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潮在《幽梦影》中有这样的句子:“读史宜夏,其时久也;读诸子宜秋,其致别也;读诸集宜春,其机畅也。”其他季节暂且不论,单说这“读史宜夏,其时久也”,小编以为,漫漫长夏,“其时久也”不错,但是,未必一定要读史。 夏天的特点是燥热,养生重“养心”,强调“热”以“凉”克之,“燥”以“清”驱之。小编以为,这时候,最养心的是读一本好书。本期书吧,特别推荐今年出版的一些好口碑的新书,供读者静心纳凉。 萤火之光,可以燎原 两个孤独的孩子,在懵懂的年纪相遇,像两只迷路的萤火虫。相互依偎,彼此照亮前方。他们一起嬉戏、打闹,度过了最美好的童年时光。年少时,他们叛逆、猜忌、背叛,最终选择分离。长大后,命运似乎并没有被改变,他们在不同的世界里迷失自我、沉沦、迷茫——马尔切罗是银行职员的儿子,性格乖顺温和,一次偶然,使他的人生与黑手党的儿子利奥有了交集。利奥桀骜、叛逆、无畏而又自由,他们彼此吸引着,一起度过了美好的童年。然而在利奥十六岁那年,父亲在一次追杀中丧命,利奥和马尔切罗也开始渐行渐远。马尔切罗逐渐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少年,利奥则开始了抢劫、贩毒的浑噩生活,仿佛在一步步沿着父亲的轨迹走下去。 三年后,利奥离开了那不勒斯去往美国,在那里娶妻生子,生活渐渐恢复正常。此时的马尔切罗也一步步按照计划好的人生平顺地生活着,他们的人生好似再没了交集。然而一通电话,利奥再次回到那不勒斯,并意外开始了长达十二年的囚徒生活,而马尔切罗看似风光优秀的人生也是暗潮涌动…… 一卷坚毅女性的群像 南北战争爆发前的二十年,在美国的佐治亚州生活着这样一群人,他们既不是拥有奴隶的种植园主,也不是高喊解放黑奴的资本家,历史的卑劣和进步与他们无关,他们只希望扎根于这片沃野,找到归宿和财富——第一代南方垦荒者文斯和妻子西恩生育了四名子女,女儿希恩跟随丈夫伦祖去了属于他们的土地。恶劣的生存条件带给垦荒者重重考验,更让年轻的主妇希恩措手不及;生活的考验从未停止,他们坚毅勇敢的生命赋予了这片土地无尽的诗意与希望……虽然故事发生的年代久远陌生,但小说中所传达的人们在生活中所经历的希望、绝望、又再重燃希望的心境转折,却是今昔皆然。 《上帝怀中的羔羊》超越了地域与时间的限制,作者将宏伟动人的讲述赋予了来佐治亚边荒之地开垦谋生的普通生命,以散文般优美的语言对女性的生存环境以及她们丰富的内心世界表达了深切的敬意。 掩在琴谱背后的秘密 爱到什么程度,才能为了保护他而牺牲全家的性命:恶到什么程度,才会做出连自己都无法相信的事情——一次演出后朱莉娅在罗马一家古董店买了本名为Gypsy的乐谱。在里面她发现一首乐名为《火》曲谱。当她弹奏这首曲子时,朱莉娅发现曲子的前半部分忧伤凄美,后半部分却将旋律带入了一个狂乱的音符漩涡中。危险也随之而来。她的女儿在她演奏的过程中杀死了家里的猫,接着又用玻璃刺伤了她的小腿……她的生活被卷入混乱的漩涡中……那些不可触碰的秘密,如同撕咬灵魂的寄生虫,从未消失! 这是一本讲述人性爱与恨、善与恶的小说。一张又破又旧的乐谱,开启罪恶与恋情的倒计时! 信是不能被取代的 这个世界上,总有电子邮件无法抵达的地方:那些被迫中断的友谊、爱和梦想……当我不在,这些信可以代替我继续呼吸——在西班牙山村波韦尼尔,萨拉是唯一的邮差。因为电子邮件的普及,人们渐渐不再写信,邮政总局打算关闭波韦尼尔邮局,将萨拉调到首府。