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新闻 马尔康新闻 金川新闻 小金新闻 阿坝县新闻 若尔盖新闻 红原新闻 壤塘新闻 汶川新闻 理县新闻 茂县新闻 松潘新闻 九寨沟新闻 黑水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阿坝州 > 汶川新闻 > 正文

以人为本 以爱建院 做有温度的医疗名院 ——西安交大一附院加强人文医院建设侧记

来源:华商报 2017-06-28 03:02   https://www.yybnet.net/

西安南郊,屹立着这样一家体恤患者难处,充满人文关怀的知名大型综合三级甲等医院:

为了舒缓患者因病入院的恐慌、焦虑情绪,医院楼梯间、病房设置了墙画、艺术品和正能量话语,甚至请来艺术院校大学生在门诊大厅、病房、输液室,为患者演奏钢琴、古筝、小提琴、二胡等乐器;

为了减少患者取药等候时间,率先购进了先进的自动摆药系统,还细心地为患者提供包括针线包在内的诸多便民服务;

为了方便基层老百姓看病,医院还积极建立了我国首家城市医联体,以“互联网加全科医师”的运行模式探索陕西省医改分级诊疗工作,为辖区120万群众服务。

她就是全国首批“百佳医院”、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获得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近年来,西安交大一附院将“人文医院建设”作为重点工作,纳入医院“十三五”规划,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爱建院,关爱患者,努力构建温馨和谐的医院人文关爱氛围,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普遍赞誉!

楼梯间、病房内设置墙画、正能量文字

舒缓患者焦虑、恐慌情绪

走进交大一附院,绝大多数患者都可以轻松地找到想要去的地方。因为该院的四级标识标志非常醒目、完善,所有可能引起行走路线偏差的方位,都设置了明确的标识指引,保证患者顺利就诊。一些温馨提示标识,如无障碍设施牌、特殊人群优先指示牌、安全类警示牌等更是从细节处体现了人文关爱。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及国际化大都市建设进程的推进,交大一附院作为西北医疗事业的“排头兵”,努力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西安提供优质的医疗保障,在院内增设了英文、韩文、日文四国语言标识,方便国际友人来院就诊。

医院还对全院所有区域进行了环境软化,建立人文景观和文化小品。比如,在整个医疗区的楼梯间、病房等,以愉悦轻松的墙画、艺术品或充满正能量的语句等作为装饰,或设立科室“文化长廊”,传播健康知识和理念。这些措施有效舒缓了患者因疾病入院的恐慌、焦虑情绪,营造了舒适的就医环境。

自动摆药系统减少取药等待时间

“用药门诊”指导患者合理用药

针对就医矛盾突出的“三长一短”(即“挂号排长队、就诊排长队、缴费排长队,看病时间短”)问题,西安交大一附院强化了便民人文服务。

医院实行门诊一卡通,采用多种预约诊疗方式,提升预约诊疗比例,改善门诊就诊秩序,有效缩短患者的候诊时间;采用自助管理系统,实现自助办卡、充值、预约、缴费、查费、自动叫号、智能采血等多种功能,基本实现了患者就医自助化;医学影像科设置一体化自助打印终端设备,集条形码扫描、胶片打印、诊断报告打印于一体,患者按步骤操作,就能轻松完成取片,该系统24小时开机运行。

门诊药房也实现了自动化药房建设,通过自动摆药系统与医嘱系统、收费系统联动,药房收到信息后提前摆药,减少患者取药等待时间,药师就近取药,迅速、高效,极大地缩短了调配时间。

这些举措有效缓解了患者就医“三长一短”的问题,提升了患者的就医体验。

医院药学部还特设了“合理用药门诊”,由临床药师专家坐诊,可为患者提供药学咨询服务和合理用药指导,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和疗效。同时,通过宣教视频、微信公众平台等渠道,为患者提供药物咨询、药学科普知识等在线咨询服务。

医院门诊还开展了“移动式健康教育大课堂”活动,进行健康理念等多方面的宣教,缓解患者候诊期间产生的焦虑状态、缩短患者心理候诊时间;设立“便民服务台”,配有专门工作人员为患者提供导医服务,以及提供轮椅、冷热饮用水、一次性纸杯、老花镜、针线包、多功能充电器、签字笔等便民服务,还设自助血压计,由工作人员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血压计,方便患者测量血压。

