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杨刚颜天杰
【名片】宋子达,54岁,从1990年任壤塘县石里乡阿斗村党支部书记至今。
【闪光事迹】二十多年来,在这片他热爱的土地上,宋子达处处身先士卒,为村民排忧解难。在他的带领下,原本贫困落后的阿斗村被评为省级文明村。
黄澄澄的油菜花在阳光照耀下美不胜收,富有民族特色的二层小楼掩映绿丛,走进壤塘县石里乡阿斗村,处处呈现出一幅家富民乐、人居和谐的乡村画卷。
在这画卷背后,是在党支部书记宋子达带领下,全村村民强素质、选路子、奔小康的生动轨迹。他将自己的青春、汗水和满腔的赤诚,都洒在了阿斗村山水间、草原上……
让党建成为一面鲜活的旗帜
宋子达常常说,村党支部有没有战斗力,村干部在群众心里有没有威信,关键在于支部一班人能否搞好团结,能否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为了搞好支部团结,他始终坚持以大局为重,遇到事情都会征求每个干部以及群众代表的意见和看法,坚持做到办事公正,处事公平,要事公开。
在他的坚持下,阿斗村在石里乡率先实行了村务、财务、政务三公开制度,现“三公开”已形成制度化、经常化,每季度按规定按时公开,增加了工作透明度,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多年来,阿斗村从来没有发生过一起因办事不公引发的上访事件。
今年,借“1+1”基层党建提升整顿工程和农村党建“九个一”工程之机,阿斗村党支部开展了“做合格的共产党员”的活动,组织村“两委”会不断进行自我批评,教育党员干部要牢记宗旨,进一步增强了全村党员干部为民服务意识,切实提高了村“两委”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促进全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在党员的培养和发展过程中,宋子达把符合条件的退伍军人、返乡大中专毕业生、“9+3”毕业生、年轻致富能手等新生力量发展成为党员,不断为党组织增添新鲜血液,使他们真正发挥出“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先锋引领作用。
村民困难牢记在心里
“村民在自己心目中有多重,自己在村民心目中就有多重。”这是宋子达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无论在党建工作、村务管理,还是其他方面,宋子达始终坚持把群众的冷暖看在眼里,挂在心间。无论是下村入户,还是工作之余,哪里有困难,哪里有需要,他就一定会出现在哪里。
阿斗村共有90多户村民,其中困难户有10多户。在结对帮扶中,宋子达率先选了3户最困难的农户,年迈的米甲就是其中之一。
儿子四年前出车祸去世,只留下当时年纪尚轻的孙女和米甲老俩口相依为命。“多亏了宋支书的帮忙,不然我们怎么活啊!”送粮送油、砍柴帮忙,只要宋子达一有空,就会来到米甲家,看看有没有需要帮忙的地方。
在阿斗村,受过宋子达帮扶的还有很多村民。“我们有困难,基本上不用开口,他就会主动来帮忙。”走村入户是宋子达最喜欢、最常做的事情,只有这样,他才能了解村民,听到他们的心声。
“村民用不上水,宋支书就四处奔波争取修建水利工程;村里路不好,他就想方设法争取修路,他把我们村民的困难都放在心上了。”说起宋子达,柔洛忍不住竖起了大拇指,“他真是我们的好支书。”
在宋子达的带领下,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基础设施完善了,村容村貌变美了,阿斗村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局面。
村民致富的领头雁
走进阿斗村,只见满目的金黄正在随风摇曳,远远地就能闻到油菜花独有的香味。靠着这些油菜,不少村民走上了致富路。
阿斗村属半农半牧、以农为主的自然村,以前主要以种植青稞、小麦为主,但一年的收成仅够解决农牧民的吃饭问题。如何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状况,成为了压在宋子达心里最大的一块石头。偶然的机会下,油菜种植让他看到了希望。
经过亲身试种之后,宋子达发现经济效益比较可观。于是在2009年,他在全村推广试种油菜100亩,良好的经济效益让村民们的种植积极性更高了,今年,全村种植油菜面积大达228.5亩。
如何更好地挖掘油菜的价值,保障村民的利益?在宋子达的号召下,阿斗村成立了油菜协会,开设油菜加工厂。为了解决购买榨油机所需资金,宋子达多方奔走和沟通,最终争取了下来。“油菜种植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这都是宋支书的功劳啊!”种植户旺洪感叹道。
从2013年开始,宋子达又在全村范围内推广庭院经济,种植蔬菜10余亩,基本满足了村民日常生活所需蔬菜。
“现在我在试种大黄等药材,要是效益好的话,到时候就带着全村村民一起种。”管理一方土地,就要造福一方百姓。宋子达用自己的行动,身体力行的实践着这句话。从他那张真诚的脸上,我们看到了他对村民深厚的感情。
【点评】
昔日穷山村,今日新气象。在宋子达的带领下,村民们在希望的田野上播种、丰收,他树立了新时期基层党员干部的新标杆。
新闻推荐
本报讯(王晓萍)8月29日,川青两省三州四县森林公安跨区域警务合作大比武在壤塘县举行。此次跨区域警务协作大比武是对川青两省三州四县毗邻森林公安警务技能的一次大检验,期间举行了手枪、步枪射击,越...
壤塘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壤塘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