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新闻 马尔康新闻 金川新闻 小金新闻 阿坝县新闻 若尔盖新闻 红原新闻 壤塘新闻 汶川新闻 理县新闻 茂县新闻 松潘新闻 九寨沟新闻 黑水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阿坝州 > 壤塘新闻 > 正文

非遗之花芬芳永驻——壤塘县非遗保护传承纪实

来源:阿坝日报 2015-01-30 14:33   https://www.yybnet.net/

■实习记者 杨骁 

记者 杨刚 蔡华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地方传统文化和历史变迁的“活化石”。“财神坝子”——壤塘,这个人口只有4万多人的高原小县,却是安多、嘉绒、康巴藏民族文化的交融地,一代又一代的壤塘人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灿烂文化。

近年来,壤塘县高度重视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把文化产业作为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举措,以建设唐卡、藏戏、藏医药、石刻四个传习所为重要载体,凸显文化传承功能,强化技能培训作用,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将继承弘扬民族文化遗产与开发利用有机结合在一起,在实现传统与创新、保护与发展之间,使得许多被搁置被逐渐遗忘的民间艺术,重新回到农牧民群众身边,成为百姓津津乐道的精神食粮,重新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搭建平台——壤塘非遗走出“深闺”

精美的构图、细致的线条、炫目的色彩……来到有着“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之称的中壤塘乡觉囊唐卡传习所,一幅幅已经完成或正在绘制的唐卡映入眼帘,几十名传习所学员正在安静地学习唐卡的制作技艺。

“我特别喜欢唐卡,之所以到这来学习唐卡,是因为这里的唐卡技艺精湛,文化底蕴深厚。”19岁的德吉来自西藏日喀则,去年高中毕业后的她便来到传习所学习唐卡制作技艺,她告诉记者,在传习所学习唐卡技艺,不仅不收学费,免费提供食宿,每个月还会给每名学生300元的补助。

2014年6月省,文化厅为唐卡传习所基地正式挂牌,目前传习所占地面积为2500m2,有教师15名,学员400余名。传习所除了设有唐卡绘画、布艺唐卡、装裱缝纫、造像雕塑等非遗课程外,还开设了藏文、汉文、数学等文化培训课程,使学员在学习唐卡绘画的基础上,能够获得更多文化知识。

“我们的目的是培养真正的唐卡技艺传承人。”传习所负责人依柔向记者介绍,传习所培养的学员必须从最基本的唐卡技艺开始学起,构图、调色、文化学习,一项也不能落下,经过5个等级的学习,在唐卡技艺上达到甚至高于市场最高水平时才能毕业。真正学到家,可能需要几年的时间。这样的目的在于培养出真正的唐卡艺术传承者,甚至是唐卡绘画艺术家,而今后他们的作品也必将成为唐卡中的顶级产品。

唐卡作为藏族传统的绘画艺术,是藏民族艺术的杰出代表,唐卡传习所基地的建立让唐卡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传承。

非遗是珍贵的,而传承是最好的保护。长期以来,藏医药均从民间口传心授方式进行传承的,且多是一脉单传,加之传承人较为分散,藏医药配方缺少系统整理,难以产生集约的社会和经济效益。2014年3月,壤塘县在中壤塘乡成立了藏医药传习所,主要从事藏医药相关理论、工艺和成品研究、教学和生产实践,设藏药、藏香、藏药茶三个专项。目前,传习所已经完成消化系统、神经性、风湿等疾病药房的配置,初步具备度姆藏香、时轮藏香、壤巴拉藏香和神圣州、波若叶、慈勇、东香等藏药茶产品的加工和生产能力。

长期以来,壤塘县在拓展实施文化战略新路径中,着力在挖掘、传承、弘扬民间文化方面下功夫,筹建了唐卡、藏戏、藏医药、石刻四个传习所。通过建立最具壤塘民间文化代表性的传习所,壤塘县找到了一条深度挖掘、保护和弘扬优秀民间文化的基本路径,使优秀的传统民间文化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文化相协调,保持了独特的民族性、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民间文化保护工作人才培训体系,真正让藏族民间文化回归,成为大众生活的一部分,不断激发出民间文化新活力,使壤塘县的非遗传承进入良性循环轨道,传统文化走出“深闺”,呈现出生生不息的新活力。

创新方法——非遗传承“薪火相传”

“叮叮叮……咔咔咔……”在茸木达乡班玛罗尔伍家中,他的几名学生正在石片上刻画,小铁锤敲打刻刀的清脆声、刻刀刻在石片上的摩擦声有节奏地响起,在这律动的声音中一幅幅画像也在石片上逐渐显现。

