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新闻 马尔康新闻 金川新闻 小金新闻 阿坝县新闻 若尔盖新闻 红原新闻 壤塘新闻 汶川新闻 理县新闻 茂县新闻 松潘新闻 九寨沟新闻 黑水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阿坝州 > 松潘新闻 > 正文

援藏任务完成,8人选择继续坚守:松潘脱贫摘帽日 才是回家团聚时

来源:成都日报 2018-09-11 03:12   https://www.yybnet.net/

大邑县援藏干部王丫丫来到低保贫困户马英家,与她深入交流

这八位援藏干部还要继续坚守在松潘县

2016年8月,大邑、松潘两座具有厚重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因“脱贫攻坚”这一共同目标而结缘:28名来自不同行业的队员,因“援藏”而相聚;古城松州,因“大邑帮扶力量”的注入而充满生机。两年后的8月底,当20名队员圆满完成援藏任务,准备结束高原之行时,有8名队员却选择留下来,继续坚守。他们是松潘县脱贫办的8名援藏干部,从接到脱贫任务那一刻起,他们就怀着坚定的信念:松潘县不脱贫摘帽,脱贫办的援藏力量就不解散。

翻雪山过草原 2769户贫困户全访遍

“松潘县25个乡镇55个贫困村2769户贫困户,我全都走访过。”王丫丫是松潘县脱贫办里唯一的女援藏干部,她原本是大邑县城管局团总支书记。刚抽调来脱贫办,对脱贫攻坚事务一窍不通的她,用近两年的时间成为半个“专家”,把松潘2769户贫困户的情况摸得“门儿清”。而她的“秘诀”也很简单——下乡。

在松潘县,援藏干部下乡,要翻雪山、过草原。王丫丫记得,刚来松潘的第一次下乡,是去丰坪村开展集体经济验收,她第一次知道下乡还要拿着棍棒在密林中开路,一路严防着蛇,又要小心蚂蟥。

不过下乡次数多了,王丫丫就像当地干部一样熟练了,除了没骑过马,进村的摩托车、拖拉机、三轮车、货车她都坐过。从县城到最远的贫困乡有300多公里,王丫丫清早就要出门赶车,路上花掉6个小时。当天回不了县城,她就随身带着可折叠的睡袋、拖鞋,睡在老乡家的大通铺上。

松潘气候严寒,9月开始飞雪,但年底事多,冬天下乡的次数只多不少。她曾在海拔4000多米的雪山梁上头痛欲裂,也曾滴鱼肝油来缓解鼻腔出血。身体再不舒服,做事绝不含糊。女援藏干部心细,验收修到贫困户门口的入户路时,王丫丫能拿着皮尺趴在地上量距离;发现贫困户中有尿毒症患者,她号召28名援藏队员自发捐款。

“每次得到藏区老百姓的肯定时,就觉得脱贫攻坚的工作干得很有意义、很有价值。”王丫丫说。

产业发展 注入扶贫长久力量

2017年初,松潘县脱贫办成立,从松潘县各职能部门的援藏干部中,抽调了8名队员助力脱贫攻坚。每名队员的身上都紧扣着扶贫项目,通过项目把大邑的优势带到松潘,让产业帮扶发挥实效。

奇峡沟风景区成功引进了成都西岭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共同对奇峡沟滑雪场开发运营。茂密的天然林、奇特的山岳、幽长的峡谷、万年的钙化石、平坦的草原、独特的岩洞、浓郁的藏族民族风情,这些旅游资源,因为大邑西岭雪山的成功开发经验,被注入了新的商业逻辑。奇峡沟冰雪欢乐谷总经理朱维说,大邑带来的景区营运管理架构方案和6名开展指导培训的管理人员,刷新了当地的雪场管理和营销思路。

岷江乡北定关村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让当地的羌活(一种药用植物)从野生走向基地培育,通过品种替换、制定标准,比传统育苗多出约30万株,帮助农户增加收入60余万元。合作社成员孟刚说,贫困户来合作社打工有了收入,还学了技术回去种自己家的散地。

“脚踏岷江源,干事不怕难。惠民进万家,松州换新颜。”“留守”的援藏队员黄勇这样总结自己的援藏工作,这也是大邑援藏队工作的真实写照。带着干实事的劲头和换新颜的期盼,8名援藏队员将继续洒汗高原,谱写一曲脱贫攻坚的高原之歌。

