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盛天集团资助的学子圆了大学梦(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高宇峰 摄
■本报记者高宇峰
7月,我们相约,携手南宁晚报爱心助学慈善之夜;7月,我们相约,在这个夏天留下我们的爱,让爱心助学活动温暖贫困学子的心。本报“爱帮之家 情暖南宁”7月相约南宁晚报爱心助学慈善之夜预告推出后,有着10年助学经历的盛天集团也加入进来了。用他们的话说是“毫不犹豫,因为企业要尽到自己的社会责任”。
助学公益活动贵在坚持
“做一件事,最怕的是开始时一股热情,后来不了了之。”盛天集团董事范广如是认为。他介绍,对于爱心助学,盛天已经坚持了10年之久,其中更是与南宁晚报合作多年。一家企业并不在于它有多大,就该资助多少学生,而在于它做这件事,是不是真的沉下心来持之以恒。大企业有大做,小企业有小做,“勿以善小而不为吧,何况助学不是一件小事”。
“爱帮之家情暖南宁”7月相约南宁晚报爱心助学慈善之夜,是一个让贫困学子圆梦大学的希望平台。说起将参与的这个活动,范广联想到了盛天集团的助学经历。
范广介绍,从2007年至今,盛天集团先后向广西协力扶助基金会捐赠善款2090万元设立“盛天助学金”,主要开展以教育扶贫为主,产业扶贫及人居环境改善为辅的扶贫济困工作,累计资助贫困学生2680人/次,培训乡村教师1699人/次。同时,还为广西14所学校改善基础设施,为6所学校捐建价值60.7万元的电脑、床架、体育器材等物资;为49所学校捐赠价值277万元的图书。
一个善举改变一个家庭
“助学并不仅仅是帮助贫困的学子,其实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心灵洗涤。”盛天集团的员工以及参与盛天助学活动的业主深有感触地说。
去年8月,参与“盛天助学金”活动的盛天员工及业主们组成“爱心使团”,到南宁、贵港、桂平等地为每位受资助的贫困学子送去6000元助学金和上学所需的生活物品。
“爱心使团”在贵港市覃塘区五里镇垌心村傅屋屯贫困学生徐文桦的家了解到,徐文桦和妹妹同时考上大学,弟弟还在读高中。当天,徐文桦的妈妈正好去外婆家想给孩子借钱上大学。
徐文桦成绩非常优秀,以601分考上了北京科技大学,妹妹也考上了江西师范大学。徐文桦高考前曾在日记中写道:“脉搏一下一小跳动,时间一秒一秒流逝,我不愿这样让自己颓废,坚持拼搏下去才有美好的未来……”孩子真不容易,“爱心使团”为她顽强不息的拼搏精神深深感动。
昨日,徐文桦在电话里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爱心助学给了她进入大学学习的机会,开拓了眼界,增长了学识,“毕业后会让家人生活得更好,有能力时也要帮助更多的人”。
积极承担责任用行动支持
盛天集团做公益不仅在于爱心助学,在保护环境、赈灾等方面也不遗余力。
在昆仑关,盛天集团与《南宁晚报》携手昆仑关风景区管委会营造了一片茂盛的“读者林”。2009年3月12日,第一次营造“读者林”的活动吸引了150名《南宁晚报》读者和盛天业主种植了100棵南洋杉,至今年3月12日植树节,400多名《南宁晚报》订户、读者和盛天集团业主、商户、员工再种下1200棵棠梨,连续8年的植树育林,象征和平与希望的4130棵花卉树木在昆仑关扎根,茁壮成长。
汶川地震、广西旱灾,盛天集团先后捐赠了103万元……
此次“爱帮之家 情暖南宁”7月相约南宁晚报爱心助学慈善之夜,范广表示,盛天集团秉承企业的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在未来的时间里,盛天集团在林炳东董事长的带领下,将一如既往地帮助贫困学子,希望各位受资助的同学珍惜学习机会,把家庭暂时的贫困当做生活的一种历练,以只争朝夕、自强不息的精神,勤奋学习,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不辜负家人和社会爱心人士的热切期望。同时,呼吁更多社会爱心企业、爱心人士能够参与到助学的行列中来,助力寒门学子成长成材。
新闻推荐
“检查、安全。”“放绳、安全。”听到这些洪亮的口号的时候,记者刚刚走进这个占地4322平方米的训练基地,对于这里训练的人来说,每天都在经历“地震”。这里是兰州国家陆地搜寻与救护基地。兰州国家...
汶川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汶川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