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部署要求,强化党管人才原则,发挥本土资源优势,创新人才培育、吸纳、激励机制,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根据省委组织部《关于加快建设西部人才高地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结合《阿坝州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2011—2020年)》,就加强全州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五项规定。
一、提升招才吸引力
紧紧围绕建设川西北生态经济示范区、打造四川生态经济增长极的人才需求,鼓励支持各类园区、企事业单位、专合组织等主体单位,5年内引进200名左右生态农业、现代畜牧业、现代林业、旅游文化产业、交通运输物流业、生态环境建设、绿色循环工业、现代服务业和教育卫生事业等发展急需紧缺人才。人才引进坚持刚柔结合,以柔性引才为重点。柔性引才,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以项目(课题)竞标引进人才或团队,每年各行业提出、专家评审确定2—5个州级重点项目(课题),明确项目(课题)经费(含10%补助经费),面向州内外公开招标;采取人才租赁、兼职兼薪等方式,通过市场化合作,用人单位自主聘请州外人才或团队,将各类智力转化为阿坝生产力。工作成效突出、柔性引才业绩好的单位,经申报评审,给予5—10万元资助。刚性引才,各行业主管部门研究制定引才计划、引才标准,通过高校直通车、人才招聘会等方式,进行双选双聘、公开选聘。符合急需紧缺标准的刚性引进人才,试用1年考核合格后,签订10年服务合同,给予10—40万元安家补助,按20%额度逐年发放,可按规定享受阿坝州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以及阿坝州社会保险、高原补贴等福利待遇。具备硕士及以上学位、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表现优秀、业绩突出、本人愿意且符合《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的选拔任用条件的,经考察合格,可担任副县级领导职务。
本土人才达到刚性引进人才标准,并经评审合格、签订10年服务合同的,享受同等待遇。
二、鼓励引智多元化
搭建网络引智平台。鼓励各行业自主建设网络引智平台,邀请专家通过网络视频开展专题培训、学术交流、咨询服务、联合会诊等智力援助。网络引智平台建设成熟、作用发挥好,按平台建设投资总额的10%予以补助,最高补助50万元。支持对口援藏合作。深度开发浙江—阿坝、成都—阿坝等区域合作,外省、省内“干部人才援藏”、“专家智力援藏”等对口帮扶资源,逐步建立专家对专业人员、派员机构对受援机构、援助方对阿坝州的智力援助、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对借助援藏资源实施本地项目成效显著的县、州级单位,经申报审定,给予5—10万元经费支持。鼓励校地智力合作。鼓励各县、行业主管部门以及各类园区、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等开展智力合作、帮带本土人才、推进项目实施。校地合作实绩突出、成效明显的,经申报审定,按合作项目创造经济效益的5%予以补助,对没有直接经济效益但有较好社会效益的予以适当补助,最高补助30万元。
三、大力培育本土人才
遵循人才开发规律,实施人才梯队建设,通过系统规划、持续有效的培育手段,大力培育本土人才。提升基础人才能力素质。建立基础人才培训基地,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系统性,分行业、分专业轮训各类基础人才。鼓励在职提升学历学位,各类人才经所在单位批准并签订毕业后5年以上服务合同的,学习期间待遇不变,取得本科学历的补助5000元,取得本科学历、学士学位的补助1万元,取得硕士学位的补助1.5万元,取得博士学位的补助2万元,所需经费由用人单位解决。推进骨干人才综合成长。分行业、分专业统筹中级人才成长需求,按需开展归类培训,大力培养行业骨干人才。分行业建立骨干人才培训基地、制定培育计划,分期分批开展集中培训、实践锻炼。鼓励在职考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获得所在行业二级及以上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或中高层次国家执业资格证书,并签订5年以上服务合同的,在合同期满且全面履约,给予最高3万元补助,具体办法由各行业主管部门制定。开展高端人才精英培育。依托国家“西部之光”、省“藏区和贫困地区专业人才支持计划”等人才培养工程,每年遴选20名左右培养对象,赴国内外知名院校、科研院所等机构进行研修培训,或赴内地发达地区对口企事业单位顶岗锻炼半年至一年。开展百名精英人才“3+X”培训,每年遴选100名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通过理论学习+调研考察+综合测评+X(个人需求),提升人才综合素质能力,培育复合型精英人才,引领推动行业产业发展。培育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建立“土专家”、“田秀才”培养、评审、管理机制,实行三年一评。经申报审定、颁发证书的,三年管理期内,每年给予3000元经费资助;创办农村专合组织、产生经济效益并带领群众致富的,给予1—10万元创业扶持资助。开展专家联系服务工作,推动本土各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定点、定责、定任务服务农村专合组织发展,带培农村实用人才,促进农村产业发展。
四、激发人才干事活力
