此同时,木上村水果合作社组建完毕,吸纳群众63户,“木上村”商标注册工作已完成图样设计和申报等前期工作。

这是一场顺庆汶川联手与贫困的博弈。9个月里,木上村,这个被称作云端上的羌寨,每天都在发生着新的变化,明年,全村就将整体出列。如春风化雨般的对口帮扶政策,浸润着大山深处这片贫瘠的土地,也滋润着每一位羌族同胞的心扉。

木上村昔日情况

海拔:2300米以上, 典型的高半山村;

交通:离汶川县城直线距离不足两公里, 坐车要走3个小时,走山路要一整天时间;

饮水:村里没有水源,村民的生活用水从28公里外引来。秋冬季节, 水管结冰无法通水,村民要吃半年窖藏水;

耕地: 生产用地6000亩,土地利用率仅10%;

人口: 全村92户321人,近80户搬离, 在家人口不足15户50人。其中,贫困户9户33人。

木上村今日新貌

交通: 建成20处错车道、7公里产业道,10公里入户便道、3公里产业便道、6公里采摘道即将修建;

饮水: 建起蓄水池和数个分级减压池,在地下1.3米深处铺设了3条近10公里长的水管,把泉水引入家家户户。 管线沿途再用小水管将泉水引向果园,形成微水灌溉系统;

耕地:在山崖上平整出110亩土地建起奔康产业园, 栽植脆红李树5000株;

产业:发展水果产业,建起电商平台,组建合作社,近30户人家回流。

新闻推荐

茂县山体垮塌: 是“内伤”而不是“皮肤病”

四川新闻网阿坝6月25日讯(记者雷兹陈淋梁鹏)6月25日下午,“6·24”茂县叠溪镇新磨村新村组山体突发高位垮塌灾害第六场新闻发布会举行。四川省地质灾害应急专家许强和裴向军两位教授在现场就此次地...

汶川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汶川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顺庆携手汶川,仅用9个月时间,在海拔2300多米高的木上村打通交通瓶颈、引来安全水源、建起奔康产业园、搭建电商平台———一个云端羌寨的脱贫路)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