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5版) 经常在街上碰面的环卫工人……大家在一起聊着这次“邀请”,聊着一年来各自家里的变化,等待演出的开始。
“以前要看唱歌跳舞,大多是寨子里有人结婚的时候才能看到。这些年,来村里演出的人也多了,大家逢年过节添了个盼头。我到县城打工也被邀请来看表演,心头是一百个高兴。”秦木初告诉记者,虽然只是一张免费的门票,但是这张惠民券背后的心意是金钱换不来。这不仅仅是丰富着大家的文化生活,同时也让老百姓看到了政府实实在在为群众服务的态度。
盛宴背后的切切情愫
在《阿坝儿女多豪迈》激情、昂扬、奋进的歌声中,晚会圆满落幕。“太精彩了,真是一次全面的享受”、“很成功,内容充实,充分彰显了特色”……在群众的议论声和现场的赞许声中,作为工作人员的龙宇做好收尾工作后,默默离开了现场。此时的他,忙完了所有工作之后,只想回家睡个好觉。
从2014年11月底第七届少数民族艺术节在攀枝花落幕以后,龙宇就投入到晚会的筹备工作中。做方案,忙策划,那些日子浓茶是他比家人更亲密的伙伴。
在工作职责表上,龙宇和他所在的科室需要承担协调、联系等四个方面的工作,每个方面的工作又分为若干个小项。协调抽调演员、联系电视台拍摄、制作节目单……有时候一通电话下来,他往往一手拿着自己的手机,肩上还夹着座机的话筒。“工作要做细、做实,每一分努力,都是现场每一分钟的保障。”龙宇的话语中,是他自己对筹备工作的概括,也折射出精彩的晚会背后,许多和他一样细心付出的工作人员心里话。
晚会上赢得群众阵阵掌声的歌曲《四季九寨》、《嘉绒姑娘》等歌曲都是出自“故乡情·群众最喜爱歌曲”评选活动。“我们从2012年7月就通过网络、报纸等渠道,在全国范围内公开征集歌曲,最终经群众网络投票和专家评审,综合评选出20首‘故乡情·群众最喜爱歌曲\’,并通过主流媒体进行公示,及时回应群众的关注。”州委宣传部宣教科蒲治荣告诉记者,这些评选出的好作品除了在晚会上颁奖、演出,还将录制成音乐碟片免费在各级各类的学校、文化站免费为群众发送。
为了呈现出完美的演出,在州民族歌舞团,一个个节目排练了一遍又一遍;在电视台,晚会的机位调度被推演了一回又一回;在演出现场,灯光音响等设备事先调试了一次又一次……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点滴,参与其中的工作人员都用细心和热情力求做到最好,这一切只有一个目标,要为群众送上一场异彩纷呈的歌舞盛宴。
精彩仍在这里继续
晚会的歌声仿佛还回响在耳畔,动人的舞姿还依稀浮现在眼前。一场盛会,一个亮点,一张小小的文化惠民券,彰显的是其背后的民生情怀。文化惠民的娇艳之花已经在阿坝州大地百花齐放、争相斗艳。“欢乐乡村行”、“文化志愿服务”等流动文化服务将文化“送”到藏寨羌乡,文化辅导、培育文艺骨干,让文化“建”在了田间地头。2014年阿坝州举办各类文化培训20余场,送歌舞下基层300余场次,政府采购文艺节目108场次,放映各类影片近6000场……各县老年协会、全州美术书法摄影协会等社会力量也积极参与为基层农村提供文艺辅导,培养优秀文艺骨干,开展“结对子、种文化”活动,让广大农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与此同时,阿坝州在文艺精品创作的战线上也是捷报频传。在四川省首届农民艺术节上,阿坝州舞蹈作品获一等奖;在少数民族艺术节上,专业剧目大型歌舞诗《故乡·多彩阿坝》荣获最佳剧目奖;藏族祥巴《新家园》、《祈福》和油画《云水·晨光》三幅作品入选“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创造一次性入选该项大展最多的里程碑……一个又一个的荣誉,是阿坝州文艺工作者付出和汗水的最好脚注,也增添着阿坝人文艺精品创作的底气。
文化惠民的脚步一刻没有停息,次第呈现的精彩还在这里继续。春节期间,阿坝州各地还将分别举办“新春文艺晚会”、“晒太阳、杀年猪、迎新年”、“藏戏下乡”等包括歌舞、非遗巡演、锅庄在内的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共60余场,在欢乐祥和节日里,再添一道靓丽的文化风景线。当一场场演出送到基层,点燃了群众的文化热情;一本本图书送到农村,给广大农民带来了精神食粮;一个个文体广场建在群众身边,让休闲健身融进了老百姓的生活……在这古老的土地上,文化惠民活动正呈现出气象万千的新景象。
新闻推荐
关于推迟召开政协十三届阿坝州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的决定 (2015年1月8日政协第十三届阿坝州委员会第38次主席会议通过)
政协第十三届阿坝州委员会第38次主席会议决定,原定于2015年1月11日召开的政协第十三届阿坝州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延期召开。
阿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阿坝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