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壤塘
编者按:文化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一个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充分体现。近年来,壤塘县将文化惠民工程作为改善民生、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的重要举措来抓,扎实推进文化惠民工程,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满足了农牧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城乡群众从中深切感受到了文化惠民工程带来的实惠。
■王娜记者杨刚哈斯满
流金七月,行走在壤巴拉大地,处处都是生机盎然的绿意。
在广场里跳起欢快的锅庄、坐在农家书屋“充电”、观看文化下乡节目表演……行走在壤塘县各城镇乡村,农牧民群众闲暇时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方文化天地,处处洋溢着时代气息和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为全县群众的生活增添了绚丽色彩。
近年来,壤塘县群众文化活动年年推陈出新,文化下乡常抓不懈,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一项项文化惠民工程宛如阵阵春雨,让一朵朵鲜艳夺目的文明之花在全县各地竞相绽放,释放出无穷活力,充溢着勃勃生机。
7月10日,壤塘县体育馆迎来了壤塘藏戏团的演员团队,精彩的表演吸引了众多的观众慕名前来,阵阵雷鸣般的掌声回荡在整个体育馆内。
“我们所有节目都是根据我们本地居民的喜好来排练的,就是希望农牧民群众在忙完繁重的农活之后,也能够好好地享受文化‘大餐\’,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壤塘县藏戏团团长俄旺旦真告诉记者,藏戏团成立于2012年11月,由40位民间艺人、业余文艺骨干组成,大多是壤塘本地各乡镇喜好文艺表演的青年人。
从小就喜欢文艺表演的俄旺旦真,是壤塘原南木达乡藏戏的传承人,在近几年文化竞相开放之际,他的才华得到了县文体广新局的认可,推举他为藏戏团团长,匾牌也换成壤塘县藏戏团。“我们藏戏团除了在本县12个乡镇演出,还经常去周边县及成都绵阳等地演出,向他们展示我们壤塘特有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以此来感谢他们对我们的援建和帮助。”俄旺旦真向记者介绍,藏戏团成立以来,每年都会把节目送到全县12个乡镇及敬老院、学校。
近年来,为丰富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在文艺创作和活动开展方面,壤塘县注重培育地方特色,打造以觉囊梵音、川西北藏族民歌、南木达藏戏、宗科锅庄、龙头琴弹唱等为代表的文艺精品,树立文化品牌,创新活动模式。
走进蒲西乡蒲西村的农家书屋里,干净的书柜上整齐地摆放着各种类型的图书,不少村民正在书屋里专心看书,农家书屋俨然已经成为村里人一片知识的“小天地”。
“现在很多村民没事都爱来书屋里坐一坐、看看书,尤其是年轻一点的。”村委会主任旦真洛向记者介绍,目前村里的书屋最受欢迎的就是农村科技养殖和畜牧业等相关图书,因为这可以让村民们接触到自己最需要的知识。
“有了这个广场,平时大家就可以在这儿跳跳锅庄、锻炼身体,大家的业余生活也丰富了。”旦真洛指着面前的健身广场说。
把舞台搭到田头,将艺术送到基层,让百花回报沃土,用艺术奉献人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发展。如今的壤塘,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建立。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1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60个行政村实现农家书屋建设“全覆盖”,修建37个寺庙书屋,11个乡镇具备数字电影放影机,11个乡35个村配备电视、音箱、功放、调音台、DVD、发电机、广播、文体用品等设备,农村电影“2131工程”共放映720场,53个村实施农民健身工程。
一本本实用的书籍,一场场别开生面的文化惠民活动,让壤塘县广大农牧民群众提振了精气神,汇聚了正能量,不仅让他们在家门口欣赏到了一场场视觉盛宴,更让广大农牧民群众在欣赏节目中深深感受到现代文化的魅力所在。
新闻推荐
(上接第1版)四是加强民主法制和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支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支持各级政协依法按章程履行职能,支持“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
壤塘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壤塘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