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远勤
韩玲是我今年在达古冰川参加阿坝州作家培训笔会上认识的,之前我从来没想过会认识她,也从来没有想到过我会如此认真地阅读她的文字。
因为先知道柴静的《遇见》,后来知道金川有个韩玲,出了一部散文集叫《遇见自己》,就这么没来由的记住了。当时也有一睹为快的欲望,无奈真的不知道从什么样的渠道能获得这本书,只好将这么一种淡淡的渴望存放在了心里。
被确定为达古冰山作家培训笔会的学员是我没想到的,能认识那么多州内的作家们也是我没想到的。因为我的职业因素,于所谓的圈内要遥远许多,相对而言我与晓梅、文琴与家琴她们几个要熟悉一些。我是从《阿坝日报》中得知她与《遇见自己》的,以后就无端地猜想过她的模样与文章,总在有意无意中将她与我喜爱的张爱玲联系在一起,想像着她也有那么一头卷发,有一张淡雅闲静的脸,于梨花开得翻卷如云中遇见自己,于梨果挂得层层叠叠中遇见自己,在小路上在溪水边遇见自己,在生活的嗑嗑碰碰与柴米油盐中遇见自己,在夜深人静的思绪与用心写作里不断遇见自己......
说实话,我第一眼看到她的时候,我知道我对她的想像太无边无际了。第一次见到她是在电梯里,她与州内另一个叫扎西措的女作家在一起,一个大眼睛女孩儿。她对扎西措说她空长了一个女人的身材,却有一颗女汉子的心。我看了她一眼,她一说话我就知道她是金川姑娘,当然也就能判断出她就是韩玲。这个有颗女汉子的心的韩玲显然不认识我,也不知道她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一个大大咧咧热情张扬的金川姑娘。
虽然她给我的第一印象并不是我设计的那么美好,但对《遇见自己》那份淡淡的渴念却仍在存留在心里,这或许就是缘份。三百年修得回眸一笑,这份淡淡的渴念至少要修三千年。
笔会间隙,她送给小文了一本《遇见自己》,小文与我同住一室,我在对她的失望中捧起了她的书,一个人安安静静地躺在床上阅读。《八月的天堂》与《写在儿子十岁生日》两篇文章,颠覆了我对她的第一印象,她是一个多么懂事的女儿又是一位多么细心的母亲啊!她仍然在我的想象中,她仍然如我想象中那么美丽。接着我又读了《康乃馨盛开的季节》、《母亲青年时生活的片断》等等。我在她的《遇见自己》中遇见了自己,我有了必需认识她,也必需让她认识我的冲动,于是我在达古那座安静的酒店里,在柔和的楼道的灯光下拦住了她,口无遮拦而且迅急地说,你能成为大家,但文字还需要打磨。我没有顾及她错愕的表情,也没有理会她可能已经有些慌张的内心,还想继续跟她说我读了她的文章的感受。她被别人拉走了,现在想来幸好她被别人拉走了,要不然我不知道还会说出多少让我后悔的话语来。
回家以后我捧着她送给我的书细细阅读。那天读完《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自然而然地与《八月的天堂》联系在一起,当我读到“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成了你后才知个中辛酸,一摞摞的作业本,一本本的教案,一批批如我般叛逆的沉重叠成了日子。”我的内心被汹涌的情感填塞得满满的,最后化着一股暖流温暖了全身。我想起了我的童年,想起了我的老师,想起了女儿的童年与女儿的老师们。跟老师们在一起的日子我们曾经是那么的快乐又是那么的拘谨,那么地不安又是那么地积极,一幅幅清晰的画面层层叠映在脑海,怎能不生出万千思绪。正因为有了老师们艰辛的付出,才有了知识的传播。人之所以不单单是生理意义上的人,就是因为老师赋予了人更深层次的思想与更高远的追求。
《写在儿子十岁生日》里有这样一段话:“你小小的心灵学会了宽容,这一点上,妈妈也比不上你。每次看到你和同学发生摩擦后,你小小的脸上留下的伤痕,妈妈总是不能释怀,可你却转瞬即忘,每每我提醒你,说你们怎么了怎么了,让你不再答理那些小同学的时候,你却笑着对我说,那些人又怎么怎么对你好,呵呵,孩子,妈妈总用庸俗而世俗的眼光去破坏你小小心灵里的美好。”这样的文字为我们呈现出一个孩子水晶般的心灵,让我们看到破涕为笑的生动场景,她为我们描绘的是一个母亲最为真实的反应,我们倍觉感同身受,她同时又用她的坦诚为我们铺下了一条真实的小路,让我们能沿着这条小路走近真实的她,这何尝不也是一种温暖?
