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新闻 马尔康新闻 金川新闻 小金新闻 阿坝县新闻 若尔盖新闻 红原新闻 壤塘新闻 汶川新闻 理县新闻 茂县新闻 松潘新闻 九寨沟新闻 黑水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阿坝州 > 若尔盖新闻 > 正文

小康路上一个也不掉队 若尔盖县***工程建设纪实

来源:阿坝日报 2017-07-26 09:04   https://www.yybnet.net/

辖曼种羊场藏系绵羊选育基地核心母羊群

成熟大黄

万亩种子基地

优良牧草基地

藏汉宣讲

若尔盖大草原

沿国道、省道、县道、乡村道一路行来,夏日的若尔盖草原和农林区美不胜收,白墙红瓦的90多个村寨点缀在1万多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老人带着孩子们在美丽家园过着轻松自在的幸福生活。

来自崇州的商人张云胜在草原上已做了几年的活畜生意。虽然,今年离牛羊出栏还有些时日,但他从6月份开始就走村串户了解各家的牲畜出栏情况了,签下了不少协议,预交了一些订金。他说:“现在外面的一些牛羊喂饲料的多,大家都愿意买草原上无污染的牛羊肉。”

夏日的草原,到处鲜花簇拥,人山人海,自驾车在公路两旁成排成队,给沉静的草原带来了勃勃的商机。在包座战役旧址姜冬村七根火柴雕塑的旁边,嘎尔科带着两岁多的小孙子扎科正在卖酸奶。老人说:“现在正当产奶的旺季,老伴和女儿挤牛奶,做酸奶,卖牛奶整天忙个不停,全年的收入主要在这几个月,酸奶每天都要卖100桶以上,我们的收入很稳定,吃穿不愁。”

地域辽阔的若尔盖自然条件差异大,既有宽广的草原,又有农区和半农半牧区,还有不少群众居住在高半山,是全省88个贫困县之一。虽然农牧民人均年收入已达到10660元,但收入参差不齐,按照全省制定的8个对比标准,2015年底,重新核定的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全县尚有1444户6618人,共41个贫困村,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42.7%,贫困发生率为10%。而这些贫困户大多分布在自然条件艰苦、基础设施落后的高半山区、边远牧区、大骨节病区。部分群众由于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因素,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差,致使农牧业生产能力不高,生产方式落后,规模化生产、专业经营程度低,自身收入来源单一,发展能力弱,加之疾病致贫等因素,成为精准脱贫的最大限制。与快速发展的全县经济文化和城乡建设相比,县委的一些机关至今仍然在上世纪70年代修建的白墙红瓦办公楼内办公,彰显出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公仆情怀。全县各类干部职工每平方公里不足0.4名,教职工缺编达41%,卫生系统缺编达21%以上。而部分乡镇到县城距离达140公里,乡到村距离达40余公里,成为脱贫的硬骨头。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农牧民的精准脱贫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一环。如何保证奔小康的路上不让一人掉队,让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走上共同富裕的小康之路成若尔盖县委、县政府***的主要课题。

千军万马决战贫困

在客观审视县情、充分调查论证、科学分析研判的基础上,若尔盖县形成了全县“12343”脱贫攻坚工作思路,推动优秀干部、优良资源向脱贫攻坚一线集聚,形成全力以赴推进***、精准脱贫的强大合力。县委多次召开常委会、领导小组会,研究脱贫攻坚重大事项和重要问题,制定全县脱贫攻坚总体规划和41个贫困村脱贫方案,进一步细化“十项专项扶贫方案”“17个专项计划”。制定“六个一”帮扶工作机制,县委书记、县长带头帮扶最偏远的农牧区贫困乡村,41名县级领导、206名科级干部、41名“第一书记”和41名农技人员驻村帮扶41个贫困村。去年8月10日到8月15日,县级领导分别集中3天时间,带队蹲点督导联系村,切实解决贫困村困难,扎实有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分层级建立县级联系领导、县级帮扶部门、“第一书记”、农技人员等工作管理制度,层层签订《脱贫攻坚目标责任书》,分类设置考评指标,科学制定考评办法,将脱贫攻坚作为重大工作纳入年度绩效目标考评,形成倒逼机制,层层压实脱贫责任。

