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雪黎 黄里
10月12日,九寨沟游人如织。来自武汉的游客魏青在天堂口民俗风情街的祥巴艺术中心,花140元买了一对印有“祥巴”图案的车枕留作纪念。她的购买,正是阿坝“祥巴”产业的重要一环。
如今,从祥巴创作、销售,到衍生品创意开发、销售,再到推广培训,阿坝的“祥巴”产业链已初步成型。“祥巴”,藏语音译,意为木刻版画。但是不同于藏族传统版画,它是阿坝当代画家10年来创作出的一种新型版画。“我们保留了藏族木刻版面线条的流畅和力度,借鉴唐卡亮丽的色彩,同时以藏族风情为创作题材。”映秀东村藏族祥巴艺术馆3楼,29岁的勒布顿珠每天都在工作室创作“祥巴”新作。他告诉记者,每个月底,签约公司都会来择优收画。依照成画数量,目前他的月收入3000—5000元不等。“成熟的作者基本是画多少,公司收多少。”勒布顿珠告诉记者,目前,祥巴创作团队中,13名成熟作者集中在若尔盖,12名“学徒”分布在映秀、小金、马尔康等地。
除了创作团队负责创作,“祥巴”在成都和九寨沟还各有一个创意团队,负责衍生品开发。“画作本身我们走中高端路线,一幅数千元不等。但连锁经营衍生品开拓大众旅游消费市场,才是未来几年的发展重点。”九寨沟祥巴艺术中心总经理刘宏宇随手指了一幅名为《慧根》的祥巴,记者看到,店内以该图案的创意产品就多达10余种,如T恤、水杯、笔记本等。“我们目前已开发生产35个种类,98件单品。”刘宏宇表示,如今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的规划已经出台,所以想在明年把九寨沟的4家连锁店扩充成10家,借这个红利让“祥巴”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
新闻推荐
刘作明在听取全州幼儿及中小学藏文读物编译工作推进情况时强调把握学生成长规律 突出民族文化特色 全面推进双语教育培养双语人才
本报讯(记者韩秀全文田)11月11日下午,州委书记刘作明前往州藏文编译局,专题听取阿坝州幼儿及中小学藏文读物编译工作推进情况。他强调,做好幼儿及中小学藏文读物编译工作是阿坝州教育工作着眼“三个面...
阿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阿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