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新闻 马尔康新闻 金川新闻 小金新闻 阿坝县新闻 若尔盖新闻 红原新闻 壤塘新闻 汶川新闻 理县新闻 茂县新闻 松潘新闻 九寨沟新闻 黑水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阿坝州 > 壤塘新闻 > 正文

非遗千年传承精彩圣洁壤塘 文化富民强县辉煌悬天净土——壤塘县“壤巴拉节”暨文化发展大会活动侧记

来源:阿坝日报 2016-08-11 13:41   https://www.yybnet.net/

编者按:民俗文化触摸历史脉络,文化之花云集翘首争艳。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人文环境赋予了壤塘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数量丰富、价值独特的民间民俗文化,是川西北高原上人类文化遗产的瑰宝。近年来,壤塘县以文化强县为抓手,大力挖掘民族文化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川西北藏族山歌》、“南木达藏戏”被列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觉囊“梵音古乐”成功申报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2年壤塘县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成为阿坝州首个获此殊荣的县;石刻、唐卡走出了壤塘,走向市场,在成都、北京,声名鹊起;壤塘唐卡在西博会上获得金奖……一次次的荣誉,一次次的辉煌无不为壤塘文化发展写下了生动的脚注。

8月8日至8月9日,壤塘县举行了以“文化·和谐·奔康”为主题的“壤巴拉节”暨文化发展大会活动。一个个民族文化的“金字招牌”,使浸润在藏文化雨露中的壤巴拉又一次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壤塘县以活动为载体,努力搭建文化产业发展平台,积极推动全县文化展示、交流、保护和发展。通过党委决策,政府引导,价值挖掘,产业培育,让民族文化成为了脱贫奔康、富民强县突破口,助推着县域经济加快发展。

■黄雷记者杨刚杨骁哈斯满

圣洁壤塘天蓝水碧,悬天净土牧歌悠扬。觉囊文化中心,唐卡画师的笔尖在清静中勾勒出绝美的线条;藏香传习所里阵阵青烟缭绕弥漫,已有六百多年生产历史的时轮藏香依旧沁人心脾;华丽的藏戏踏出古朴的舞步,咏唱着古老的歌词,讲述着高原上千百年来传奇的故事;汹涌的杜柯、则曲河奔流在苍翠的群山之间,奏响激昂的曲调喜迎八方宾朋……

为深入挖掘壤塘县文化内涵,展示文化多样性,依托壤巴拉节,努力将壤巴拉黄财神文化、觉囊文化、非遗项目树立为该县文化名片,8月8日至8月9日,壤塘县举行了以“文化·和谐·奔康”为主题的“壤巴拉节”暨文化发展大会活动。

“坚持实施文化发展战略,将文化作为引领转型发展的旗帜,尊重文化、挖掘文化、敬畏文化、弘扬文化,让文化侵润壤塘的每一处角落,每一个细胞,使文化成为全县人民共筑伟大中国梦、书写壤塘篇章的不懈动力和创造源泉。”正如县委书记严华所说,壤塘县正积极探索以文育人、以文化人、以文聚人、以文兴产的新路径,建设天蓝、地绿、水净、民富、县强的魅力壤塘。

浓浓茶香品本土特色茶道

记者一行沿着杜柯河一路驱车前行,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感受浓郁的民族文化、神秘的宗教文化、淳朴的民风民俗。

走进位于南木达镇三郎村的壤巴拉色玛藏茶制作工艺传习所,许多学习色玛藏茶制作工艺的当地村民正在翻炒茶叶。茶是藏族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要饮品,其中色玛藏茶又为藏族同胞的民生之茶,而俄尖德茶是南木达片区特有的一种藏茶,至今已有约500年历史。

“壤巴拉色玛藏茶是野生花叶海棠的嫩叶加工制成,生长在海拔3200—3500米上的原始森林河谷地带,由于海拔高、无污染、光照充足、温度适宜,植物体内有极为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大量生物活性物质,富含茶多酚、维生素C、类黄酮等大量营养元素。”色玛藏茶制作工艺传承人俄灯告诉记者,在三郎村成立壤巴拉色玛藏茶制作工艺传习所,不仅是为了传承这项技艺,也是为了带动周边老百姓致富增收。

“以前我们家收入单一,家庭条件差,如今有了壤巴拉色玛藏茶制作工艺传习所,我们不仅可以在传习所学到制作色玛藏茶的技艺,还增加了家庭收入,一个月可以拿到1000至2000元的工资,真是一举两得。”三郎村村民壤丹说。