该县***紧紧围绕脱贫攻坚重大活动和重点工作,大力宣传相关政策,总结经验做法,挖掘先进典型,以正能量引导脱贫攻坚工作。去年在电视台开辟专栏,先后播放“脱贫攻坚政策解读”、“***共奔小康”等系列报道15期,在政府门户网站、“若尔盖县发布”、“微若尔盖”等新兴媒介上宣传报道110多条脱贫攻坚活动信息,营造了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脱贫攻坚的良好氛围。坚持“扶志”先行,通过村组干部会、村民代表会、坝坝会以及干部“一对一”、“面对面”思想教育,鼓励贫困村、贫困户树立不等、不靠的思想,从思想上脱贫以达到行动上脱贫。同时,坚持以抓能力扶贫增强造血功能,将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就业培训范畴,举办中式烹饪、乡村旅游及挖掘机、藏族服饰等各类技能培训19期,通过培训,实现1514人就业,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5122人,实现劳务收入6146万元。

扎实抓好保障体系

在项目、资金实施投入中,坚决从严管理项目、从严使用资金,设立扶贫资金专户,实行县级财政报账制;严格项目公示制度,实施项目均在乡、村两级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公示公告,接受社会各界监督。紧盯脱贫任务的时间节点、重点项目、重大问题,发挥纪检监察、组织、督查督办等部门作用,去年以来,开展脱贫攻坚专项督查8次,“面对面”反馈问题50余条,形成督查通报5期,及时提醒和纠正问题,以动真碰硬的督查问责树立起良好的工作导向。精准聚焦目标任务,加大工作力度,积极争取资金,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去年,投入各类资金1.2亿元,精准减贫320户1503人。

阿西乡的阿申一家因劳力少、家中又有大骨节病患者而一直未能脱贫,去年,他在“第一书记”的帮助下,向信用联社贷款5万元,在花湖天街建起了门市,又购买牲畜,改良了畜群结构,日子很快就红火起来,已经脱了贫。驻村帮扶组以及包村包户单位的干部把责任层层压实、压力级级传到,确保脱贫攻坚工作不折不扣执行到位。

切实加强资源整合统筹力度,推动精准脱贫与各项建设深度融合、良性互动,形成“大扶贫”格局。进一步加大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拟定政策支持清单,明确贫困户创业在工商登记、贷款贴息、税费减免等方面的优惠扶持措施。建立产品推广销售机制,紧紧把握成都、兰州两大市场,加强若尔盖品牌营销,加快交易平台建设,试点发展电商交易和订单生产,切实解决市场与经济与群众发展的问题。

***成效显著

若尔盖***把发展增收致富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依托优势资源,融合发展“一三产业”,以产业带扶贫,实现产业就业帮扶447户2119人。坚持培育壮大传统种养业,按照“一村一品”、“一村多品”和“多村一品”思路,建成600亩“农繁牧养”种草基地、千亩油菜观光基地、5800余亩中药材基地、人工打贮草基地7.7万亩, 新建牲畜暖棚190户,牲畜改良点3个,家庭牧场10户,实现存栏各类牲畜123万混合头,出栏各类牲畜13万混合头,肉奶产量14.6万余吨,产值2.13亿元。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利用若尔盖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鼓励和支持农牧民群众从事旅游服务业,实现劳动力就地转移。目前,全县共有旅游从业人员3000余人,从事旅游服务车辆300余辆,宾馆饭店200余家,达到一定规模牧家乐和商贸购物场所100余家,去年实现旅游总收入55765万元。基本形成区域脱贫有特色优势产业支撑、村户脱贫有富民产业支撑的产业扶贫格局。