去年9月,壤塘县人社局在茸木达乡举办了为期30天的阿坝州藏区职业技能石刻培训,招收了学员30名,而作为石刻技艺传承人的班玛罗尔伍,成为了这30名学员的老师。

尽管培训时间早已过去,每天依然有学生到班玛罗尔伍家中向他请教石刻方面的问题。“现在他们的积极性都很高,只要想学,我就好好教,看到石刻这门技艺能够传承下去,我特别高兴。”班玛罗尔伍向记者说道。

如今,在壤塘很多年轻人渴望到传习所学习技能,社会风气更加健康,民心民意得到凝聚。

1月23日中午,记者大老远就看见一大群人围在壤塘县广场上,原来一场藏戏表演就要拉开帷幕,虽然正值隆冬时节,但壤塘农牧民群众观看藏戏的热情高过了寒冷的温度。

随着演出的进行,观众们笑声不停,喝彩声不断,特别是扮演少年格萨尔王的小演员,以他灵动的表演获得了观众们格外的好评。这位名叫让丹的小演员今年12岁,来自南木达乡夏炎村,他的父亲刚谢也是藏戏团的一名演员。每当学校放假的时候,他便和父亲一起跟随藏戏团排节目、演出。

“我把娃娃带起跳藏戏,就是不想让藏戏在下一代就失传了。”刚谢告诉记者,之所以父子俩投身到藏戏表演中,一方面是他们一家人乃至整个壤塘县群众对藏戏骨子里的热爱,另一方面是让藏戏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传承下去。

目前,壤塘藏戏传习所有藏语译制部、藏戏创作室、藏戏传习室,集藏戏研究、教学、表演、书刊光碟专卖、摄影摄像为一体。在保留原有古老演绎形式的基础上,引入现代乐器,运用全新艺术表现形式反映现实、讴歌生活、弘扬时代,创作出11个优秀藏戏剧本,公演3个剧目,深受社会各界好评。

优秀文化对群众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一直以来,壤塘县高度重视文化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导向作用,通过充分利用文化的魅力,以文化人,润物无声,将爱国主义精神、热爱家乡情结、感恩奋进思想等正能量融入到文化弘扬当中,让广大农牧民群众树立起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和人生观,坚定跟党走、维护祖国统一的信心和决心,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凝聚了民心,改善了民生,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提供支撑——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

“非遗项目不仅要保护,更要在保护中发展,即进行生产性保护。”壤塘县文体广新局负责人告诉记者,对觉囊唐卡、“壤巴拉”石刻艺术等非遗项目开展生产性保护,这样既能带来经济效益,也能激发非遗项目的发展活力,实现活态传承的目标。

在觉囊唐卡传习所内,记者遇见了已经学习唐卡制作技艺4年的确森。确森已经可以独立完成觉囊唐卡的制作,但是他想继续在传习所里深造,让自己的唐卡制作技艺达到完美。

“现在没有文化和一技之长,很难在这个社会立足。”确森告诉记者,他的家庭是传统的牧民家庭,祖祖辈辈都靠放牧为生。由于小时候家中教育意识淡薄,今年28岁的他没有上过学,但在传习所内,他不仅学到唐卡的制作技艺,还可以补一下自己儿时落下的文化课程,这不仅是对觉囊唐卡更好的继承,还将是自己以后走向社会赖以为生的一门手艺。

为了实现将文化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壤塘县坚持把农牧民群众得实惠放在重要位置,千方百计挖掘文化产品,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由壤塘县政府出资、政策扶持,建立专营唐卡、藏香等民间手工艺制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一条街,使得各类民间手工艺品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采取举办民间手工艺制作技能大赛,设立壤塘文化展示馆和展示厅,在西博会上推荐手工艺制品等方式,不断扩大壤塘文化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以宗科乡为例,通过培训从事“壤巴拉”石刻艺术品制作的达到70余户,年均收入最高达13万元,最低也能达到2万余元。

2012年11月,壤塘县恢复组建了县藏戏团,县财政一次性解决50万元启动资金并给予每年5万元工作经费,40名演职员的演出全部纳入公益性岗位,由财政供养,目前,藏戏团的每名演职人员每个月都能够得到960元的补贴。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让藏戏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得到保障,还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群众的就业问题,而藏戏作为壤塘名副其实的文化“龙头”品牌,促进了壤塘县的文旅互融。

目前,壤塘县多项文化产品已经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一副精美的唐卡价值不菲,一块好的石刻作品价值几千上万,藏香、藏药销售势头日渐旺盛,基本实现农牧民群众不离乡、不离村、不离土、不离牧就业增收目标。

新闻推荐

壤塘党员干部进村入户助春耕

本报讯(黄雷)连日来,县组织县乡党员干部以驻村入户为主要形式,开展春耕助农服务活动,组织农牧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春耕备耕提供科技与政策服务,为该县春耕生产、农牧民增收奠定基础。据悉,壤塘县今年...

壤塘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壤塘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非遗之花芬芳永驻——壤塘县非遗保护传承纪实)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