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黄俊钦 文/图
6月24日下午1点,雨后的天空稍显阴沉、湿热。短暂的午休后,市中区箭道街社区的老党员王子汉,同往常一样,来到箭道街一巷25号的垃圾库旁,“请不要把菜叶倒在门口!”“垃圾进库,才是文明的好习惯。”见到有乱倒垃圾的菜贩,他走上前去,耐心地劝说。
手拿铁铲,快步走上台阶,王子汉来到垃圾库顶层,将堆放在台阶上的垃圾,铲进垃圾池里。今年81岁的王子汉,看上去精气神十足。
“每天下午,负责打扫菜市场的清洁工,会陆续挑来1000多公斤垃圾。”大约20分钟后,王子汉放下铁铲,缓了一口气告诉记者:“我要赶在下午6点清运车来之前,将挑来的垃圾,全部倒进垃圾池里。”
清扫、监督……王子汉与垃圾打了三年交道。
早出晚归
他让垃圾库变整洁
2014年7月,箭道街社区不断接到箭道街一巷居民的反映,“垃圾库好几天没人清运了。”“门口堆的垃圾都有几吨重了。”作为社区的居民小组长,王子汉得知消息后在现场蹲守了多日。
堆积如山、臭味熏天……从垃圾库前路过的行人,都捂着鼻子。王子汉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这样长期没人管,哪里得行!”他主动向领导“请缨”,监管垃圾库的卫生。
此后,王子汉每天凌晨5点准时起床到垃圾库,赶在清运工人搬运垃圾前,将头晚的垃圾清扫进垃圾池里。随后,回家匆匆吃过早饭后,王子汉又赶在7点前上岗,坐在垃圾库对门的旧椅子上,时刻监督制止商贩乱扔乱倒的现象。
中午11时30分,待菜市场渐渐散市后,王子汉将散落在垃圾库前的菜叶、烂水果、动物内脏清扫后,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午休。下午1时,他又准时回到岗位清扫、监督……直到晚上6时,待清运车将垃圾运走后,他一天的工作才算结束。
日复一日,转眼三年。其间,无论酷暑严寒,还是刮风下雨,王子汉从未缺席。“多亏了王老主任的辛劳付出,才换来了垃圾库的整洁。”在箭道街社区书记丁力看来,王子汉的付出,还不止于此……
发挥余热
他还要为居民多做点事
2003年,市中区箭道街社区成立。作为社区前身之一的新民巷居民委员会主任,王子汉因长年的基层工作经验,被社区委以居民小组长的重任。
这一年,已满67岁的王子汉,本可安心在家享受退休生活,但转念想到社区刚刚成立,新干部对居民家的情况不熟悉,可能会走不少“弯路”。 王子汉放不下心里的牵挂,选择再回“一线”。接过重任,为新社区“带带路”。
这一带,便是14年之久。此后,王子汉每天都紧绷着一根弦,走访基层,协调着各种工作。无论是谁家的水管爆了,还是楼道的粪池堵了;无论是入户登记,还是慰问困难户。只要居民有需要,王子汉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找人维修、协调筹款;询问政策、来回跑手续……尽他的全力帮助居民。
2008年5月,汶川地震期间。居民们在外躲避余震的时候,王子汉主动提出在社区办公室里值夜班,以便第一时间通知余震警报。“每天吃过晚饭后,我就过去值班到第二天早上回家。”他说。
地震后的两个月里,王子汉每天守在社区,只要有居民前来反映房屋有破损,他就赶赴现场查看。无论是墙面出现裂缝,还是门有所损坏,王子汉都详细记录,并在社区与居民间“两头跑”,一面将情况上报社区,一面帮着居民完善手续,争取相关的补贴。
今年3月,丁力考虑到王子汉年过八旬,劝说他“卸任”,在家安享晚年生活,却遭到王子汉的拒绝,“我还干得动,想再帮社区、居民多做点事。”
“吃苦耐劳、乐于奉献……”丁力说,“这名老党员身上所具备的优秀品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新闻推荐
从一名普通的汽运公司员工,到成功创建3家运输企业,解决280人就业,他用勤奋、实干和坚持书写着—— 不悔的青春 不懈的追求
本报记者柏松有梦想的青春是五颜六色的,有追求的人生是充满激情的!从一名普通的汽运公司员工,到成功创建3家运输企业,拥有固定资产6000万元,解决就业280人,朱军秉承的是始终如一的勤奋、实干和坚持。在...
汶川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汶川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