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记者 邹阳 记者 王和斌
1020平方米的展馆;
34个非遗项目;
118名非遗传承人、传统艺人;
……
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是阿坝州参加“非遗节”展览、展演以来人数最多、场馆最大、规模最大的一次。站在阿坝展馆门口,“绣花功夫”几个大字格外醒目。
“此次‘非遗节\’,阿坝州旨在实现‘文化\’与‘扶贫\’互利双赢,把‘非遗\’带出大山,让其成为***的新动力。”阿坝展馆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奋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中,阿坝州将丰富的非遗资源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全面激发内生动力,不断增强产业“造血”功能,以文化品牌促进经济效益,在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助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记者在阿坝展馆内看到,从前言到非遗文化介绍,无不体现着“阿坝州***与非遗保护展”的主题。文化扶贫,势将成为阿坝州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新路径、新动力、新机遇。
羌族刺绣、藏族编织——带动妇女在家致富
走进阿坝展馆,映入眼帘的是“羌绣”和“藏族编织、挑花刺绣”两个展台,这是此次“非遗节”阿坝州的两个“头号”非遗项目,也是阿坝州实施文化扶贫最为重要的两个非遗项目。
来自汶川县的非遗传承人徐敏在此次“非遗节”上带来了许多与“羌绣”有关的产品,这些产品融入了现代生活元素,不再只是单纯的旅游产品。徐敏说:“此次‘非遗节\’带来的展品都是我们自己的品牌——‘一针一线\’的产品,纯手工制作,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记者了解到,“一针一线”品牌采用“公司+农合”的方式运营,不仅在网络上销售,现在在成都宽窄巷子已有一家实体店。目前,公司带动了很多汶川当地老百姓在家灵活就业,平均每人每月靠“羌绣”可增收1000多元。
在刺绣类展台,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藏羌织绣传承人杨华珍带队的“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展台前人头攒动、热闹非凡。8名手工艺人整齐地坐成两排,专注着刺绣,引来了众多游客驻足观看。
杨华珍说:“藏族、羌族的妇女本就有织绣的手艺。我还成立了‘阿坝州藏族传统编织挑花刺绣协会\’,就是想带动更多的农村妇女靠这门手艺增加收入,让她们实现‘居家就业、在家致富\’。”
“5·12”汶川特大地震后,为了保护和传承藏羌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帮助灾区妇女增加收入,杨华珍和她的团队先后向2000余名妇女传授了刺绣技艺,提升了她们原有的传统手工技法,让她们把原来生活中普通的手工技艺变成了谋生的手段。
如今,她的努力得到了回报。来自茂县沟口乡五家村的杨白兰跟杨华珍学习刺绣技艺后,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8年之前,杨白兰一家10几口人就靠种土豆、玉米等传统农作物谋生,生活拮据。2009年,得知杨华珍要传授刺绣技艺,杨白兰毅然前往成都学习刺绣技艺。
“我本来就会刺绣,有点底子。来杨老师这里学习技艺还包吃包住,当时我就想过来好好学习、提升刺绣技艺。”杨白兰说,当初的选择没有错,8年后的今天,她已经是能够带徒弟的传承人了。
杨白兰告诉记者,现在她在杨华珍的工作室工作,平均一个月有4000多元的收入,“比在农村种地强多了”。杨白兰靠刺绣手艺谋生致富后,还发动家里的姐妹也来学习刺绣技艺,并以此为生。
“我三姐杨东花因为生病没得到及时治疗,身体很不好,没法干重体力活,在家种地已经不可能了。”杨白兰说,如今,两姐妹都在杨华珍的门下学习、工作,靠刺绣燃起了生活的希望。
记者了解到,在“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展台展示刺绣技艺的部分是传承人,还有一部分是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艺术人才培养项目“藏羌织绣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招收的学徒。泽尔朵就是来自阿坝县的学徒。
