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记者刘尚剑
“这个兔子画得好可爱呀”“这么多漂亮的书够我看好久好久啊”……孩子们稚嫩的语言流露着喜悦,9月22日,在若尔盖包座中心校,天真烂漫的孩子们欢呼雀跃地聚集在操场上领取双语读物,当日,全校240余名学生都领取到了2至3套读物。
一册册盛满关爱的双语读物发放,既代表着党委政府对孩子们快乐学习的关心与祝福,又承载着全州人民对孩子们快乐成长的期盼与希望,更为孩子们启迪智慧、放飞梦想插上了强健的翅膀。
双语读物——为藏区孩童送去精神食粮
少年儿童是民族的希望。近年来,阿坝州立足民生需求,不断推进义务教育,伴随着“一村一幼”等惠民政策的开展,阿坝州幼儿保教质量大幅提高,办园水平和办园条件极大改善,藏区幼儿对读物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针对这一情况,去年9月,阿坝州在全国藏区率先启动幼儿及中小学双语读物编译工作,抽调40人从事双语读物编写、影像创作、翻译等工作。今年8月全面完成56套藏汉双语读物的编译工作,目前32套读物已出版并开始发放。双语读物的成功出版与发放,填补了阿坝州乃至全国藏区幼儿及中小学藏汉双语读物的空白。
“这些藏汉双语读物都是按幼儿语言习惯,对知识点进行再创作,对趣味点进行再加工,做到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既符合阿坝州民族文化习惯和价值观念,又方便学生阅读。”州编译局幼儿读物办公室负责人何布甲告诉记者。
56套双语读物,共计6000多页、180多万字、1万多张图片,涵盖面广,趣味点多,涉及大量符合阿坝州民族文化的民间故事,有通过收集藏民族传统生活习俗图片,使用藏民族母语反映本民族生活的幼儿读物;有藏区广为流传受到广大藏族人民喜爱的阿克登巴的故事;也有根据儿童的生理、心理、智力等方面的发展规律和特点介绍藏文字母和元音的读法、写法以及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名称的读物……各式各样的读物将伴随着孩子们成长,为他们的童年增添异彩。
据悉,除若尔盖外,阿坝州还在壤塘、红原、阿坝等县发放了首批双语读物,第一批共计发放56套128800册,下一步,阿坝州计划向全州幼儿及中小学生发放560000册双语读物。
读物发放——获家长老师学生齐点赞
“真是太好了,这些读物的发放为我们藏区孩童送来了精神食粮,既提升了孩子们课外阅读的兴趣,又丰富了他们精神世界。”包座乡中心校教师白玛措在发放现场激动地告诉记者。
走进若尔盖包座中心校的教室里,一群四五岁的孩子们正跟着老师齐声朗读。而像这样的语文课,不论是藏族还是汉族孩子,每天都有课程安排。对于这些年幼的孩子们来说,双语读物的发放极大提升了他们的阅读兴趣。
“现在,这些读物由学校统一保管,孩子们随时可以借阅。”白玛措介绍到:“像我们草地学校,学生都说藏语,所以我们主要教他们汉语,学生学起来相对吃力,如今,双语读物的发放,提升了孩子们学习兴趣,有利于孩子们学习成绩的提高。”
双语读物发放及教学的发展,必将消除藏区教学中师生语言交流的障碍及学生读物空白的匮乏,促进教学效率进一步提高,对提高藏族适龄儿童的入学率、藏族学生的学业完成率和升学率有重要意义。此举赢得了广大农牧民群众的支持与欢迎。
“政府不仅把学校办到家门口,推进双语教学,而且连孩子们的课外读物都免费发放,现在的孩子们真是太幸福了!”该校学生索朗机的父亲告诉记者。
“以前,课外时间我们基本都没事干,现在学校有这么多书,我一定要读完,丰富自己知识,好好学习,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索朗机兴奋不已。
经典读物伴成长,浓浓书香满校园。双语读物的发放必将为藏区孩童们打开遨游书海共享智慧的门窗。我们坚信,藏区儿童的明天会越来越好!
新闻推荐
“急救白金十分钟”事牵你我他——阿坝州大后方医院专家现场教授心肺复苏法
■记者魏银燕10月10日上午10时10分,第六届“急救白金十分钟全国自救互救活动日”在全国百余座城市同时启动,作为成都市唯一参加单位的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来到都江堰景区玉垒山公园门前,与“成都市第...
阿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阿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