活动现场,游客和嘉宾听着解说,心动不如行动,纷纷慷慨“解囊”,把一包包藏茶收入“囊中”。

据藏医学主要医典《四部医典》和《使用藏医名库》中记载,壤巴拉色玛藏茶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散淤消肿、治疗消化不良等功效及保健作用。经中国科学院西北生物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茶多酚检测结果显示,壤巴拉色玛藏茶具有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和抗癌、抗衰老、抗缺氧、抗辐射的“三降四抗”功效,适合“三高”人群饮用。

如今,壤巴拉色玛藏茶制作这项古老的民间工艺正逐步成为当地群众致富增收的门道。

精彩藏戏演绎非遗传承经典

观赏完色玛藏茶精细的制作工艺,伴随悠扬的旋律,来自茸木达乡巴生村巴生幼儿园的小朋友们为大家献上了精彩的自编藏戏《格萨尔王》,获得观众一致好评。

“我们带小朋友们跳藏戏,就是不想让藏戏在下一代失传了。为了能让演出更完美,小朋友们穿的衣服材质、颜色、款式及制作过程全是一针一线纯手工制作的。”茸木达乡副乡长曲木穷告诉记者,之所以让小朋友们投身到藏戏表演中,一方面是自己乃至整个壤塘县群众对藏戏骨子里的热爱,另一方面是让藏戏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传承下去。

非物质文化遗产薪火相传。在壤塘县体育馆,来自壤塘县、红原县和青海省班玛县的三个藏戏团演绎经典,精彩的表演吸引了众多的观众慕名前来,阵阵雷鸣般的掌声回荡在整个体育馆内。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地方传统文化和历史变迁的‘活化石\’,藏戏作为壤塘县的一块文化瑰宝,不仅要留存更要流传。”壤塘县藏戏团团长俄旺旦真告诉记者,藏戏团成立于2012年11月,由40位民间艺人、业余文艺骨干组成,大多是壤塘本地各乡镇喜好文艺表演的青年人。

从小就喜欢文艺表演的俄旺旦真,是壤塘原南木达乡藏戏的传承人,在近几年文化竞相开放之际,他的才华得到了县文体广新局的认可,推举他为藏戏团团长,匾牌也换成壤塘县藏戏团。藏戏团成立以来,每年都会把节目送到全县12个乡镇及敬老院、学校,让非遗文化重回群众身边。

文化中心汇千年觉囊文化精粹

顺觉囊文化走廊而行,来到觉囊唐卡、传统手工艺传习基地,无论是确尔基寺的《香巴拉圣境图》,还是传承千年的觉囊唐卡,都彰显着圣洁壤塘浓厚的文化底蕴。

位于壤塘县中壤塘乡境内的“中国第一·世界唯一”的觉囊文化中心,距县城40公里,由藏洼寺、确尔基寺、泽布基寺组成,建筑规模宏大、历史悠久,因建筑独特的寺院、恢弘的佛塔、经久传世的文物、财神的传说享誉四海,2007年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确尔基寺始建于1378年,是觉囊派三大寺庙主寺。各寺均珍藏有元、明、清、民国时期的大量珍贵文物。藏经3万多卷,珍藏佛塔、菩萨、香炉等法器和祭物1000多件,唐卡200多幅。觉囊教派经过800余年的历史洗礼和岁月积蓄,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觉囊文化。

在确尔基寺、泽布基寺和藏洼寺,随处可以欣赏到元、明、清等朝代的壁画。这些壁画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由于采用矿物颜料,调以胶汁和牛胆汁,壁画色彩光亮,图案清晰,久不褪色。而其唐卡艺术也有它的独到之处,除囊括了刺绣唐卡、贴花唐卡、提花唐卡、宝石唐卡、绘画唐卡外,72米长、30米宽的《释迦牟尼画卷》《莲花生威仪像》巨幅唐卡为世人惊叹。同时,文成公主绣制的《药山王》唐卡亦大放异彩。

觉囊文化中心内建筑奇特的寺院和佛塔、经久传世的文物、彰显特色的财神都赋予了壤塘秀美山川圣洁的灵性。

海螺悠悠,法号声声。流传千年不绝的觉囊派“梵音古乐”在县体育馆内举行了一场特殊的展示,来自藏洼寺的高僧,以吹奏、敲打、唱念、舞蹈、赞偈、手印、供养等多种形式,完成了由恭迎、沐浴、皈依、礼赞、和乐构成的完整的梵乐套曲,整个展示古朴庄严,乐声清澈流畅,堪称“千年不断的活态传承,高原上的原生态艺术”。

觉囊派“梵音古乐”是我国藏传佛教现存的最古老的乐种之一,既有诵唱的声乐曲,又有吹打的器乐曲。它源于印度佛教音乐,并吸收了藏族传统音乐养分,形成了具有浓郁藏民族聚居区风格和内涵丰富的藏传佛教音乐艺术。