“接地气”的援藏医务人员:伍元强

伍元强,男,1975年11月生,四川大邑人。成都市大邑县对口支援阿坝州松潘县医务人员。大邑县西岭镇公立卫生院外科主任,挂任松潘县人民医院外科副主任。2016年9月8日,成都市大邑县对口支援阿坝州松潘县医务人员伍元强,来到了松潘县人民医院任职急诊科医师,开始了他的援藏工作。

一线,有他奋战身影

伍元强告诉记者,来到松潘后他发现,这里的医疗水平与大城市相比相差甚远,特别是在妇产科、骨科、脑外科方面。“松潘老百姓对医生非常信任,当初我告诉他们不用转成都治疗时,实际上他们也很犹豫,但是出于对医生的信任,还是选择了听取我的意见,这就更让我感到责任的重大。”

2017年8月8日晚上9点,四川省北部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震后不到一个小时,伍元强就跟随医疗队携带药品、设备、帐篷等救援物资乘坐救援车朝着震中九寨沟县九寨天堂方向进发。“当时我们一共8个人,两辆车,每辆车两个医生两个护士,作为震后第一支到达古城的县外医疗救援力量,赶到了九寨沟甲蕃古城。快要接近目的地的时候,确实等不下去了,大家就下车步行,一人提十多斤重的急救用品,走了将近10公里。”

9日凌晨,医疗小组到达甲蕃古城,在一片混乱当中,伍元强和医疗队队员开始了对伤员的抢救工作,“当时有一个男子躺在地上一动不动,他的家人就拉着我们,求我们一定要救他,我们上前对他进行了心肺复苏,但是依然没有生命迹象,可是他的家人又求我们再试一次。”心肺复苏做一次是半个小时,但面对男子家人的一再请求,伍元强破例又给男子进行了一次心肺复苏,但依然无法将其挽回,“确实尽力了,于是在宣布该男子死亡后,我们立马又投入到下一名人员的抢救中……”

在对甲蕃古城的伤员进行妥善处理后,医疗队又徒步1小时赶到地震重灾区九寨天堂洲际大酒店,对现场约30名伤员进行包扎、固定、分流,“特别忙,一个通宵,一口水都没有喝,但还是有3个人没有救回来,一直到早上七八点钟,外面的路终于打通了,救援部队才进来。”

“晚上6点过,终于才开始吃晚饭。”而此时,伍元强才从兜里掏出手机,“那个时候打开手机一看,短信、微信、电话,家人一共联系了我上百次。”

伍元强告诉记者,在震后的一个星期,他几乎没有跨出医院。2017年9月,伍元强的名字出现在了“四川省‘8·8’九寨沟地震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当中。

艰苦,却也留恋

“现在唯一放不下的就是,我怕我走了,就没有人来为他们操心这些问题了,如果下一批援藏队员有跟我想法一样的人,当然最好在医学方面还要强于我的人,那我真的才能走得踏实……”

“之前想到在这里的两年援藏快结束了,终于可以回家了还是会激动,但是真的到了快走的时候,一想到不能再帮助这里的百姓,心里又充满了担心……”

“我刚来的时候,整个急诊科的医生都没有医师资格证,于是这也就成了我的任务,就是带他们成功取证,还算比较顺利,去年就有3人都拿到证了……”

目前,松潘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有80%都已经获得了医师资格证。两年的援藏工作,也让伍元强对松潘产生了寄托,同时,也对今后的工作有了新的认识,“这里的医疗条件和大邑比起来,相差甚远,大邑有那么优越的医疗条件,就应该更加珍惜,更要好好地利用发挥。”

【记者手记】

事后记者了解到,伍医生原本应该在今年8月底就结束在松潘县的援藏工作,而由于当地在医务方面的人才需要,他将继续坚守岗位到12月底。作为一名援藏队员,他在岗位上兢兢业业,为当地老百姓考虑得万分周到,在节假日期间,他还分批次对当地医务人员进行培训,手把手教会他们更好更先进的医疗技术,相信这般“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工作态度,定会铸就一份成功的援藏事业。

成都传媒集团特别报道组记者 钟茜妮 张威 张全能

新闻推荐

“阿坝独特的风光和文化吸引着我”

■记者巴丹为增进以色列与四川藏区的友好关系,8月5日,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带领的首任以色列驻成都总领事蓝天铭...

松潘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松潘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援藏任务完成,8人选择继续坚守:松潘脱贫摘帽日 才是回家团聚时)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