结合***难度大、骨头硬的实际,围绕民生工程抓脱贫。高度重视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实施了一批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极大地改善贫困村和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在饮水方面,投入1600余万元,实施冻列等4乡水源地保护项目、达扎寺镇等5个乡镇包虫病防控饮水安全建设项目,麦溪乡查科村等4个村新增农村饮水安全建设项目,基本实现全县99个村、社区安全饮水全覆盖,7.8万干部群众都已喝上干净、安全、放心水。在交通方面,整合资金8600余万元提升乡村道路,基本实现行政村全部通达通畅。在住房方面,大力推进藏区新居建设,为504户补助1008万元,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190户。启动易地扶贫搬迁扶贫项目建设,投资327万元,有效改善19户54人贫困户贫困群众生活环境。在教育方面, 坚持扶贫先扶智,实施学前教育“一减一补”、义务教育“三免一补”、高中教育“两减一助”政策,推进营养改善计划,136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全面受益,为35名即将就读大学贫困学生资助74500元。在医疗卫生方面,加快推进农村慢性病康复医疗体系和“1小时医疗服务圈”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基本药物制度实现全覆盖,落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一站式”就诊服务、先诊疗后结算制度,实施“十免四补助”政策,去年以来,已有25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90余万元补偿,个人住院合规费用控制在10%以内,贫困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政策兜底抓脱贫。着力推进民政救助与脱贫攻坚两项政策有效衔接,充分发挥民政救助兜底保障作用。认真组织开展城乡低保复核清理,清退不符合城乡低保条件人员,做到了应保尽保、应退尽退,确保“精准兜底”。发放城镇最低生活保障金,月人均补助260.04元,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月人均补助达150.63元。加强医疗救助与医疗保险、大病保险间的有效衔接,发放医疗救助1173人次。积极推进临时救助,按人均5元标准划拨39万元,建立临时性困难救助资金,去年救助困难家庭71户。

在***中,针对贫困人口文化程度低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家门口就业”新途径。开展乡村道路养护试点,将农村公路养护工作与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工作结合,投入59.5万元,选取县道万唐路、包座乡道、夏德村道共计134公里道路进行养护试点工作,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就近就业,人均年增收4980元。开展林生态脱贫试点,投资300万元,选聘30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培训后,从事森林、湿地或防沙治沙后期管护工作,受聘贫困家庭实现就业增收9960元。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大土地经营流转,鼓励一批懂科技、有能力的农户,组织承包无种植能力的农户土地,集约种蔬菜、种药材,全县实现土地有偿流转9431亩,亩流转平均价格达350元,实现收入214.5万元。

大力推进产业周转金申贷,投入周转金615万元用于支持贫困户发展产业,户均产业周转金达到1万元,有效缓解建档立卡贫困户生产发展资金短缺困难,进一步提高贫困户产业发展风险承担能力。与阿坝州农村信用联社签订《政银战略合作协议》,未来五年将为全县提供50亿元的信用贷款增量,为脱贫攻坚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撑。去年已完成1444户贫困户评级授信工作,发放贷款2172万元,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565户。为阿西乡下热尔村50户村民发放1000万元贷款,支持“花湖天街”产业发展。用足用好定点扶贫资金370.5万元,帮助5个村发展优势产业、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强化东西扶贫协作,落实浙江对口帮扶资金1500余万元。以“德阳援建”为契机,大力开展基础设施、产业结构、民生和智力支持等四大类项目建设,助推脱贫攻坚工作。与西南民族大学成功签订《校县合作帮扶协议》,充分发挥高校人才、知识和科技等优势,为脱贫攻坚提供智力保障。西南民族大学先后组织4批人员到县开展以“情系青藏·爱洒西部”为主题的支教活动和“藏汉双语传染疾病防治知识宣传科普教育”活动。

当前,若尔盖***的战役还在尚未脱贫的32个贫困村中如火如荼进行着。今明两年,将是全县决战贫困的攻坚战。坚冰已经打破,航道已经开通,实践充分证明,保障群众如期脱贫并不再返贫,若尔盖县的脱贫奔康之战一定会取得全面胜利。

·杨翔 毛宗旭 王望·

新闻推荐

努力建好美丽四川若尔盖山水 专访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若尔盖县委书记泽尔登

■记者哈斯满开启新征程、夺取新胜利。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发出了在新的历史起点再前进再出发的动员令。旗帜引领方向,关键在于实干,近日,就如何学习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记者采访了省第十一次党代...

若尔盖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若尔盖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小康路上一个也不掉队 若尔盖县***工程建设纪实)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