邀请艺术生为患者演奏乐器

深入基层为老百姓义诊、免费培训村医

身着黑色衬衫的帅气艺术生志愿者端坐于钢琴前,灵巧的手指在黑白琴键上翻飞,弹奏出肖邦的不朽名作《夜曲》,引得许多穿梭于门诊大厅的患者放慢脚步,感受音乐带来的纯净与抚慰……

为给患者营造高雅、舒适的就医环境,缓解患者焦虑、紧张的情绪,体现医院的人文关怀和服务品味,连续数年,西安交大一附院举办门诊艺术志愿者“新年音乐会”,与艺术院校合作建立“志愿服务实践基地”,并先后开展多期“艺术志愿服务进病区”专场演出,同时设立钢琴志愿者门诊音乐角。目前,门诊大厅每周安排两场钢琴演出,通过空灵流畅的音乐抚慰焦虑、疲惫的心灵,带给患者美的享受、舒缓的氛围和康复的希望。

为缓解早8点门诊大厅人流高峰,每天早晨7点至8点,医院“清晨一小时”志愿者就在门诊大厅为患者提供分诊咨询、引导就诊方位、帮行动不便的患者取药等志愿服务,目前该项目志愿团队已扩至641人,累计服务时长5313小时。

在西安红专南路社区,每周六,交大一附院邓景元康复志愿者团队的医护人员都会如约而至,为社区患病群众进行义诊、免费康复治疗和训练,一坚持就是6年。他们被授予陕西省青年的最高奖项——“陕西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荣誉称号。

还有该院的王健生“西北协作组”志愿者团队坚持19年义诊走基层,并借助互联网技术探索志愿服务新模式。19年来,该志愿者团队走遍了陕西省89个县区的角角落落,开展健康宣教、健康查体活动400余次,直接服务人口超过30万;同时,培训以村医为主的专业人员8000余人次,辐射人口超过2000万人。王健生医生被评为2016年度“健康中国十大人物”。

通过弘扬志愿服务的博爱精神,交大一附院有效构建了和谐的医患关系。

建立全国首家城市医联体

积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在医院快速发展的同时,交大一附院始终不忘践行公立医院肩负的社会责任。

为让基层老百姓就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交大一附院构建了“两院两区四分院”发展布局,全面托管2个县级基层医院,努力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区域辐射和下沉;同时,与132家基层医院建立协作关系,实施双向转诊。近年来,医院免费培养基层进修人员4000余名。

在探索国家公立医院改革模式上,交大一附院还积极构建医疗水平高、患者可及性强、政府满意的雁塔区“医联体”,初步构建了“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分级诊疗新格局,服务覆盖120余万常住人口,为全国城市分级诊疗改革之首创。

交大一附院还积极开展对口支援和帮扶,长期承担医疗援疆、援藏、援外任务,长期对口支援3个县医院和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定点帮扶陕西4个贫困村、云南2个贫困县,先后援建希望小学、党员活动中心、人畜饮水工程等;同时,踊跃参与汶川地震、玉树地震、2009年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自然灾害和疫情的救治工作,表现突出。

医院先后被授予“全国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先进集体”、“全国抗震救灾先进集体”、“陕西省援外医疗工作先进选派单位”、“省内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擘画未来,交大一附院将继续创新服务举措,努力建设仁心仁术的医护团队,传播医学人文精神,让医学散发人性的光辉,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共创人文医院,为“健康中国”的着力推进贡献自己的力量!文/陈锐 丁艳霞

新闻推荐

安定区区域医疗资源实现优化整合四家医疗机构整体搬迁步入发展快车道

本报安定讯(记者宜秀萍)“以前受空间限制,医院发展停滞不前,搬迁后,不到半年时间,医院各项指标均实现翻番,迎来前所未有的大发展。”说起医院的变化,定西市中医院院长姜伯俊喜上眉梢。自2009年制定提交区...

汶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汶川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以人为本 以爱建院 做有温度的医疗名院 ——西安交大一附院加强人文医院建设侧记)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