萨拉的邻居,八十岁的老太太罗莎想出了一个方法,把萨拉留在波韦尼尔。她暗暗决定寄一封信,并让收信人也像她一样,给村里的人写信,创造一个匿名书信接龙。 罗莎把信写给了失联多年的好友路易莎。当年,罗莎和路易莎是形影不离的闺蜜,但罗莎爱上了路易莎暗恋的男子并与之结婚,路易莎因此远走他乡,两人失去了联络。六十年后,罗莎希望通过自己的信来弥补多年前的裂痕。她不期待回复,只要求收信人能把匿名书信继续下去,从而向邮政总局证明,村民们依然需要手写书信、需要萨拉的存在和她提供的服务。 一封信引出了另一封信。众多不为人知的人生故事,在书信中渐渐揭开…… 寻找自己的旅程 这本入围美国国家图书奖终选名单的小说,讲述了一位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少年卡尔文,深信著名漫画家比尔·沃特森可以将自己治愈,条件是只要他再创作一幅《卡尔文与霍布斯》漫画。 这是一个寻找自己的故事,告诉我们最需要做的是克服恐惧,成为坚强的自己,心有猛虎,无所畏惧。整个故事充满触人灵魂的哲思,主要讲述了少年“卡尔文”的寻圣之旅,因为与现实生活格格不入、脑海中充满着奇思异想,这个在常人眼中与众不同的少年,用自己的方式,展开了自己的“朝圣之旅”,开始了自我心灵的成长与进化,最终在追寻的路途上,达成了与自我、与世界的和解。 他是剩下来的天使 6岁的扎克有一个聪慧异于常人的“天才哥哥”安迪,还有美丽优雅的妈妈和温柔顾家的好爸爸,这个幸福美满的家庭羡煞旁人。可这一切都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校园枪击案摧毁了,安迪在枪击案中不幸丧生,幸存的扎克成了家里“剩下来的孩子。” 幸存的扎克在大人们自顾不暇的悲伤中,成了沉默的“隐形人”,他经常噩梦醒后,只能躲进哥哥的衣柜,在幽暗中寻找一丝安全感。 眼看整个家庭几近分崩离析,劫后余生的扎克决定鼓起勇气找回疗愈的力量,他将如何化解家人心中的悲痛与仇恨,如何带他们走出人生绝望,他一个6岁的孩子,真的可以做到吗? 这是一个关于悲痛与疗愈、仇恨与原谅的温情疗愈力作,令人潸然泪下…… 旧照片被洗出了彩色 《侠隐》是姜文电影《邪不压正》原著小说。讲述一个民国初年的侠义故事,在文字中复活北平繁华顶点。这本书最厉害的不是武侠的部分,而在于对老北平生活的再现。据悉《侠隐》的写作历时六年,参考了好几百本有关老北京的中英文著作,因而,对三十年代北平的描写确凿、细致,一街一门,一草一木,都符合当时史实,宛如城市在张北海笔下复活。 阿城先生称赞《侠隐》具有“贴骨到肉的质感”“果然好看”。张北海笔下的北京,是一个“有钱人的天堂,老百姓的清平世界”,传统和现代,市井和江湖,中国的和西洋的,平常的和传奇的,融为一炉,它透过今日开放社会的眼光去回望传统,发现其中的美好,并创造一个理想的城市。真正的老北京已经消失,而张北海却用文字使它复活,并栩栩如生。 人类精神和灵魂的地震 《时震》是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大师冯内古特写于1997年的封笔之作。他运用科幻小说的形式,后现代主义的笔法,幽默讽刺的文字,精心构建了一个特殊的世界,即“时震”:宇宙中的时空统一体因出现了自信危机,突然收缩而产生了“时震”,并决定要寻寻乐子调剂一下,将世界重新弹回到10年以前。每个人都在一种“似曾经历过的错觉”之下,完全一样地重复以前所做的一切。 