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雯萍
雯萍,本名陈文萍,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雯萍小说集》(2008年获得阿坝州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长篇小说《触摸》2012年四川省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玉瓦寨深居于九寨沟黑河大峡谷深处,犹如一位纯洁如玉的处女,静静地躺在岳德毕嵩(汉语:三兄弟)神山与波尕泽嵩(汉语:象鼻子)神山脚下,静谧、俊逸、神韵。一栋栋泥石木结构的民居顺山势迤俪而建,高低错落有致,鳞次栉比。层层叠叠的田地铺展在峡谷两面的山坡上,与葱郁的森林、巍峨的雪山、游动的雾霭相对应。一座神圣幽谧的寺院坐落于村口的一座山包上,红白黑三色构成的图腾是藏传佛教萨迦派。一条清溪扭动着纤柔的身姿、踏着舞步,唱着千年的歌谣穿寨而过,宛如一条柔顺洁白的哈达,在寺院西面随风飘荡,另一条小溪从寺院东面唱着吉祥平安的梵歌穿寺而过,就如村人一样纯洁无瑕,在寺院脚下与西沟溪流交汇,随之,便驮着村人的幸福和快乐、希望和明天,穿越峡谷,直奔白龙江河……
攀登西山,一路倾听鸟儿鸣春的歌声、牧人的山歌声、牛羊擦肩而过的脚步声。爬上山腰,随意选一块地席地而坐,遥望着对面波尕泽嵩圣山和岳德毕嵩神山,不禁放飞思绪,穿越旧时光:青春年少时,跟爱人爬波尕泽嵩神山,听他滔滔不绝地讲诉神山的故事;跟他骑马到波尕泽嵩山顶,上面宽广平坦的草地上,百花竟放,花香沁人,与他在花毯似的草地上打滚、晒太阳、赏花、野餐;跟他转岳德毕嵩神山,在那茂密的树林里捡到脸盆那么大的獐子菌,还采到羊肚菌、鹅蛋菌等,哎!真是回味无穷呀!一晃就是几十年,多么想回到过去,回到浪漫甜蜜的青春时代。
在夕阳的余晖中醒来,只见岳德毕嵩神山白雪皑皑;波尕泽嵩神山翘鼻吸水,酷似象鼻子的形态栩栩如生;道乌色拉山峰佝偻驮云,酷似一匹在沙漠里行走的骆驼。
攀登波尕泽嵩神山,一路采摘金黄滚圆的沙棘品尝,感受酸到极致、酸到眩晕的滋味。明媚的阳光在头顶洒下万道光芒,山风卷着太阳浓浓的味道拂过。
站在山顶遥望,东面:岳德毕嵩神山雄伟壮丽,肩并肩矗立云端,形态酷似三胞胎,合力守护川甘边。传说,神山体内藏有金色石,体外长有金鼻长颈鹿。很久以前,金鼻长颈鹿经常出现在牧场、田埂、溪边,人们清楚地看见它金色的鼻子金光闪闪,谁也不敢伤害它,一直与它和睦相处,视它为神物。后来,神山背后的甘肃迭部猎人来此打死了它,不久,猎人便坠崖而亡。
北面:道乌色拉山峰耸立于波尕泽嵩神山一旁,匍匐于岳德毕嵩神山前,似乎正翘首等待三兄弟登上驼峰。传说,很久以前,甘肃迭部有位美丽的女子叫央金娜姆,她在岳德毕嵩神山背面的牧场放牧时,突然遭到一只受伤黑熊的袭击,就在黑熊熊掌劈向她的瞬间,骤然听到“噗咚”一声响,当她停住尖叫,睁开眼看时,只见那黑熊背上插着两只箭,长长地卧倒在地,一动不动。惊魂未定中,她见一位英俊少年,身背弓箭朝她走来,瞬间她醒了过来,明白是他救了她,是这位玉瓦寨的放牧少年扎西泽仁在生死关头救了她。后来,他们相恋了,在这边界线上,他们一起放牧、煮茶、狩猎;一起看星月、对山歌、编花环;一起挖虫草、采灵芝、捡菌子。不曾想,因为边界纠纷导致的一场战争将他俩分开,央金娜姆的父母和部落头人不准她嫁给玉瓦寨人。后来,她从家里偷跑出来,翻过岳德毕嵩神山,跨过道乌色拉山峰,正欲翻越波尕泽嵩神山时天亮了,她便变成了一个石头人。石头人形象逼真,栩栩如生,一直站立在道乌色拉山与波尕泽嵩神山之间,传说,这是迭部头人请法师做法诅咒所致。自古以来,每当人们爬上波尕泽嵩神山顶敬山时,都要去观赏石头人,都要讲述一遍石头人的故事。
西面:阴山,又叫耙(猪)山,形态酷似一头滚圆肥胖的猪,卧于波尕泽嵩神山左侧,耙山浑身是宝,土地肥沃、牛羊成群、森林茂盛,生长多种天然食用植物、百种动物、千种树种、万种药材,富饶而神韵的土地滋养着玉瓦寨人的祖祖辈辈。
南面:峡谷幽深、群山绵延、山峦叠嶂、云雾缭绕、千里盎然,虽然冬景的镜头不及秋日绚烂多彩,但是远处巍巍雪山熠熠生辉,与澄碧的蓝天、游走的白云、幽深的峡谷、茂密的林木、清洌的溪流、宁静的土地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绝世的水墨丹青画。置身于天地间,融入大自然,与天地同在,同享大自然之美!
