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阿坝 今日马尔康 今日金川 今日小金 今日阿坝县 今日若尔盖 今日红原 今日壤塘 今日汶川 今日理县 今日茂县 今日松潘 今日九寨沟 今日黑水
地方网 > 四川 > 阿坝州 > 今日壤塘 > 正文

“游牧人”变成职业新农民

来源:四川日报 2021-10-29 05:53   https://www.yybnet.net/

壤塘实施“六新”工程助推乡村振兴

□周琳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中成

10月24日,在壤塘县岗木达镇达日村,村民仁青巴从地里拔出几根比手臂还粗的萝卜说,这些萝卜还没出县城就会被卖光。

今年46岁的仁青巴,之前曾是地道的“游牧人”,现在却是全县出了名的有技术的专业菜农。他的身份转变,是壤塘县大力开展职业农民培育的结果。

为有序推进乡村振兴,今年,壤塘县政府出台《壤塘县加快“六新”工程“五三”行动建设实施方案》,计划通过5年时间,实施建设新环境、引导新风尚、培育新产业、培养新农民、养成新习惯、过上新生活“六新”工程。

培养新农民。壤塘县邀请农业科技部门的专家、研究员、教授对农牧民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指导,包括《云上智农》《科学施肥技术》《农业面污染防治实用技术》《马铃薯规模生技术》《大棚养植技术》等实用知识,还组织学员到州内外的示范基地参观学习。目前,壤塘已开展专业化培训8期527人,逐步构建了一批懂文化、懂技术、懂政策、懂科学、懂法规、会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种菜就要像管孩子一样去管理。”仁青巴说,耕地、覆膜、打孔、播种、锄草、上水、施肥,种菜的每一步,通过培训自己都掌握了。

2017年,仁青巴在乡镇干部、农技专家的现场指导下,将自家的全部土地种上了豌豆、胡豆、莲花白、莴笋、花菜等10余种蔬菜,当年就增收了7万余元。

“这几年种菜,每年都有十多万元的收入。”仁青巴说,今年,他还新建了两个蔬菜大棚,丰富蔬菜品种。附近村民也尝到了种菜的甜头,现在家家户户都有小菜园,不仅可以自己吃,多的还能卖。

产业是乡村振兴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壤塘坚持科学布局区域产业结构,形成“一乡一品、一村一业”特色产业体系。上寨片区依托G317文旅产业廊道重点发展“交通+”“旅游+”双低油菜等产业;杜柯片区依托县城打造县城物资供给基地,重点发展中小微园区和畜牧等产业;则曲河流域五个乡镇依托生态、文化、土地资源,重点发展文化旅游、畜牧养殖、蔬菜及黑青稞种植、商贸流通等产业。

石里乡下大石沟村为发展产业,连续5年总投资50万元,采用节水灌溉方式种植青杠木耳3万余棒,发展联户牧场养殖牦牛374头,同时发展跑山鸡、高原中蜂等产业,并引导村民种植赤芍、大黄等经济效益高的种植业。去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30万元,分红最高的村民获9000余元红利。

此外,壤塘还深入实施农村基础设施查漏补齐和改善提升行动。目前,已在全县11个乡(镇)围绕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提升改造500余处,完成“户改厕”1849户,家居环境改善716户,新建消防水池377座,配套排污管50公里,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新闻推荐

壤塘县重走长征路 重温红色史

■王廷妮尼玛初“北京的金山上光芒照四方……”近日,壤塘县宗科乡日斯满巴碉房党性教育基地红歌嘹亮,来自壤塘县司法系统的...

壤塘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壤塘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游牧人”变成职业新农民)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