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真情帮扶——
□黄雷 本报记者 松涛
金秋时节,阿坝州壤塘县蒲西乡小伊里村。
一座宽敞坚固的水泥桥横亘在水势汹涌的杜柯河上,满载着农牧产品的农用车、拖拉机来回穿梭在桥上。
这座名为小伊里的大桥是2009年国家交通运输部对口帮扶壤塘县时修建的。几年间,交通运输部真情帮扶壤塘,一座座大桥雄跨滔滔大河,一条条通村路穿村联户,为当地群众铺就了致富路。
一桥跨激流 天堑变坦途
小伊里大桥横跨激流之上,将国道317线与小伊里村紧紧相连,使这个偏远闭塞的小山村从此有了机动车马达的轰鸣声。
“有了这座桥,村民进出村方便了。”72岁的村民泽让恩波告诉记者,以前,进出村的桥是一座三尺来宽的简易钢索桥,人走在木板铺就的桥上摇摇晃晃,心惊胆战。更让村民们感到恼火的是,村里的牦牛、大蒜、菌类等农畜产品运不出去,村里搞建设,钢材、沙石等材料运不进村,全靠人背,发展速度很慢。
交通运输部结对帮扶壤塘后,经过深入考察调研,发现交通条件差是壤塘群众发展致富的最大瓶颈:全县交通仅靠一段国道过境路、一条县道、三条通乡公路支撑。
于是,交通运输部立即制定了交通扶贫规划纲要,将壤塘县道阿两路105公里、幸福桥至友谊桥5公里、尕多乡至上壤塘至马尔康日部乡82公里、16个村通村公路80公里、38个村通村油路240公里、30个村的跨河桥梁和县级客运站(客、货各1座)、乡镇客运站13座、行政村招呼站120个在内的项目纳入了交通扶贫规划。
小伊里大桥就这样 “上榜”《规划》。目前,交通运输部已帮助壤塘完成4座桥梁建设,另3座桥将在今年底全面完工,3千多群众将受益。
编织公路网 山路成通衢
石里乡上大沟村村民泽巴告诉记者,上大沟村的土豆、大蒜在方圆几公里非常有名,但因村里不通公路,只能村民自己消费,吃不完就让它烂在地里。这样的窘境去年得到了改观,在交通运输部的帮扶下,村道修到了家门口,农产品销到了县城,村民的收入有了大幅度提高。
在交通运输部的扶持下,壤塘按照不断“畅通主干道、编制乡村网”的发展思路,自2009年6月至2012年9月,交通扶贫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7612.5万元。目前已完成县城至黑桥段40.5公里改建工程,完成了吾依乡西西村、石里乡上大石沟村、蒲西乡小伊里村通村通达公路建设。南木达乡三郎村、康旭通村,上杜柯乡吉拉村通村通畅公路正有序推进,计划10月全部完工。
一路兴百业旺。当地群众从事运输行业较以往有了大幅度攀升,客运量从2009年的9.2万人上升到2011年的11.07万人;货运量从11.1万吨上升到13.5万吨;货物周转量从4350万吨/公里上升到6650万吨/公里,分别增长了20.3%、21.6%、52.8%。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徐中成文/图)“看,我终于穿上校服喽!”5月31日,海拔3600多米的壤塘县中壤塘乡中心校传来阵阵欢声笑语。300名牧区学生穿上崭新的校服,一起升国旗,唱国歌,表演舞蹈节目,欢度“六一”儿童节。阳...
壤塘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壤塘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