鼓励人才创新创造。个人取得非职务科研学术成果、文艺创作作品、技术发明创造、自主知识产权(已获得州或州级相关部门补助、奖励的除外),经评估认证、申报审定,可给予2000元至3万元补助。完善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收益分配政策,职务科技成果由单位转化成功,单位最高可按成果转化实现经济效益的50%一次性分配给成果完成人;一年内未实施转化的职务科技成果,成果完成人或团队拥有成果转化处置权,转化收益中至少70%归成果完成人或团队所有。完善职称激励机制。鼓励各类人才按实际能力和业绩申报评审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对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但未聘任的,只要绩效突出、业务水平较高,经申报考核合格,可直接享受相应的经济待遇。加大人才项目扶持。支持、帮助高层次人才与国家、省科研院所合作,依托相关机构申报或参与国家、省重点科研项目。对独立承担(主持)国家、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的,配套5%科研经费,最高配套30万元。鼓励人才创办企业。国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经本人申报、组织批准,可在州内领办、创办科技推广、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旅游文化推广服务等企业,同等享受现有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搭建科研平台。鼓励工业园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专合组织等各类机构,创建国家、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和州级技术研发中心。成功创建、运营较好,经申报评审,给予10—50万元工作经费。加大人才资助力度。对获得国家、省部级重大奖项或相关荣誉称号、享受特殊津贴的人才,按1︰1的比例配套发放奖金。提高优秀人才评选资助额度,个人补助资金实行按月发放。评选为“州级拔尖人才”,3年管理期内,每月给予1000元工作补助。评选为“州学术和技术带头人”,3年管理期内,每月给予600元工作补助。在管理期内调离本州、转行就业或出现违规违纪行为,停止发放工作补助。定期遴选有突出贡献的高层次人才学习考察、度假疗养。畅通人才流动渠道。打破体制壁垒、扫除身份障碍,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各类人才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间有序流动,引导人才向基层一线、艰苦地区和岗位流动。用活基层事业编制空额,各县可利用空编聘请企业专技人员、农村实用人才、返乡技术青年等,开展农村实用技术推广,聘请人员服务3周年后,经审核合格,可通过公开考试招聘,择优纳入编制内管理。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向基层一线流动,取得副科级及以上职务的,任职满2年,审核合格、签订5年乡镇服务合同后,可调任乡镇行政领导职务;取得中级及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经申报批准,到乡村定岗从事技术推广满3年的,审核合格后,可公开择优考录为乡镇公务员。
五、健全人才保障机制
全面落实党管人才原则,加强各级党委(党组)对人才工作的领导,落实党委(党组)书记第一责任;强化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宏观指导、统筹协调职能,加强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协调各方职责,落实各部门具体职能,加强人才工作力量,着力构建责任明确、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人才工作新格局。加强人才工作考评,完善人才评价和目标责任制,将人才工作纳入对州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强化人才工作考评结果运用,作为各县、州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党政“一把手”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并给予年度考评前三名的县、单位1—3万元工作经费。加大人才资金投入,逐步建立党委政府、社会组织、用人单位、人才自身“四位一体”的投入机制。各级政府要加大人才引进、培养、管理、激励等资金投入,保障组织人事部门掌握使用的人才工作经费。州、县分级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州本级财政每年预算不少于500万元,各县财政每年预算不少于50万元。各企事业单位要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用于人才培育、引进和激励。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建设人才公寓。
上述五项规定自2014年8月29日起施行。
新闻推荐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阿坝州2014年 州本级财政决算的决议
(2015年8月6日阿坝州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阿坝州第十一届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听取了州财政局局长陈福生受州人民政府委托所作的《阿坝州人民政府关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阿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阿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