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新闻 马尔康新闻 金川新闻 小金新闻 阿坝县新闻 若尔盖新闻 红原新闻 壤塘新闻 汶川新闻 理县新闻 茂县新闻 松潘新闻 九寨沟新闻 黑水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阿坝州 > 松潘新闻 > 正文

“我家有张‘红军借粮条\’”

来源:阿坝日报 2016-09-12 00:00   https://www.yybnet.net/

■重走长征路采访组

在松潘县上八寨乡,牧民嘎巴绝对是个“新闻名人”。这些年,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大小小十几家新闻媒体对他进行了采访;而就在去年,北京电视台大型纪录片——《长征》摄制组也专程赶到上八寨乡,对他进行了专访。

一个普普通通、从未走出过大山的牧民,缘何受到众多新闻媒体的关注?带着这一疑问,8月26日,采访组驱车赶赴嘎巴家一探究竟。

嘎巴家离上八寨乡场并不远,仅两分钟车程。当采访组赶到时,嘎巴恰好放牧归来。“我家有张‘红军借粮条\’,记者们都是冲着它来的。”嘎巴热情地将我们请进屋后,转身从里屋拿出一块木牌来。

记者看到,“红军借粮条”其实是一块写有黑色汉字的松杉木牌,长100多厘米,宽20多厘米,厚2厘米。尽管已历经81年沧桑岁月,但木牌上的字迹仍大致可见。

借粮条的抬头为“割麦证”,内容为:老庚,我们在这坵田内割了青稞一仟斤我们自己吃了,这块木牌可作我们购买你们这些青稞的○○,请你们归来以后,拿着这块木牌,向任何红军部队或苏维埃政府,都可兑取与我们吃你们青稞价值相等的银子、茶叶与你们所需要的东西,在你们还未曾兑得这些东西前,需要好好保存这块木牌子。前敌总政治部麦田第○号。(文中“○”符号为内容不详。)

面对木牌,我们在场的人都深深为当年红军严格的群众纪律所感动。

“这块木牌是我家老粮仓的顶板,由于字是写在里面的,直到1980年修建新房拆除老粮仓时才发现。”嘎巴告诉记者,当时家里人都不识汉字,就一直把它当成一块普通木板和烧火做饭的废木料堆在一起。直到前些年,乡上一个干部看了后说这是“红军借粮条”,家里人才知道。

“这样的‘红军借粮条\’,当年在毛尔盖随处可见,由于藏族群众不识汉字,绝大多数都被烧掉了,现在已知的仅存两块,其中一块被存放在松潘红军长征纪念碑园。”陪同采访的上八寨乡干部扎西告诉记者,1935年7月,红军陆续到达毛尔盖地区。红军由于几个月来的征战,连续翻越了几座雪山,部队已经十分疲劳,又缺乏粮食,因此中央决定在毛尔盖暂住修整,筹集粮食。

而对于这段历史,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之后,曾对此有过多次讲述,高度评价了红军长征翻雪山、过草地时期,藏羌人民对红军的大力支持,并还以极富特点、非常形象又生动的简练言词称之为“牦牛革命”。

据不完全统计,在红军长征过境、留驻阿坝州的16个月里,人口仅有20万,人均年有粮400斤左右,人均有牲畜不到两头的赤区群众,每天出动劳动力在5万人(次)以上,支援红军粮食2000多万斤、各类牲畜20多万头。毛泽东1936年在宝安对斯诺说:“这是我们唯一的外债,是红军拿了番(藏)民的粮食而欠的债,有一天,我们必须向番(藏)民偿还我们不得不从他们那里拿走的给养。”

尽管手握“借条”,但嘎巴打心底从未有过向党和政府“讨债”的念头。“现在住的房子又宽又大,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家里通上了电看上了电视,娃娃们也都念上了书;家里不仅养了30多只羊,还种了一大片青稞。”对于现在的幸福生活,嘎巴很满足:“红军当年借的青稞早就还清了。”

新闻推荐

台州市对口支援考察组赴阿坝州调研

本报讯(钟林秀乐顺记者袁娜)10月22日至24日,台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沈宛如、台州市副市长李跃程一行率台州市对口支援考察组到阿坝州茂县、松潘县,调研考察对口支援工作情况。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高晓...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我家有张‘红军借粮条\’”)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