我的阅读虽然有些杂乱,但阅读过后总会想想我的阅读产生的价值所在。读她的文章也不例外,在她的文章里我读到了许多出人意料而且十分精准的句子,那些句子体现了文字的魅力,也体现出文学的魅力。比如我在《康乃馨盛开的季节》里读到:“在家里等消息的我日子焦灼不安,第一次,我明白了什么叫做度日如年。第一次,我是这样紧张电话铃声响起,那来自电话另一端的第一个检查讯息都足以令我上天堂进地狱。”这些句子,让我们也能感受到那每一次响起的电话铃声都有足够的力量粉碎一颗焦躁不安而且处于最为脆弱时期的心。
离开笔会时日已久,读到她的好文字后我内心仍然羞愧,每每掩卷叹服。从她的文字里我更加清晰地认识了韩玲,一个心存大孝与大爱的韩玲,一个善于观察与捕捉的韩玲,一个勇往直前又活泼可爱的韩玲。或许正因为此我更要对韩玲说我先前说过的话。只是我想我会稍作修改,那就是,她能成为大家,但她的需要两个务必,一是务必要坚持,二是务必要打磨修改。我相信她有这个能力。
这时我眼前出现了一个充满青春活力的她,穿着一件浅灰色的风衣,蓬松着略微卷曲的头发,像一位充满激情又沉着冷静的雕塑家,在一个半掩着门窗的工作室里精心地打磨着她的作品,这时的阳光正好照在她的身上,让我想用这个世界上最阳光最温暖的文字描绘她。虽然她不是雕塑家,她也不会如我想象的那样,但她会坐在电脑前,像此时的我一样安静地按着黑色的键盘,记录别人不想或者不屑一记的内心。
好文章总能从内心深处打动别人,因为好文章不单单写真了自己的生活,写柔了自己的内心,也同样写真了别人的生活,写柔了别人的内心。她的文字不仅让我们在字里行间找到了情感的认同,精神的享受,也在她用心的抒写与朴美的陈述中让我们感受到人性的提升与灵魂的洗礼。在她的文字里就算在描写最悲苦的生活,最伤心的场面我们也不会感到寂寞荒凉,不会感到人生的无望,因为她的文字里表现出她的内心不会徘徊在毫无意义的呻吟与愤懑中,反而充满了真情,真诚。于是,我相信她的文字不仅仅会温暖她自己,也温暖着我们。
在达古冰川的笔会上,我聆听了冯秋子老师给我们上的文学课,在我粗浅的理解里认为冯秋子老师告诉我们,当我们善于倾听感知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去触摸文学了。文学是真实的讲述与准确的表达。
我不敢说我已经在触摸文学了,或者她也不能说她已经在触摸文学了,我想我们应该还停留在写作者的那个圈子里。写作的人要比触摸文学的人随意得多,也平实得多,我们或许还没有能力去描绘命运背后、人生的道路之外纷繁复杂的事物。但我们知道文学与写作都要从心灵出发然后回归心灵。这一点她做得很好。
现在我们成了好友,在网上交流的时间也多起来。每次跟她交流,我都觉得十分轻松,因为我与她都能坦诚相见。她是个朴实的女孩儿,也是个志存高远的女孩儿。我真心地希望她能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蔡华)9月10日,州委副书记、州长吴泽刚在马尔康会见了四川省统计局局长范秋美一行,双方就进一步加强统计工作,更好地服务阿坝州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州委常委、常务副州长赵平参加...
阿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阿坝这个家。