觉囊文化中心其独特的宗教源流,宏大的庙宇建筑规模,精湛的雕刻、绘画、雕塑、唐卡等艺术,丰富的历史文物,浩繁的宗教及觉囊教派的经典著作和藏学论著堪称藏区一绝,也是全国独一无二的觉囊教派发展生息之摇篮。

传习基地扬民族文化遗产

文化,是地方之根,是县城之魂。壤塘县大力实施文化强县战略,筹建了唐卡、藏戏、藏医药、石刻等十个传习所,将传承弘扬民族文化遗产与开发利用有机结合,不断激发出传统民间文化新活力,促使文化产业成为推动壤塘跨越发展的强劲动力。

精美的构图、细致的线条、炫目的色彩……在有着“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之称的中壤塘乡觉囊唐卡传习所,一幅幅已经完成或正在绘制的唐卡映入眼帘,几十名传习所学员正在安静地学习唐卡的制作技艺。

“我特别喜欢唐卡,之所以到这来学习唐卡,是因为这里的唐卡技艺精湛,文化底蕴深厚。”来自马尔康市康山乡的但平说。

据了解,唐卡传习所除了设有唐卡绘画、布艺唐卡、装裱缝纫、造像雕塑等非遗课程,还开设了藏文、汉文、数学等文化培训课程,使学员在学习唐卡绘画的基础上能够获得更多文化知识。

非遗是珍贵的,而传承是最好的保护。唐卡作为藏族传统的绘画艺术,是藏民族艺术的杰出代表,唐卡传习所基地的建立让唐卡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传承。

长期以来,藏医药均为民间口传心授方式进行传承,且多是一脉单传,加之传承人较为分散,藏医药配方缺少系统整理,难以产生集约的社会和经济效益。2014年3月,壤塘县在中壤塘乡成立了藏医药传习所,主要从事藏医药相关理论、工艺和成品研究、教学和生产实践,设藏药、藏香、藏药茶三个专项。目前,传习所已经完成消化系统、神经性、风湿等疾病药房的配置,初步具备度姆藏香、时轮藏香、壤巴拉藏香和神圣州、波若叶、慈勇、东香等藏药茶产品的加工和生产能力。

“壤巴拉”石刻艺术是藏族人民在长期劳动生活中创造、积累而成,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壤塘在宗科和茸木达两名省、州级石刻传承人的引领和带动下,成立了“壤巴拉”石刻协会,并在此基础上采取“传习所(基地)+公司+农户”模式,让一批热爱“壤巴拉”石刻艺术,有一定文化基础的民间艺人,按照统一组织、统一培训、统一管理、统一实施的模式,继承、发扬、创新藏民族文化,成为带动群众增收的新兴产业。

璀璨夺目的民族文化艺术闪耀壤巴拉高原。近年来,壤塘县委、县政府以建设文化壤塘为目标,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培育文化产业,全县文化产业投入明显加大,规模、质量、效益不断提升,呈现出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如今,全县有国家级文物3处,其它各类文物123处,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9项。

活动期间,壤塘县还在县文化馆内展示了非遗作品和摄影作品,同时还举办了壤巴拉文化发展论坛。8月9日上午,来自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和北京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以及全国各地的民俗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壤巴拉文化力量诠释为主题进行主旨演讲,围绕文化定位进行了论坛对话,各抒己见,共同探讨壤巴拉生态文化发展的现状、前景以及发展路径。

据悉,壤塘县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进一步挖掘本土的文化资源,学习借鉴先进的文化资源开发、文化产业发展以及文化传承等方面先进经验、理念和运作模式,努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让文化在传统和现代的碰撞中做得更好,推动文化和经济结合,让壤巴拉文化进一步向前发展。

一方水土,一种风情。在世世代代的生存繁衍之中,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壤塘民族文化艺术逐渐形成,经过不断的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今天的壤塘文化艺术已令人陶醉,盛开在这片广袤土地上的民族文化艺术之花,沁人心脾,璀璨夺目。

新闻推荐

市中医医院赴壤塘县开展中医培训

本报讯为做好对口支援医院的帮扶工作,近日,市中医医院派出针灸科专家赴壤塘县开展中医实用技术培训。据了解,此次培训10天,主要是开展中医适用技术的培训,培训对象是在基层医疗机构工作的中医...

壤塘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壤塘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非遗千年传承精彩圣洁壤塘 文化富民强县辉煌悬天净土——壤塘县“壤巴拉节”暨文化发展大会活动侧记)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