泽尔朵有模有样地展示着刺绣技艺,手法有些生疏,但慢中藏着细致和专注。她说:“来杨老师这里培训、学习刺绣,是为了学成回去教更多的农村妇女学习这门技术,让她们在家就能增加收入。”
如今,阿坝州依托民族传统手工艺重点企业,注册商标品牌,通过订单方式由农户及家庭作坊进行生产,由企业统一组织产品销售,年产羌绣8000余件,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500余个,产值达500余万元。
非遗“传习所”——引领农牧民脱贫增收
堆绣、唐卡、藏文书法、壤塘石刻、藏香制作技艺、藏族金属制作加工工艺、藏式木雕技艺……这是此次“非遗节”上壤塘县非遗“传习所”带来的非遗项目。
在堆绣展台前,卓尕专注地堆贴。
卓尕出生在壤塘县一个贫困家庭,由于家庭条件困难,他早早就辍学在家,帮助父母干农活、做家务。当他听说可以免费学习堆绣时,毫不犹豫地来学习技艺,一直坚持到现在。
“学会了堆绣,以后可以当老师,给其他人传授技艺,也可以自己绣,‘传习所\’统一售卖,销路不愁。”卓尕说,以前在家里种地,一年的收入仅够解决一家人的温饱问题。如今,掌握了一项技能,增收致富有了门路。
改变卓尕命运的“传习所”,出现于2009年。它的前身是时任壤塘县政协副主席的嘉阳乐住创办的唐卡培训班,“创办这个培训班的初衷是帮助解决本地青年的就业问题”。
8年过去了,这个培训班已经变成了一个拥有500多名学生的传习基地。学生可以在这里免费学习唐卡、石刻、木雕等传统技能。至今,壤塘县范围内的非遗“传习所”已达到13个,涵盖了手工艺、音乐、医学、戏剧等不同领域。
在壤塘石刻展台前,两位传承人专心致志地做着手工。“他们是壤塘石刻技艺仅有的两名传承人了,如今也开办了‘传习所\’,在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带动了当地贫困户在家增收致富。”壤塘县文体广新局局长王鸣涛介绍说。
“现在我已经收了70多名学徒了,他们都是在农闲时来学习,生产和学习两不误。”来自茸木达乡的壤塘石刻传承人班玛罗尔吾告诉记者,现在已成立了“壤巴拉石刻”协会,采取“传习所+公司+农户”的模式,继承、发扬壤塘石刻文化,带动群众增收。
“去年,我组织了30多户贫困户进行免费培训,让他们多掌握一门增收的手艺。”来自宗科乡的壤塘石刻传承人拉花说,当地老百姓农忙时忙劳动生产,农闲时做石刻手工,依靠壤塘石刻这门手艺每人每年能增收1500余元。
此外,壤塘县还在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创业园。非遗“传习所”生产的产品可以在创业园形成品牌,集中推向市场。“传习所”的学生出师后可以到创业园开店或上班,开启了农牧民不离乡、不离村、不离土、不离牧就业增收新模式。
壤塘县通过非遗“传习所”引导普通群众参与到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行列中,助力群众致富奔康,是阿坝州非遗保护和脱贫攻坚有机结合的成功案例。近年来,阿坝州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了文化延续性和创造性的保护,将传统文化融入生产生活,转化为独具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优秀文创产品,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数据是最好的佐证。截至目前,全州有非遗生产性保护项目26个,合作社、小作坊118个,实现年营业额收入达5599.3万元,带动4148人实现就业,其中带动贫困群众就业1377名。
阿坝展馆负责人介绍,下一步,阿坝州将加大非遗项目的宣传报道力度,积极组织各级非遗项目参加全国、全省的展会,提升知名度。鼓励保护单位和传承人把握非遗核心技艺,开展技术创新、服务创新,通过创新手段开发系列非遗衍生品,让与生活紧密相连的非遗项目持续发挥价值。
“***,文化有所为”。在此次“非遗节”上,阿坝州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这句话。借助非遗衍生品的开发,扶持培养文化人才、非遗传承人,激发贫困地区的“文化力量”,阿坝州在文化扶贫这条路上已迈出铿锵步伐,一针一线绣出阿坝儿女脱贫攻坚的“幸福之花”。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王焰)近日,阿坝州检察院检察长邓鹏前往壤塘县,开展脱贫攻坚和维稳工作督导调研。调研期间,邓鹏深入上壤塘乡及查卡村、仁棚村,中壤塘镇及伊根门多村、确尔基寺,吾依乡壤古村、林源生...
壤塘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壤塘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