俯瞰山下:一览众山小,山下沟谷交错,溪流交汇,田地阡陌,炊烟缭绕,经幡飘飘,不时传来鸡鸣和狗吠声,以及顽童们打闹的嘻笑声。田坎溪边不时出现自由游荡的野生动物,背水姑娘踏着碎步行走在小道上,晒日老人躺在草垛上或屋檐下虚闭着眼睛,细细品味阳光的味道,一副自得其乐的神态;一些老妇成群结队地坐在阳光里谈天说地拉家常,映照在她们脸上的是一副悠然自得的神情。
沿西沟逆流而上,一路倾听小溪歌唱千年的故事。那白雪、民居、蓄屋、柴垛、羊群、牛儿、经幡一一从眼前走过。清新的空气中氤氲着春夏遗留的花香。小溪沿岸结满了厚实的冰凌,风儿时而在溪面和冰凌上跳跃,时而携着溪水的清爽与清洌穿越高山峡谷,时而裹着阳光的味道热烈地亲吻村寨。温暖的阳光铺满灰瓦、泥石墙房舍,大地显得一片明净。一直逆流而上,顶着蓝天、背着太阳、踏着春风、闻着溪乐、嗅着泥香,一路观赏满谷风光。瞬间,心似乎被浸泡在阳光中,融化在山风里,搁放在清澈明净的溪水里。此时,情不自禁地与溪水对唱,与牛羊对白,与山风诉说曾经的故事:一位少女在这变为少妇、变为半老徐娘、变成西坠的太阳。一路有苦有甜、有失有得、有伤有痛、有福有乐。
走进村中,到处干净而明亮,村口的嘛呢堆和白塔,似乎给村寨增添了一份神秘色彩,寺院的钟声和诵经声,犹如天籁之声勾人魂魄,灵魂似乎和村寨、大山融为了一体。
走在道上或小巷里,遇见的村人都笑容满面,热情洋溢地打招呼:您好!欢迎您!慢走!无论路过哪家门前,都会被邀请进屋坐,都会递上一碗热腾腾的酥油茶,或一碗醇香的青稞咂酒。他们秉承了祖先的文明与传统文化,善良、孝道、淳朴、包容、谦和、好客,喜欢喝酒,以酒示礼、以酒传情。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用勤劳和智慧守护着这方土地,用正能量的言行影响着下一代,感染着身边每一个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这里发扬光大,绽放着美丽、和谐、团结、友爱之花。
虽然玉瓦寨深藏于高山峡谷中,但是并不落俗,不到百户人家的村寨,走出了许多优秀的儿女,他们都从外面带回了各民族先进文化和正能量的元素,与本民族先进的传统文化融合,每逢佳节,都会回村与亲人们团聚,一起共度美好时光,村寨充满了和谐、幸福、祥和的生活气息。
走进村民活动中心,(村委会办公区),一栋二层楼房坐落于宽敞的大场坝一侧,而最吸引眼球的是大门口的宣传栏,上面内容丰富多彩,即:防火防盗防洪、科技蓄养种田、现代远程教育等,几面墙壁上贴着有关政策、规章制度、村务公开栏、党务公开栏等。村委会设施建设齐备,基层组织建全,有办公室、档案室、综治维稳工作站、?农家书屋、残疾人协会、农牧技术服务站等。干净明亮的会议室里挂满了由县、乡党委政府颁发的奖状和锦旗。没想到在这高山峡谷中,在这小小的村寨里,藏汉文化融合,党的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位,基层工作开展得如此好,真让人感叹不己。
一年一度的新春文艺联欢会在大场坝上举行,四周坐满了身着盛装的全村男女老少几百人与回乡过节的游子们,以及县、乡、邻村来的客人一起共度新年,大家脸上都盈满了幸福和快乐。演出前,村支书先用藏汉双语总结一年来的工作,以及下步工作计划,他口齿清楚,声音洪亮,铿锵有力。
两位漂亮清纯的大学生姑娘手持话筒走到场坝中央主持,她们步履轻盈,仪态大方,嗓音清亮甜美,普通话标准,话毕,一群个头一样高,约一米七左右的大学生姑娘在歌声中翩翩起舞,她们窈窕秀美,优美的舞姿飘忽若仙,就像一群仙女从天而降,霎时,突然觉得好像在观看一群模特走秀,又好像在观看一场选美大赛。精彩的节目不断:新疆舞、踢踏舞、琵琶弹唱南坪曲子《盼红军》、演唱等,尤其是由白马和叶金珠穆演唱的《我们好好爱》沸腾了全场,掌声与喝彩声震耳欲聋,他们的歌声悠扬,银铃般的清脆,如同一泓潺潺细流洗涤心灵,又如一阵微风拂去内心的伤痛……
自娱自乐的文艺演出丰富多彩,无论舞蹈表演,还是演唱都专业化,节目都是一群回村的大学生自编自演,她们多才多艺、能文能武,演出一结束,就开始抬桌摆凳,端茶送盘,成为坝坝盛宴上的服务员,招呼客人和全村男女老幼入座分享美食,一场盛大的团圆饭在欢声笑语中进行。
不羡慕美国田园生活方式,也不稀罕乌托邦田园生活;不幻想那海市蜃楼,也不梦想那桃花源,只想就在这,在这深谷中,在这蓝天白云下,在这温暖的阳光里,在这现实生活中的净地,罢世归隐。
新闻推荐
本报迅(实习记者夏姆记者周严国)日前,记者从州政府召开的全州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暨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获悉,今年,阿坝州将从“五乱”治理、城市管理、农村治理、完善体制机制和深化改革创新...
阿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阿坝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