一个个忍俊不禁的故事,一句又一句的经典语录,将一个反传统,无中心的荒诞主题“时震”巧妙地写出了可读性。作者并没有像正常科幻小说做什么预言或发明,而是直指人的本性,乃至人类的命运与灵魂,字里行间的愤懑正是无奈与玩世不恭的综合体,幽默与犀利的集大成者,可谓是冯氏一生的压轴力作。 一朵花中识得生命 “树在。山在。大地在。岁月在。我在。你还要怎样更好的世界?”张晓风的文字像沸水中复活的春茶,洋溢着空灵温暖的情感,蕴含着对人生美好的珍惜,以及领悟尘世之后的执着。 《不知有花》是张晓风执笔五十年的全新散文精选集,收录了《不知有花》《遇见》《常常,我想起那座山》等文学价值极高的文章。 张晓风的作品往往洋溢着一种空灵而温暖人心的情感,主题内容包括自然的美丽和对万物的敬仰,家的温馨和对亲人的牵挂,生活的美好和对生命的珍惜,有温暖,有感恩,有领悟,有释然。 一部充满力量的女性小说 这是一部暖心的、狡黠的书,关于如何重新塑造自己——这是五个女人的故事,她们处在不同的年纪,因为一个年轻女孩而被牵连在一起,漫长的岁月让她们发展出真正的友善、胆识与决断力。 20岁的阿维娃,一个天真烂漫的女孩,刚进入梦想的行业,就作出了一系列愚蠢的选择,一夜之间身败名裂。十多年来,尽管阿维娃选择消失,但关于她的谣言从来没有停止过。如今被牵扯进来的还有13岁的露比、33岁的简、50多岁的艾伯丝,还有64岁的瑞秋。此刻,她们站在一起,等待那个曾经太年轻的她无所畏惧地回来。 有评价说,泽文任性洒脱的文笔,让几个不同年龄层的女人轮番讲述自己的生活,她们不完美,但这掩盖不了她们的智慧和勇气。泽文敏锐地捕捉到了现代女性所要面对的诸多困境,并借一个不畏前行的主人公让这个故事朝气蓬勃。 人与狼演绎爱和自由的传奇 人类与狼关于爱与自由,无法复制的传奇经历,超越物种的感情——2010年4月,若尔盖草原,女画家李微漪救下奄奄一息的小狼崽“格林”,带回成都喂养。两个半月以后,繁华城市中不再有一匹狼的容身之地。看着格林孤独迷茫的样子,她决定带它回归真正的家园。 然而,由人类抚养长大的狼,是不被野生狼群接受的。 她陪着格林,从最简单的狩猎开始,一步步教给它莽莽荒原的生存法则。直到有一天,在历经险恶环境的生死考验之后,她才发现自己已然成为格林的负担。2011年2月,格林重返狼群…… 晨报记者 李春 新闻推荐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伍力徐中成)7月17日,记者从阿坝州公安局获悉,阿坝州交通运输局、阿坝州公安局联合发布管制公告,该州禁止...
若尔盖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若尔盖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那不勒斯的萤火》(意)马西米利亚诺·威尔吉利奥 著武苏 译
《上帝怀中的羔羊》(美) 凯洛琳·米勒 著陈辉 黎志萍 译
《焚曲》(美)苔丝·格里森 著林贤聪 译
《高山上的小邮局》(西)安赫莱斯·多尼亚特 著蔡学娣 译
《寻圣光的人》(美) 玛蒂娜·莱维特 著周天亮 译
《剩下来的孩子》(美)莉安侬·纳文 著漪微 译
《侠隐》张北海 著
《时震》(美)库尔特·冯内古特 著刘勇军 译
《不知有花》张晓风 著
《太年轻》(美)加·泽文 著张亦琦 译
《重返狼群》2018完整升级版李微漪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